孩子缺乏想像力,思考問題一根筋,培養故事思維能力,激活想像力

2022年07月02日00:09:21 育兒 1603

孩子缺乏想像力,思考問題一根筋,培養故事思維能力,激活想像力 - 天天要聞

現實中有的孩子缺乏想像力,通常有一個很明顯的外在表現,就是思考問題一根筋。

想像力是指人通過大腦創造畫面的能力,通過對外界的探索,保持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所獲取的。無論是在孩子的學習中,還是在未來走上工作崗位中,想像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那為什麼有的孩子會缺乏想像力呢?我想我們先從我們的家庭教育方式入手,或許能找到問題所在。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過早地讓孩子接受教育,比如學習識字、跟著老師學繪畫等等,都會阻礙孩子的想像力發展。

此外,如果家長放任孩子從小玩電子產品、看電視等,都會消耗孩子的想像力。

為解決孩子缺乏想像力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培養孩子的「故事思維」能力入手,以此來激活他們的想像力。

所謂「故事思維」,指的是自我啟發式的思考過程,側重於事物過程的描述,幫助孩子在尋找故事和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發揮想像力。

孩子缺乏想像力,思考問題一根筋,培養故事思維能力,激活想像力 - 天天要聞

要想培養孩子的「故事思維」能力,通常有以下四個原則可以作為參考。

01 不要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在很多情況下,孩子的想像力是被家長無意識下的舉動給扼殺了。

這是因為,在孩子的眼中,家長就是權威,家長的一言一行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家長總是給孩子傳遞所謂的「標準答案」,那麼,孩子的想像力就無從談起。

家長要儘可能地鼓勵孩子從不同角度去認識事物的多面性,而不要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家長應該放飛孩子的想像力,根據自己不同的想法去思考、去創造,讓想像力得到鍛煉與升華。

當孩子向我們提問的時候,更不要敷衍了事,而是要拿出積極的態度去回應、去鼓勵,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讓孩子失去分享和求知的動力,

孩子缺乏想像力,思考問題一根筋,培養故事思維能力,激活想像力 - 天天要聞

02 家庭規範或者規則不要過於苛刻和古板

良好的家規能規範孩子的言行,這是它積極的一面。但過猶不及,過於嚴格的家規往往會導致孩子循規蹈矩,不敢有半點的逾越行為,這很容易產生一個負面問題——孩子缺乏創造力。

如果我們把過於嚴格的家規進行適當地改善,就能讓孩子的成長環境變得更加寬鬆,解放孩子的思想。

比如,我們為孩子設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息時間,平衡好學習和休閑的時間,張弛有道,以減少孩子的緊迫感和壓力,這樣就能促使孩子更容易創造想像。

孩子缺乏想像力,思考問題一根筋,培養故事思維能力,激活想像力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跟孩子玩諸如角色扮演遊戲等,這種遊戲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思維,並能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家長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要表現出足夠的重視並且讚賞孩子的想像力和主動性,敷衍態度和心不在焉都會降低教育效果。

03 日常要多和孩子互動、積極回應,並且提一些啟發性的問題

家長針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認真給予回應。需要強調的是,孩子在向家長提問題的時候,恰恰是家長和孩子互動的最佳時機,也是家長幫助孩子打開思維、擴大視野的好機會。

如果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大願意主動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家長主動出擊,多和孩子互動,提出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創造性。

孩子缺乏想像力,思考問題一根筋,培養故事思維能力,激活想像力 - 天天要聞

千姿百態的大自然能幫助孩子打開想像力,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孩子跟大自然親密接觸和互動,以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除了走進大自然之外,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去各種展館如科技館、博物館等參觀,這有助於幫助孩子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活躍思維。

04 家長跟孩子一起玩創作的遊戲,刺激孩子產生更多的想法

孩子的想法常常是天馬行空的,我們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巧妙的方法,比如和孩子一起玩以創作為核心的遊戲,刺激孩子產生更多的奇思妙想,從而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孩子缺乏想像力,思考問題一根筋,培養故事思維能力,激活想像力 - 天天要聞

結語

孩子如果缺乏想像力,其實大多數是跟我們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有一定關係。所以,改變我們家長的教育方式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重要前提。

從培養孩子的「故事思維」能力入手,給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保持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是激活他們想像力的重要保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結果吃出了血鉛超標、掉頭髮、流鼻血。甘肅天水的褐石培心幼兒園,一年學費一萬多元。家長以為花高價能買個安心,沒想到換來一場噩夢。多個孩子出現拉肚子、掉頭髮、流鼻血癥狀,檢查發現血鉛異常。醫生初步判斷與飲食有關,但具體是哪一頓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