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态综合实习原来这么有意思!大中小学生共享生态学教育成果

2025年06月07日22:00:24 科学 6804

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态综合实习原来这么有意思!大中小学生共享生态学教育成果 - 天天要闻

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态综合实习原来这么有意思!大中小学生共享生态学教育成果 - 天天要闻

“原来我们吃的海藻长这样啊,像绿色波浪的小裙子!”6月6日,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综合实习成果展区,临港明珠小学三年级学生赵一诺看着大学生展示的海藻标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她拿出记录本,在上面歪歪扭扭画出了海藻的图案,旁边还标注着大哥哥教的专业名词——“裙带菜、孔石莼”。

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态综合实习原来这么有意思!大中小学生共享生态学教育成果 - 天天要闻6月6日,临港新片区的小学生体验海洋生态主题肌理画制作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的35名学生,完成了近两周的海洋生态综合实习。6日下午,实习学生分为6个小组,聚焦海洋生物和生态,汇报了实习成果,并展示了各类实物。虽然是一场小小的汇报会和实物展,却吸引了临港附近的中小学生,也向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交出了一份“海洋生态保护”的答卷。

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态综合实习原来这么有意思!大中小学生共享生态学教育成果 - 天天要闻5月29日,生态学专业学生在枸杞岛贻贝养殖区调查附着生物

“我们以‘探索蓝色奥秘,守护生态未来’为主题,通过科普展板、实物标本、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生动展示了近海、潮间带生态调查、养殖区生物群落研究等专业成果。”实习学生刘静霏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保护知识,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小海洋家体验区”,邀请临港中小学生一起参与。“我们既想体现实习成果的专业价值,实现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也想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提升海洋保护意识。”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生态学”专业负责人林军表示:“海洋生态综合实习课程是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学院一直很重视新时代应用型生态学人才培养,学生经过两周的综合实习,从潮间带定量采样到养殖区生态效应评估,掌握了将课本中多样性指数及环境承载力等概念应用于解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尤其围绕贻贝筏架附着生物的研究,他们完成了群落分析,通过与养殖户的对话,还原出数据背后的社会经济维度,凸显应用生态学的落地逻辑——这种‘活知识’也正是生态学教育的精髓。”

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态综合实习原来这么有意思!大中小学生共享生态学教育成果 - 天天要闻5月28日,生态学专业学生在枸杞岛近岸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

依托于学院的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2022级生态学专业的安梓滔一年前进入实习指导老师汪振华副教授课题组,主要开展筏式养殖设施附着生物多样性研究。在这次实习中,提到当地的海洋生物,他如数家珍,是同学们心目中的“鉴定达人”。而另一名学生张卓,对潮间带的感受至深。他说:“在实习期间,当自己站在凹凸不平的礁石上,用定量框扣在潮间带时,藤壶、贻贝、石莼、钩虾……让我体会到了‘生境复杂性’不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术语,而是需要俯身解读的海洋密码。”

上海自然博物馆卜云研究员说,“在海洋日即将到来之际,大学生利用亲身实践得来的劳动成果,能和中小学生一起互动,共护‘海洋生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态综合实习原来这么有意思!大中小学生共享生态学教育成果 - 天天要闻6月6日,临港新片区的小学生在观看海洋生态综合实习成果展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每年从“线上课堂”到“线下海洋”参与近海调查实习,是该学院长期以来的“传统”。每年30余人,都会在海洋日前后,利用两三周时间完成他们的专业实地实习。近10年来,300余名学生通过类似这样的实习,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实习中,学生制作了鱼类、甲壳类和软体类等共34个类别800余件标本。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