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2025年03月24日17:23:04 科学 1415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人类对其的探索从未停止。宇宙的奥秘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和研究者不断追寻答案。宇宙的起始与扩张,是这个谜团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约 138 亿年前,一次剧烈的事件——大爆炸,开启了宇宙的演化之旅。在那一瞬间,宇宙从一个极高密度和温度的点开始迅速膨胀。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不断向外扩张,这种扩张并非在固定空间中进行,而是空间本身在持续延展。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测量不同距离星系的移动速度,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距离越远的星系,其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宇宙膨胀提供了重要依据,表明宇宙正在以一种均匀的方式向外膨胀

不过,从我们的观测点来看,似乎我们处于宇宙扩张的中心,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实际上,如果宇宙遵循哈勃定律均匀扩张,那么从任何一个观测点观察,宇宙的状态都是一致的。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这就如同在一个无限的空间中,每个点都在以相同的方式参与着宇宙的膨胀。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宇宙膨胀,科学家们提出了气球比喻法。将宇宙比作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表面,星系则如同气球表面上的点

当气球膨胀时,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增大,这与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加方式颇为相似。这个比喻最早由亚瑟·爱丁顿提出,后来雷德·霍伊尔在他的著作中也有所提及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然而,我们需要正确理解这个比喻,避免产生误解气球的二维表面类似于宇宙的三维空间,但气球表面的任何一点都不应被视为中心,因为气球的中心并不在表面上,同样,宇宙也不应有一个特定的中心大爆炸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传统爆炸。在传统爆炸中,物质会从中心向外飞散,形成一个球形壳体,并在重力作用下逐渐降落。

但宇宙大爆炸与此截然不同。在大爆炸之前,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尚未形成,甚至“之前”这个词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宇宙大爆炸是空间本身的剧烈膨胀,而不是物质从一个特定点向外扩散。
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这表明空间本身是可以均匀地扩展的,而不需要从某个特定点向外扩展。宇宙学原理是研究宇宙的一个重要理论。该原理认为,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

这意味着,从宏观角度来看,宇宙的各个部分具有相似的性质,不存在特殊的方向或位置。亚瑟·米尔恩在 1933 年提出了这一原理。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在此之前,一些天文学家曾认为宇宙仅由我们的星系构成,认为银河系的中心就是宇宙的中心。然而,1924 年哈勃的发现证明了我们的星系之外还有其他星系的存在,这一发现终结了那种错误的观点。

尽管星系的分布中存在一定的结构,但许多宇宙学家依然坚持宇宙学原理,这不仅是出于哲学上的考虑,也是因为在没有明显缺陷的情况下,这一假设依然有效。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宇宙模型与中心问题一直是宇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宇宙是否有中心,目前仍存在诸多争议

标准的大爆炸模型描绘了一个无中心的膨胀宇宙,并且该模型与目前的所有观测结果相符。然而,我们不能排除存在其他可能性。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例如,乔治·勒梅特发现的勒梅特 - 托尔曼 - 邦迪模型(LTB 模型)探讨了存在中心宇宙的可能性,但由于弗里德曼 - 勒梅特 - 罗伯逊 - 沃克模型(FLRW 模型)是 LTB 模型特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况,我们无法确定 LTB 模型的准确性,FLRW 模型可能只是一个适用于可观测宇宙的良好近似勒梅特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对空间扩张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了大爆炸理论。他最著名的成果是发现了被称为弗里德曼 - 勒梅特 - 罗伯逊 - 沃克模型(FLRW 模型),尽管弗里德曼更早提出了这一模型,但起初并未被广泛接受。

此外,勒梅特还发现了一类更为普遍的解决方案,即描述了一个球形对称的膨胀宇宙的 LTB 模型。这些理论和模型为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可观察宇宙与中心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光速的限制以及大爆炸以来的有限时间,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宇宙虽然庞大,但与整个宇宙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无法得知可观测视界之外的宇宙形态,也无法确定宇宙学原理在更大尺度上是否依然成立。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银河系中心是黑洞,那么宇宙中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换句话说,虽然标准的大爆炸模型描绘了一个无中心的膨胀宇宙,但在可观测宇宙之外,是否存在一个明确的中心,我们依然不得而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 天天要闻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近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斑鳖这一物种进入大家的视野有网友戏称其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此后网络上一则“寻找最后的斑鳖,发现活体奖励10万元”帖子出现在多个社交平台并引发关注⬇️ ⬇️ ⬇️帖子中提到,
AbMole解读Olaparib:靶向DNA修复机制,开启肿瘤研究新纪元 - 天天要闻

AbMole解读Olaparib:靶向DNA修复机制,开启肿瘤研究新纪元

在当今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Olaparib(AZD2281,AbMole,M1664)作为一种重要的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受到了广泛关注。Olaparib可干扰 DNA 单链断裂的修复,从而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的细胞中诱导合成致死效应,这种独特的机制使其在多种肿瘤的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AbMole为全球科研客户提供高纯度...
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再“+1” - 天天要闻

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该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将联合相关创新主体,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安全研究与治理实践,积极构筑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盖技术研发、风险评估、伦理审查、应急处置的全链条安全治理体系。“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全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我们在经历、体验与感受的同时...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新进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 - 天天要闻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新进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来新进展。近日,中国科研团队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机”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系统可以有效缩短百比特规模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时间和...
四川大学马朗、程冲、罗红团队《AFM》可注射刺状人工过氧化物酶复合水凝胶,用于生物适应性和协同对抗子宫内膜感染 - 天天要闻

四川大学马朗、程冲、罗红团队《AFM》可注射刺状人工过氧化物酶复合水凝胶,用于生物适应性和协同对抗子宫内膜感染

子宫内膜感染可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持续炎症,严重时会导致不孕。子宫内膜感染的临床管理主要依赖于及时的抗生素应用。然而,抗生素的过度和不恰当使用已经引发了耐药菌的大量增殖,加剧了药物耐药性的危机。急需开发一种利用感染微环境有效对抗子宫内膜感染和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局部抗菌治疗策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粉色预警!余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报! - 天天要闻

粉色预警!余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报!

最近,在河道边散步时,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小余儿提醒:发现粉红色卵块请立即上报!随着近期气温攀升福寿螺即将进入全年最疯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这些“粉色葡萄串”千万要注意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当中我曾经提到过,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经常见到的虫子基本上都会成为我们的“玩具”,而蜜蜂,则是当时小男孩证明自己“勇敢”的虫子之一。我小时候是长在市区的,很难接触到蝎子、蜈蚣这种真正“凶猛”的虫子,蜜蜂,已经算是顶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