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蝴蝶效应想到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而非结局,那你还焦虑啥?

2021年10月13日02:35:03 科学 1082

什么是生命,物理学家薛定谔说生命是有序又复杂,生命从周围的无序中汲取秩序,作为量子力学先驱他也曾做过生物猜想。他说一个活的生物体有着“令人惊叹的天赋,能够汇聚一股‘秩序流’到自己身上,从而避免自己腐朽成一堆凌乱的原子。”所以生命的诞生是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称为“负熵”。

由蝴蝶效应想到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而非结局,那你还焦虑啥? - 天天要闻

“负熵”是什么意思?在搞清楚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先来看“熵”。熵是描述宇宙无序程度的物理量。越无序,熵越大。 通俗的讲熵就是物质的混乱程度。负熵的意思就是对抗“熵”。举个例子:十根筷子并排放在一起,看起来比较有序,熵比较低,当把这十根筷子丢到地上之后,这十根筷子排序就会散乱,也意味着熵的增加,没有外力作用,也不可能恢复整齐。

熵增就是走向混乱,负熵就是走向秩序。生命如无管理和干预,自然也会混乱到极点,就是死亡。通过自律人生,比如运动,健康饮食,稳定情绪,就是负熵。

那么不管是宇宙宏观世界,还是量子微观世界,只有追求有序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进阶,反之就是混沌和随机意味着最后的消亡。随着近年来地球各种反常现象增加:比如全球变暖,瘟疫病毒频繁发生等都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而这些并不是“灭霸的一个响指”就可以去解释的问题,于是混沌这门新学科的研究诞生了。带着众多貌似无解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本《混沌》。


由蝴蝶效应想到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而非结局,那你还焦虑啥? - 天天要闻

01 关于作者我们需要知道的

本书作者詹姆斯·格雷克国际知名的科普作家、科技记者、科技史家,也是一位作品被视为对现代科技产生文化冲击的互联网先锋,他由于使用叙事非小说技巧介绍陌生复杂概念而广为人知,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科技作家之一”,他 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种语言。

关于这部《混沌》是他1987年的首部作品,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决赛,并成为畅销书。与此同时使得“混沌”“蝴蝶效应”的说法家喻户晓。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费曼传》、《越来越快》、《牛顿传》等书。他在2011年出版的《信息简史》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美国笔会爱德华•威尔逊科普文学奖、英国笔会赫塞尔–蒂尔特曼奖,并成为国际性畅销书。而《信息简史》的中文版也于2013年问世,并荣获2014年第九届“文津图书奖”。

《混沌》是格雷克的成名之作,也是混沌理论领域的科普名作,至今已翻译为25种语言。在这本书中指出,混沌理论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知识之一,它开创了一门新的自然科学,掀起了人类思想的新浪潮。从洛伦茨发现蝴蝶效应开始,混沌理论阐释了生命的节律、社会的演变、自然的形状和宇宙的常数,那些貌似不相干的无规则现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类看待自身与万物的视角也被彻底拓宽。知名科普作家格雷克凭借极高的科学素养,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混沌理论的奥秘。这本书展现了科学家们超乎常人的敏锐、执着和创造力。其中他们在追寻真理过程中的沮丧和欢欣,都透过作者鲜活的文笔一一呈现。

02 混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吗?

由蝴蝶效应想到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而非结局,那你还焦虑啥? - 天天要闻

曾经一直以为,我们发呆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的头脑处于一个放空亦或是混沌的状态,自己也说不清。这个时候或许我们的意识进入了另一个空间,突然回神只不过意识回归形体时的复原。至于说意识到了哪里,到现在还是个谜。总之大多数发呆的时刻我们毫无疑问是放松的,也有人说这个时候我们容易进入心流

书中说到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岑仔在1980年一场题为“理论物理学的终结指日可待?”的讲座中讲到:那些支配我们在日常生活经验的所有事物的物理定律已经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我们的头脑,亦或是地球上的天气......物理学的种种成就深刻改变了20世纪的面貌。

这本书太“厚”了,厚到需要反复思考得太多,因为它颠覆了许多从前的认知。让我们站在了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生命和宇宙。

03 从混沌的起点蝴蝶效应探索混沌未来的走向

由蝴蝶效应想到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而非结局,那你还焦虑啥? - 天天要闻


刚学到物理这门学科时,讲到关于我们打喷嚏的速度,感觉人类的喷嚏威力太大了,但幸好是在地球并且我们可以控制走势,如果时喷嚏毫无引力的宇宙那将呈现什么后果?以至于后来养成打喷嚏如果不是在空旷的空间,一定要挡一下的习惯,以免伤及无辜。所以思想总是伴随着认知的提升一再颠覆。

在这本书中讲到,从早在19世纪末,一些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人类经济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到一百多年后变成了一个难以忽视的现实;暴雨、高温、山火、干旱、极寒等极端天气和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让除少数死硬否认者之外的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气候变化已经不是一个理论未来,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现实。

04说在最后

由蝴蝶效应想到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而非结局,那你还焦虑啥? - 天天要闻

“混沌”注定要颠覆人类对自然、对科学的看法,注定要彻底改变人类预测未知、阐述自然和人文现象的方式。天气的变化、生物的迁徙、心跳的节律、社会的演变……在变幻莫测得“无序”“复杂”和“不确定”中寻找有序的结构,探索经典科学所无法阐明和预测的奥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理解混沌呢?纵观历史,这个世界变化无常,作为生命有限的人类个体,这一生更是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就像是在2019年的疫情爆发时,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力有限不能去奋战疫情爆发地一线,那么我们只要好好待在家里不出去添乱就是保护自己,也不去给别人带来困扰和麻烦,同时也是间接为国家做贡献。

所以我们每一个个体就是要立足好当下,立足于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把自己的各方面的基础打扎实,力争做一名实打实的斜杠新青年,我们就会在迎接生活突如其来的变故时能够有更多的应对方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再“+1” - 天天要闻

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该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将联合相关创新主体,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安全研究与治理实践,积极构筑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盖技术研发、风险评估、伦理审查、应急处置的全链条安全治理体系。“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全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我们在经历、体验与感受的同时...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新进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 - 天天要闻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新进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来新进展。近日,中国科研团队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机”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系统可以有效缩短百比特规模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时间和...
四川大学马朗、程冲、罗红团队《AFM》可注射刺状人工过氧化物酶复合水凝胶,用于生物适应性和协同对抗子宫内膜感染 - 天天要闻

四川大学马朗、程冲、罗红团队《AFM》可注射刺状人工过氧化物酶复合水凝胶,用于生物适应性和协同对抗子宫内膜感染

子宫内膜感染可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持续炎症,严重时会导致不孕。子宫内膜感染的临床管理主要依赖于及时的抗生素应用。然而,抗生素的过度和不恰当使用已经引发了耐药菌的大量增殖,加剧了药物耐药性的危机。急需开发一种利用感染微环境有效对抗子宫内膜感染和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局部抗菌治疗策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粉色预警!余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报! - 天天要闻

粉色预警!余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报!

最近,在河道边散步时,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小余儿提醒:发现粉红色卵块请立即上报!随着近期气温攀升福寿螺即将进入全年最疯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这些“粉色葡萄串”千万要注意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当中我曾经提到过,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经常见到的虫子基本上都会成为我们的“玩具”,而蜜蜂,则是当时小男孩证明自己“勇敢”的虫子之一。我小时候是长在市区的,很难接触到蝎子、蜈蚣这种真正“凶猛”的虫子,蜜蜂,已经算是顶级的了。
创新药5月以来最新进展 - 天天要闻

创新药5月以来最新进展

海外创新药进展• 阿斯利康BTK抑制剂获批新适应症:当地时间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制剂阿可替尼与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已在欧盟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未接受过治疗且不适合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伦比亚神秘金属球体引热议:科学家发现疑似外星技术痕迹 - 天天要闻

哥伦比亚神秘金属球体引热议:科学家发现疑似外星技术痕迹

2025年5月,哥伦比亚小镇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现一个以“非传统飞行轨迹”移动的球形物体,引发全球关注。当地人称其为“UFO”,而科学家通过对该物体的初步分析,发现其内部结构复杂且存在未知符号,进一步激发了关于“外星技术”的猜测。尽管官方尚未确认其来源,这一发现已在学术界和民间引发激烈讨论。今年3月,多名目击者...
标本“飞天”报告提速!深圳龙岗无人机医疗运输网月底全覆盖 - 天天要闻

标本“飞天”报告提速!深圳龙岗无人机医疗运输网月底全覆盖

5月8日,宝龙湾区未来科技园正式开园,标志着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由龙岗中心医院与亚辉龙携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团检验中心” 创新成果在开园仪式上惊艳亮相,成为全场焦点。据悉,5月下旬,“无人机运输社康标本”项目还将陆续开通7条航线,完成龙岗中心医院下属29个社康全覆盖。今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