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2022年06月27日01:56:18 育兒 1989

為了讓兩三歲的寶寶刷牙,我們總是使盡渾身解數。無論是變換各種各樣的牙刷:動物款,U型款,電動版等,還是變換不同的水杯和牙膏,似乎對不愛刷牙的寶寶來說仍舊收效甚微。

這個階段的寶寶更多感受到的是牙刷給口腔帶來的不適感,更加無法意識到產生蛀牙的危害,因而刷牙對於她們來說就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讓寶寶意識到刷牙的重要性是關鍵點。無法從行為上立即改變,就只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主要描繪了一隻長了蛀牙的鱷魚害怕去看牙醫,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但又不得不去的心路歷程,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在經過牙醫的一系列補牙操作後,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鱷魚的牙齒終於補好了。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在和牙醫告別後,為了不用再次光顧牙醫診所,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鱷魚明白了:一定不要忘記刷牙。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繪本根據兒童具有[自我中心性]這一特徵:即處於該階段的兒童以為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正如她自己所看到的那樣,不能從對方的觀點考慮問題。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以鱷魚為第一人稱的視角出發,你會發現牙醫的心理活動和說話內容和鱷魚一模一樣,雖然他們倆害怕的事物並不一樣,但這是兒童看待外界世界的典型特徵所致,重複性的語言在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時也有利於低幼兒童語言的學習。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這本繪本的作者五味太郎,擅長利用大面積色塊表達出簡潔的輪廓,色彩單純明晰,沒有任何細部勾勒,卻凸顯出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以單純的藝術表現,蘊藏豐富的內涵。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跟著鱷魚感受看牙醫的糾結歷程 - 天天要聞

繪本拓展:

畫一幅牙齒的畫,塑封后在對應的牙齒上面塗上顏料,然後讓寶寶用刷子沾水把顏料刷乾淨,讓寶寶直觀地認識到刷牙的重要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人啊,好好生活,別想太多! - 天天要聞

人啊,好好生活,別想太多!

「我已十八歲,沒考上大學,是應該繼續,還是打工去,該怎麼辦?來到了深圳,轉悠了些日子,沒找到工作,錢花得差不多,十字路口,人往往返返……」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處置,打撈公信力刻不容緩丨時評 - 天天要聞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處置,打撈公信力刻不容緩丨時評

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眾反映,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當地相關部門的通報顯示,事發後,相關專家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保障及調查處置等工作,並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然而,事件的「後續」卻出現了讓...
廢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待在家裡,一天到晚待在家裡… - 天天要聞

廢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待在家裡,一天到晚待在家裡…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愛出門、不願社交。興趣班沒興趣,下樓玩不願意,就天天窩在家裡——躺著、刷視頻、打遊戲,順帶吃點零食,能不動就不動。你可千萬不要以為他是長大了、安靜了、學乖了,他很有可能是「廢」了。01.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結果吃出了血鉛超標、掉頭髮、流鼻血。甘肅天水的褐石培心幼兒園,一年學費一萬多元。家長以為花高價能買個安心,沒想到換來一場噩夢。多個孩子出現拉肚子、掉頭髮、流鼻血癥狀,檢查發現血鉛異常。醫生初步判斷與飲食有關,但具體是哪一頓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