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宇航员太空念中文背后:中国空间站将成各国唯一选择,很抢手

2022年10月18日22:36:17 科学 1187

回想20多年前,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被拒,如今遥望宇宙中的“天宫”空间站不由让国人感慨万千。前段时间,一位意大利女宇航员在太空中写下中国古文后,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热议,同时也让她在中国成为了“网红”。还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点赞”。

意宇航员太空念中文背后:中国空间站将成各国唯一选择,很抢手 - 天天要闻

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因古文爆火

萨曼莎为何在太空写中国古文?

光明网报道,近日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当被问及,为何会在太空中写下这一古文句子,以及得知自己在中成为“网红”后,有何不一样的感受?

萨曼莎回答道,选择这句诗要感谢她的一位在中国生活了30年的汉学家朋友,她还十分谦虚地表示,之所以能正确地选择如此好的诗句,得益于选择了一位非常了解中国文学的好朋友。

日前,萨曼莎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分别用汉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写下了一句来自中国古文《兰亭集序》中的句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萨曼莎和中国航天的缘分并非始于今日,5年前,她曾参加了由中国组织的海上救生训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外宇航员在中国的首次联合训练。7年前,中欧航天局就在载人航天领域达成合作并签署了协议,并明确要求中欧双方参与对方的宇航员训练活动,而萨曼莎作为欧洲航天局的一名中国联络组的成员,还经常与中国同行共同制定并实施宇航员训练合作计划。

意宇航员太空念中文背后:中国空间站将成各国唯一选择,很抢手 - 天天要闻

萨曼莎发布的推特截图

中国空间站始终持开放态度

中国空间站是有史以来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曾这样评价,中国开放空间站是响应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个“伟大的范例”。

如今的国际空间站已经严重老化,其退役时间也愈发临近,届时太空中将有且只有一个空间站——中国“天宫”。为了进一步对太空展开研究和探索,秉持着开放态度的中国空间站自然也就成为了各国的首选。

早在很久之前,中欧双方航天局在宇航员训练的相关问题上就达成了合作协议。同时,由于中国空间站上的操作系统全部是中文标注,一些欧洲宇航员为了能登上中国空间站已经开始苦学汉语。其实,中国和欧洲在航天领域内的合作,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近些年也颇有加速的趋势。

意宇航员太空念中文背后:中国空间站将成各国唯一选择,很抢手 - 天天要闻

国际空间站年久失修已面临退役

美版知乎博主恶意抹黑“天宫”

前段时间,在美版知乎上有一个关于“中国空间站使用中文”的问题备受外界关注。一位博主提问并抹黑称:中国新发射的太空船只使用中文,说明中国是一个“超级自我封闭”的国家,同时他们企图通过使用非通用语言来将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排除在外

这一指控纯属是子虚乌有,好在不少外国网友也是很有是非辨别能力的。在这条帖子下面的回复中,基本是一边倒地支持中国。

一位网友指出,中国的航天设备都是由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负责的,中国人该用什么语言?而且在全球说普通话的人口数远比说其他任何语言的人都多,凭什么要求他们在自己的太空项目中使用所谓的“国际”语言?这简直是太傲慢了。

还有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的“双标”。当初美国在建造国际空间站时禁止中国进入,如今还指望中国在自己的空间站里使用西方语言,这简直是毛病。

意宇航员太空念中文背后:中国空间站将成各国唯一选择,很抢手 - 天天要闻

待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一座空间站

中国也在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示其“开放性”,要知道,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在内的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已成功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的首批入选项目。

此外,不久前,我国还与阿联酋在航天领域上达成了首次合作,我国的嫦娥七号将帮助阿联酋的月球车实现着陆月面,这也是我国航天开放而非封闭的铁证之一。

反观美国,自从《沃尔夫条款》生效后,就严令禁止了中美之间的任何航天合作。如今却想“反咬”中国在航天合作上不开放、封闭,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禁止交流后,中国奋发图强成为了全球航天局举足轻重的“第二把交椅”,《沃尔夫条款》反倒成了挡在美国航天面前的拦路虎。

眼下,中国空间站也即将竣工,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太空中全球唯一一座空间站,国外宇航员的参与也只是时间问题。比起外国宇航员在太空中发中文,令世界更期待的是,更多的外国宇航员出现在中国空间站中并拍下第一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这将更好体现出人类团结探索精神,和中国航天的博大胸怀。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 天天要闻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速度的理解往往基于牛顿力学体系下的相对速度概念。比如,当我们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观察到车外的物体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后移动,这个速度是相对于汽车这个参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却截然不同,无论在何种参考系中测量,光在真空中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 天天要闻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释制冷机获国际订单,将批量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标志着我国自主量子计算核心装备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释制冷机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IT之家注:-273.15℃)的极低温运行环境,除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