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2025年05月23日15:13:09 健康 118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越来越多的人在五十岁之前被诊断出直肠癌,不是个别,而是趋势在上扬。癌症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它正在悄悄往年轻人群体里钻。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这事儿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临床数据其实早就开始变得反常。美国癌症协会2023年发布的数据表明,近十年间,四十岁以下人群的直肠癌发病率倍增,死亡率亦呈上升态势。

更奇怪的是,大部分年轻患者,在确诊之前根本没啥特别明显的症状,直到出血、疼痛或肠道功能严重紊乱才去看医生。等看了,就晚了。

这些年大家总说要少吃烧烤、腌制食品、红肉等等,这是对的,但也没解决根本问题。

医生其实越来越不敢轻易下结论,因为癌症正在“智能化”,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遵循传统路径。

很多患者根本没有所谓的“高危因素”,也没家族史,生活习惯甚至比常人还要健康,但依然躲不过。这说明,直肠癌背后的机制,比我们想的复杂太多。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很多人以为直肠癌和饮食、排便习惯最相关。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变量——作息和生活节奏。

肠道神经系统以其高度自主的调节功能,被赞誉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这个系统对节律特别敏感,长期失眠、晚睡、压力爆棚、过度焦虑,都能扰乱它的工作。

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与保持规律昼夜节律的人群相比,长期从事夜间轮班工作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49%(RR=1.49)。

这不是偶然,生物钟紊乱直接打乱了肠道内菌群平衡,免疫功能也跟着紊乱。当有害菌占据优势时,肠道慢性炎症便会悄然来袭。再进一步,就可能癌变。

再说个大家根本不会想到的事儿:久坐不动,不光让你腰酸背痛,它还和直肠癌强相关。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根据《英国癌症杂志》2022年发表的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通过对10万名受试者长达8年的随访观察发现。

每日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的个体,其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较活动量正常人群显著增加25%。

诸多之人,白日上班时坐,夜晚归家亦坐,用餐之际也坐,瞧手机时仍坐,连动一动都成了奢望。

肠道长期缺乏蠕动,毒素和致癌物质滞留肠道时间延长,本来能排出去的,现在成了“二次吸收”。

生活节奏变快,还有一件事被很多人当成日常却极其危险——频繁服用泻药或者滥用保健品调理肠道。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市面上所谓的“清肠”产品、某些排毒饮料,说是有益肠道,其实很多都含有刺激性成分,长期使用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

日本有个研究特别有意思,他们追踪了6521位女性,发现经常使用“清肠饮品”的人群,患肠道疾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32%。

一开始可能是为了通便,但用久了身体就丧失了自己调节的能力,肠道成了“依赖型废物处理厂”。

有人说,癌症靠基因决定。这说法不全对。事实上,大约80%的直肠癌病例跟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有关。

基因只是一把火种,生活方式才是那个点火的人。不客气地讲,即便你有家族病史,然而只要生活方式足够健康、规律,患病的风险也会大幅降低。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可反过来讲,一个健康家族背景的人,乱搞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一样照样中招。

还有个冷门数据,来自《Gut》杂志的一篇横断面研究,指出每天吃超过20克膳食纤维的人群,其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下降27%。

这事不是新鲜事儿,但问题在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正在远离“高纤维”这件事。快餐、外卖、深加工食品成了主食,青菜和粗粮被边缘化。

长期下来,肠道失去了“刷墙”的清洁工具,细胞暴露在毒素中越来越久。这不是简单的“不爱吃青菜”问题,而是饮食文化和社会节奏深层次的错配。

再说一个完全没人注意的细节:马桶的高度。传统的蹲厕姿势能拉直直肠通道,更容易排干净。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但现代人用坐厕的时间越来越多,排便时间延长,甚至有人养成了“玩手机蹲马桶”的习惯,肛门括约肌长时间受压,直肠长期处于不完全排空状态。

这种慢性刺激亦可能为一种隐性风险。美国哈佛医学院在2020年曾发布过一个内部建议,提醒医院重视病人排便姿势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荒诞,但它却恰恰体现出我们忽略的日常,才是真正改变健康轨迹的“细节杀手”。

表面看直肠癌是局部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健康结构出了问题。

年轻人加班熬夜、精神紧绷、吃饭不定时、运动稀少,不少人活得像机器,一天时间被工作、社交、信息过载压得连喘气都困难。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这种状态下,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早晚崩溃。哪怕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也不代表你身体就安全。

健康不是靠“少做坏事”维持的,而是靠系统性地做好日常小事累积出来的。

最令人警醒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直肠癌患者,都是在检查出晚期才知道。因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家以为没事。

可肿瘤在体内早已悄悄发展。大便带血、腹泻和便秘交替、体重突然下降、乏力等等,这些都是晚期信号。可惜多数人对这些症状都不敏感,或者以为是普通肠炎痔疮

所以说,真想避免这个病,不能只盯着吃什么、拉什么,而要从生活模式、思维习惯、甚至社交方式上去改。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很多人以为,健康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儿,但其实,社交环境也在悄悄塑造我们的健康。

比如身边人如果都晚睡、常吃垃圾食品、不运动,你也很难独善其身。健康不是个体选择,而是一种群体氛围。

既然讲到这,问题来了:如果直肠癌和我们的节奏和情绪关系这么大,那是不是可以通过情绪管理来降低患癌风险?

这个问题还真有答案。2021年有项在韩国做的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纳入了超过24万人的数据。

临床研究显示,持续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个体,其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较常人显著增加约40%。其中慢性焦虑的关联性最强。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主要原因是情绪失调会长期激活应激系统,分泌皮质醇和促炎细胞因子,这些物质会干扰肠道黏膜修复。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进一步诱发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乃癌症发生的核心通路之一。

所以,别再以为压力大只是“心情不好”,那是身体在求救。

未来预防癌症的主战场,可能不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情绪、节律、和人际连接的修复工程。那些能好好睡觉、吃饭、笑的人,或许比吃了多少保健品都有用。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宋丹,柴亚欣,葛延平.直肠癌DCE-MRI定量分析参数与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25,35(03):320-325.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全省首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开诊 - 天天要闻

全省首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开诊

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通讯员 贝兰 周宪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方式改变,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隐形炸弹”。为提高血管斑块的精准管理和高效治疗,满足患者就医需求,5月23日,全省首家血管斑块...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天天要闻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多学一个知识点这些吃水果习惯不可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但以下食用水果的方式,并不科学:×将水果榨成果汁:榨取一杯果汁,通常需要使用三四个水果,这会使人在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癌症一旦“转移”,很多人脑海里就只剩下一个词:绝望。但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吗?其实未必,尤其是当癌细胞转移到了某些特定部位时,仍存
三伏天必喝!一杯炒姜米茶,逼出十年寒湿 - 天天要闻

三伏天必喝!一杯炒姜米茶,逼出十年寒湿

湿气困住的现代人,需要一碗“暖身茶”清晨的办公室,咖啡的香气掩盖不住键盘声里的疲惫。镜子里蜡黄的脸、黏腻的头发、总也冲不干净的马桶……这不仅是你的日常写照,更是千千万万打工人的“湿气困局”。
官方首次披露:夏建亭已被查 - 天天要闻

官方首次披露:夏建亭已被查

只讲人情不讲政治,长期与监管对象保持不正当往来,既长期借用多人证券账户炒股,还充当资金“掮客”,为他人介绍资金炒股并收受高额感谢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纪委监委5月23日消息,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夏建亭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夏建亭...
河北广宗:县医院开展健康义诊及慢病筛查活动 - 天天要闻

河北广宗:县医院开展健康义诊及慢病筛查活动

关爱基层群众,服务百姓健康。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充分发挥医共体总医院优势,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健康需求,5月22日上午,广宗县医院组织义诊团队到东召乡北苏村开展慢性病筛查、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来自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10余名医疗护理专家组成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