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中国政府向脑机接口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让瘫痪者拥有未来

2025年07月05日16:12:13 科学 1979

Nature:中国政府向脑机接口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让瘫痪者拥有未来 - 天天要闻

中国拥有医疗基础设施和庞大的人口来测试脑植入物的功效。图片来源:陈忠浩/新华社/Alamy


正在中国试用的脑机接口与 Neuralink 和其他领先的美国设备相比具有一些优势,一种允许没有四肢的男人玩电脑游戏的深部大脑设备是中国人正在试验的越来越多的脑机接口 (BCI) 之一。

BCI 系统由中国上海的医疗技术公司 StairMed 开发,类似于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 Elon Musk 拥有的 Neuralink 正在人体中试验的植入物。StairMed 的设备比 Neuralink 的设备具有更少的探针,但体积更小且侵入性更小。

研究人员表示,与美国相比,中国在该领域的历史并不悠久,许多正在试验的设备都是美国公司开发的设备的简化版本。但是“中国的脑机接口研究发展得非常快”,香港大学电气工程师 Zhengwu Liu 说。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的神经工程师克里斯蒂安·赫夫(Christian Herff)说,中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多个方面推进该领域,例如通过改进用于解码神经数据和植入设备的算法,他去年在上海共同组织了一次关于脑机接口的会议。

中国政府已将脑机系统确定为创新的优先领域,资助机构正在向该领域投入资金。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的计算神经科学家李元宁(Yuanning Li)说,“很多年轻科学家都参与了中国的新一波脑机接口(BCI)浪潮”,并与行业有着联系。

李说,该国还拥有测试和验证技术的医疗基础设施和人口。“这里取得的进展可以使全世界的患者和研究人员受益,”他说。

几个团队已经宣布了早期试验的初步结果,但这些结果都没有经过同行评审。

在表面

一种正在人体中试验的脑机设备是一种名为 NEO 的微创无线设备,它可以使用气动手套恢复瘫痪患者的手部运动。八个探针放置在硬脑膜上,硬脑膜是围绕大脑的外膜2.

北京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洪波说,第一个在 2023 年 10 月收到该设备的人能够加强和加快他们的抓地力,现在,在与该设备一起生活 20 个月后,可以用它来吃饭和喝水,北京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洪波说,他是该试验的共同负责人。洪波说,到目前为止,已有 20 人接受了 NEO 植入物。

由于该技术收集有关大量细胞的信息,因此其信号分辨率不如记录单个神经元活动的更深的探针强,上海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神经工程师赵正拓说。他说,这使得该方法更适合控制简单的动作。但 Hong 表示,性能上的权衡是该设备的侵入性很小,可以长时间运行。

NEO 团队与 Liu 和他的同事、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师 Jianshi Tang 合作。在 2 月份的一篇 Nature Electronics 论文中1,他们描述了使用高效的神经形态芯片而不是传统的硅芯片来模拟大脑如何解码大脑信号。这将使他们能够将芯片集成到探头本身中,使设备更小、功耗更低、处理信息更快。

说普通话

另一个团队对大脑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2024 年 7 月,上海的神经外科医生在一名患有癫痫的女性的神经皮层顶部植入了一个带有 256 个探针的装置。经过两周的练习,她可以使用由上海 BCI 公司 NeuroXess 设计的设备来使用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并控制轮椅。

去年 12 月,该团队通过手术将探针植入了一名患有癫痫的妇女体内,该妇女的大脑处理语言的部分患有肿瘤。NeuroXess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Tiger Tao 说,接收者使用该设备以每分钟 50 个单词的速度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延迟为 100 毫秒——这是第一次使用 BCI 技术实时解码普通话。他说,一个普通人可以以每分钟 150 个单词的速度说话,因此“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6 月,一个美国团队使用 BCI 系统让男性能够说话,甚至实时唱歌,延迟为 10 毫秒3.该设备捕捉到了这名男子的语调和音调。

深部大脑

StairMed 开发的脑深部探针是中国第一个侵入性脑机接口临床试验,该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赵说。

据 StairMed 称,该设备涉及植入 64 个精细传感器——是人类头发宽度的百分之一。这些穿透神经皮层并连接到一个可以充电和无线传输信息的小型设备上。第一位男性参与者使用 BCI 系统在计算机上下棋和赛车游戏。

Zhao 说,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到目前为止,植入物已经让用户能够很好地控制电子设备。从长远来看,Zhao 希望将 BCI 技术与更智能的系统相结合,这样个人就不仅使用它来控制计算机光标,还使用它来控制智能轮椅和高级机器人——他说,中国在这一领域可能比美国更具优势,因为它在该领域有许多公司。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5-02098-5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 天天要闻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5日讯“淘淘”20 岁啦!7月5日,世界第一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淘淘”迎来20岁生日。从“淘淘”出生到家族发展至5头,在一代代科研人员努力下,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种,为这一濒危物种的未来带来希望。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 天天要闻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献给003号坠机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摄山里的纪念仪式简简单单,从山下带上来的一束白玫瑰,分给王健、杨立群和其他队员,在曾经因飞机坠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们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洁白,山林翠绿,经过80年的自然修复,那个“巨坑”已经宛如平地,难以辨认。巨坑近旁,山势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 天天要闻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文|万象硬核编辑|万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有人在平利县的交通局家属院中发现了一只不明身份的野生动物。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闻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每次细胞分裂时它都会缩短,当端粒变得过短时,细胞会进入衰老或凋亡状态。端粒酶是一种可以延长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细胞(如干细胞、癌细胞)中活性较
倪四道院士已报警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已报警

南方+客户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