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星系间的“宇宙决斗”

2025年05月24日08:30:18 科学 6703

it之家 5 月 24 日消息,欧洲南方天文台于 5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首次观测目击了一场激烈的宇宙碰撞:一个星系以强烈的辐射刺穿另一个星系。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揭示了辐射如何削弱受创星系形成新恒星的能力。研究结合了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超大望远镜(vlt)和阿塔卡马大型毫米 / 亚毫米阵列(alma)的观测数据,详细展现了这场星系间的“宇宙决斗”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星系间的“宇宙决斗” - 天天要闻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这场碰撞发生在宇宙深处,两颗星系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它们以每秒 500 公里的速度相互冲撞,展开一次次激烈的交锋。每次碰撞后,它们并未彻底融合,而是擦肩而过,随后退回并积蓄力量,准备下一轮冲击。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星系间的“宇宙决斗” - 天天要闻

研究共同负责人、法国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 pasquier noterdaeme 将这一现象比作中世纪的骑士决斗,称之为“宇宙决斗”(cosmic joust)。然而,这场决斗并不公平,其中一个星系借助类星体的辐射作为“长矛”,狠狠刺向对手。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星系间的“宇宙决斗” - 天天要闻

类星体是遥远星系明亮的核心,由超大质量黑洞驱动,释放出巨大辐射。在宇宙最初的几十亿年间,类星体和星系合并极为常见。研究团队通过强大望远镜回溯过去,捕捉到这场“宇宙决斗”的光线。这束光历经 110 亿年才到达地球,呈现出宇宙仅为当前年龄 18% 时的景象。

研究共同负责人、俄罗斯圣彼得堡 ioffe 研究所的 sergei balashev 指出,这是首次直接观测到类星体辐射对普通星系内部气体结构的影响。辐射破坏了星系中的气体和尘埃云,仅留下最小的致密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无法孕育新恒星,导致受创星系的恒星形成能力大幅下降。

it之家附上参考地址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超3000株!云南宁洱发现大规模珍稀植物桫椤群落 - 天天要闻

超3000株!云南宁洱发现大规模珍稀植物桫椤群落

近日,一名科普博主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意外发现了珍稀植物桫椤群落。经当地林草部门初步调查,该桫椤群落分布面积达200余亩,现存植株数量超过3000株。 桫椤,又称树蕨,是与恐....
科学家发现新矮行星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现新矮行星

#万能生活指南#快速导读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颗位于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2017 OF201,其轨道独特,绕太阳公转约需25,000年。该发现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小行星中心确认,并已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发布。
企鹅粪便与云形成的秘密 - 天天要闻

企鹅粪便与云形成的秘密

#万能生活指南#快速导读科学家在南极意外发现,企鹅的粪便释放的氨气竟是形成独特云源的关键。这项研究显示,企鹅粪便中的氮分解成氨气,与海洋微生物释放的硫气体反应,产生气溶胶并形成云。
天文学家实时观测星系点亮 - 天天要闻

天文学家实时观测星系点亮

#我在头条晒家乡#快速导读Zwicky瞬态设施通过广角相机每晚捕捉数百张图像,实时监测宇宙事件。2019年12月,系统发出警报,指向位于处女座的普通螺旋星系SDSS1335+0728,其核心在经历二十年宁静后意外亮起,可能是由于黑洞吞噬恒星
人类有两个衰老加速期:44和60岁; 巴拿马小岛惊现跨物种的“儿童拐带” | 科技趣评 - 天天要闻

人类有两个衰老加速期:44和60岁; 巴拿马小岛惊现跨物种的“儿童拐带” | 科技趣评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分享信息,整合资源交流学术,偶尔风月沧海遗珠,信手拈来 图源:pixabay.com01人类有两个衰老加速期:44和60岁斯坦福大学追踪了108名志愿者,他们每隔几个月提交血液和粪便样本以及皮肤、口腔和鼻腔拭子,持续一至近七年。研究人员评估了13.5万种不同的分子(RNA、蛋白质和代谢物)和微生物。结...
如何用干冰清洗机精准去除PCBA氧化层?一文讲透技术细节! - 天天要闻

如何用干冰清洗机精准去除PCBA氧化层?一文讲透技术细节!

干冰清洗机如何高效去除电路板氧化层?揭秘无损清洗新趋势!随着电子产品精密度不断提升,电路板表面氧化层的清洗难题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传统清洗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损伤元件、残留污染等问题。而干冰清洗机凭借其“无水、无化学残留、无损伤”的特性,正在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星系间的“宇宙决斗” - 天天要闻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星系间的“宇宙决斗”

IT之家 5 月 24 日消息,欧洲南方天文台于 5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首次观测目击了一场激烈的宇宙碰撞:一个星系以强烈的辐射刺穿另一个星系。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揭示了辐射如何削弱受创星系形成新恒星的能力。研究结合了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超大望远镜(VLT)和阿塔卡马大型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