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边缘惊现“流浪行星”,第九行星谜题添新证

2025年06月01日02:00:18 科学 7549

太阳系边缘惊现“流浪行星”,第九行星谜题添新证 - 天天要闻

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个特殊天体,它奇特的运行轨迹可能为神秘的“第九行星”理论提供关键证据。这个编号2017of201的天体位于柯伊伯带外侧,其巨大的体积和极端的轨道特征在天文学界引起广泛关注。

太阳系边缘惊现“流浪行星”,第九行星谜题添新证 - 天天要闻

程思浩、李佳轩与杨毅达(音译)组成的普林斯顿研究小组,通过先进计算模型在浩渺星空中锁定了这个特殊目标。它属于“海外天体”——即轨道比海王星更遥远的太阳系小天体群体。然而2017of201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惊人的尺寸与不可思议的轨道形态。

“该天体的远日点(距离太阳最远位置)达到地球轨道半径的1600倍以上,”程思浩在报告中指出,“而其近日点(最接近太阳位置)也达到地球轨道的44.5倍,相当于冥王星的轨道距离。”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天体完成一次绕日公转需要约2.5万年。

太阳系边缘惊现“流浪行星”,第九行星谜题添新证 - 天天要闻

如此漫长的公转周期引发了科学家的深度推演。杨毅达分析认为:“它必定曾与某颗巨型行星发生近距离接触,巨大的引力作用将其抛射到如今的宽阔轨道。”程思浩补充道,这个天体的迁移可能经历了多重阶段:“它很可能先被抛向太阳系最边缘的奥尔特云——那里是众多彗星的故乡,之后又被某种力量推回当前轨道。”

太阳系边缘惊现“流浪行星”,第九行星谜题添新证 - 天天要闻

这项发现意外地连接到了天文学界持续热议的“第九行星”假说。2016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康斯坦丁·巴蒂金与迈克·布朗提出理论:太阳系外围可能存在一颗质量约为地球10倍、轨道距离相当于海王星30倍的巨型行星。尽管从未被直接观测到,但理论认为这颗假设中的行星恰好位于柯伊伯带附近——正是2017of201被发现的区域。

太阳系边缘惊现“流浪行星”,第九行星谜题添新证 - 天天要闻

2017of201的现身具有颠覆性意义。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柯伊伯带外侧是近乎空旷的宇宙空间,但该天体的存在打破了这种认知。程思浩强调:“目前我们仅能观测到其完整轨道的1%左右。这提醒我们,即便望远镜技术已能探索遥远深空,太阳系本身仍蕴藏着无数未解之谜。”

nasa曾指出,如果第九行星真实存在,它或能解释柯伊伯带部分小天体的异常轨道。尽管这颗神秘星球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但2017of201如同宇宙信使,其特殊的轨迹正为人类理解太阳系边缘的引力环境提供着全新线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