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2021年04月20日22:56:08 育兒 1697

人常說「嚴父慈母」,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都逐漸成為「虎媽貓爸」。

尤其是虎媽,是讓人窒息的存在。


她們往往強硬,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就必須做什麼;

她們也通常喜歡「灌輸式教育」,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可強硬的灌輸式教育,一定是錯的嗎?


《向上吧少年》里有個「虎媽」,女兒叫趙軒瑩,她看似溫婉實則強硬,在家裡有著說一不二的地位。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向上吧少年》是一檔聚焦於家庭教育的節目,每一期節目都會邀請兩組家庭到場。


家長和助力團成員們,在觀察室觀察孩子進行五個關卡的生活能力挑戰,從而交流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每一組來到節目的家庭,在教育方式上,都或多或少能夠引起觀眾們的共鳴。比如趙軒瑩的媽媽所秉持的「灌輸式強硬性教育」,就是很多家長慣用的教育方式。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在看到「灌輸式和強硬性」兩個辭彙之後,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會讓孩子變得懦弱、不快樂。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可趙軒瑩的媽媽,卻通過節目展現別樣的「灌輸」和「強硬」。這一點,《小捨得》里的田雨嵐應該向她學習一下。


一、灌輸式

所謂的灌輸,則是把父母的想法和觀點,灌輸到孩子身上,讓孩子遵從父母的意願,選擇喜歡的和討厭的,從而成為父母口中的乖孩子。


《小捨得》里的田雨嵐對兒子說,只有學習好才重要,其他的都不是你這個年齡該做的。然後自顧自地為兒子爭取補習班的名額;


甚至會因為兩道大題沒做對,逼得老師辭職。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不過,趙軒瑩的媽媽用行動告訴大家「灌輸不代表強制」。


她會在灌輸觀點時,告訴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說、為什麼會要求這樣做,這樣做之後會有怎樣的影響」。


比如在小孩子普遍的挑食問題上,當灌輸不要挑食這個要求的同時,趙軒瑩的媽媽會和孩子解釋「為什麼要吃自己不愛吃的食物」,而不是籠統地用「對身體好」來概括。


不愛吃蔬菜?吃蔬菜,皮膚會變得白皙。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當趙軒瑩知道蔬菜有這樣的作用之後,常會主動接受蔬菜,進而改掉挑食的問題。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田雨嵐,要求兒子成績必須好,卻只會說「媽媽這是為你好」,殊不知,一句「為你好」間接地損害了多少孩子的心靈。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若是在說話方面多花心思,並告訴他學好數學可以幫助以後能更好地踢足球,能像名帥希斯菲爾德那般的酷炫,用數學思維題足。這樣一來,兒子不僅不會怪她,甚至會感恩她。

二、強硬性

所謂的強硬,則是告訴孩子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堅決不能做的,並且強硬的要求孩子必須達到什麼樣子的目標。


為什麼田雨嵐讓人感到窒息?是因為她總是強迫兒子,一定要拿到幾等獎的獎盃,要考多少名,甚至會強迫他當選班長。養蝸牛、踢足球,統統不許。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任何細節問題,只要不是關於學習的,統統都不能碰。而她則是希望兒子成績好,從而自己能更有臉面地在婆家和娘家之間有話語權。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但趙軒瑩的媽媽讓大家知道,強硬不代表嚴苛,強硬也可以是一種方式的鼓勵。


她的強硬,是有包容性的強硬。這一點,也值得田雨嵐學習。


在某個遊戲環節中,趙軒瑩面對的,是自己害怕的、帶毛毛的動物,她雖然心中膽怯,但卻為了完成任務勇往直前。儘管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她的表現就足以被稱讚。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看到女兒有如此表現,強硬的媽媽變得柔軟,覺得女兒突破了自己,應該給女兒鼓掌,更應該鼓勵女兒未來做得更好。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反觀田雨嵐,當聽見兒子在台上抨擊自己時,雖是傷心,但她仍舊不會考慮兒子為什麼會這麼做,這麼做到底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氣,反而是責怪兒子不理解自己,甚至會在說話的字裡行間道德綁架兒子——為了媽媽,你一定要努力啊。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世上父母千千萬,不見得一定會有多麼會教孩子的父母,但學會在普遍的教育方式下,另闢蹊徑才是重中之重。所謂中國式家長,就是看見別人家那麼逼迫孩子,自己也這麼逼迫,殊不知,每個孩子都該有應對的教育方法。

別再說田雨嵐讓人窒息了!看到現實里的媽媽,才意識到她是對的 - 天天要聞

上小學的孩子,自控力差,得用灌輸式、強硬性的教育方法無可厚非。如果不關心孩子,自我式的強硬,只會適得其反;相反,在關心孩子的基礎上進行強硬的教育,則會事半功倍。


因此田雨嵐教育兒子的方法並沒有錯,只是說話的方式錯了,關心的角度錯了,才最終使得兒子走向崩潰的邊緣。


我是@幾勺西瓜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爸爸溫柔點,不要經常打我」,你以為的教育經,孩子可能在抵抗

姐姐斜眼厭惡妹妹,代入感太強,二胎家庭到底該咋教育?

看了這檔綜藝,才意識到13歲男孩花2萬元買包的問題,到底在哪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子女出息,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有這3個特質 - 天天要聞

「子女出息,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有這3個特質

年少立志,未來可期,子女是否有出息,從平時的一些表現便能看出。只要多加留意、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一些細微之處往往暗藏乾坤。子女若有出息,其實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具備特定的特質。01:自律性強自律是出息
人這輩子3次大劫渡完後,上天會加倍補償你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3次大劫渡完後,上天會加倍補償你

人生長路,布滿荊棘,劫難如影隨形,而我們大多時候只能獨自在苦樂交織中踽踽前行。世間紛擾繁雜,煩惱無盡,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套上了無形的枷鎖,在自設的牢籠中苦苦掙扎。
人過55歲,如果你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守住這三條規矩 - 天天要聞

人過55歲,如果你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守住這三條規矩

文/飛魚人過五十五歲後,如果你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幫忙,那麼自己真的是要多賺一點錢,賺錢第一要點,勤快看望關愛監督第二。你的父母才能過上比較好的晚年生活。如果你有兄弟姐妹,他們也能夠跟你一起出錢出力,自然這個家族是會很和睦的。
廣州一村夫妻最高可獲20萬獎勵: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村夫妻最高可獲20萬獎勵: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

近日,廣州南嶺村首創疊加惠民獎補。以婚育獎補為例,如果初婚夫妻雙方均為南嶺聯社戶籍股東成員,此前只享受聯社最高4萬元獎勵、生育三胞胎一次性補貼6萬元的福利,合計10萬元。新惠民政策實施後,可以同時享受村社兩級獎補,婚育補貼金額將分別翻倍至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合計20萬元。(來源:@廣州日報)更多...
警惕兒童被誤鎖車內,十幾分鐘溫度可升至40-50℃ - 天天要聞

警惕兒童被誤鎖車內,十幾分鐘溫度可升至40-50℃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孔天驕 石夢竹)近日發生多起家長大意將孩子鎖在車內的險情。據安徽蚌埠消防救援部門接到的報警信息,在蚌埠禹會區一公園北門附近,一名2歲幼童不慎被鎖在了車內,當天午後氣溫高達34℃。消防員破窗後,迅速打開車門將孩子抱出。由於車內高溫悶熱,幼童的衣物已被汗水浸透,還出現了中暑癥狀。炎...
15歲女生暑假幫父親裝空調走紅,她說:「原來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這麼辛苦,」網友:這是真正的「千金頂」! - 天天要聞

15歲女生暑假幫父親裝空調走紅,她說:「原來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這麼辛苦,」網友:這是真正的「千金頂」!

極目新聞記者 楊琛源實習生 向可欣近日,一段記錄湖北襄陽一位高一女生暑期跟隨父親裝空調的視頻在抖音平台走紅。高溫酷暑下,女孩與父親一同搬空調的畫面感動了無數網友,許多人稱她「是小棉襖,更是千金頂」。7月7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繫到女孩的父母,了解到了這個家庭的溫馨故事。女孩幫父親搬空調據女孩的母親曹女士介紹...
天水幼兒園血鉛異常患兒家長:孩子再過幾天就要畢業,借錢貸款也要治病 - 天天要聞

天水幼兒園血鉛異常患兒家長:孩子再過幾天就要畢業,借錢貸款也要治病

近日,甘肅省天水市一所幼兒園被曝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引起廣泛關注。 據官方通報,相關執法部門已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對負有監管責任的相關部門將嚴肅追責。其他相關調查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對血鉛異常幼兒的醫治和營養干預、心理疏導等工作正在科學有序進行。 天水市麥積區衛生健康局發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