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2025年05月18日19:32:12 健康 1246

今天咱们来聊聊厨房里最常见的食用油。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看似普通的油,可能正在悄悄威胁我们的健康?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研究结果。某些食用油在加工、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长期食用真的会增加患癌风险!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一、食用油的“健康隐患”

油,是中国人厨房里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炒菜、煎蛋、做汤、凉拌,样样离不开它。很多人买油时,只看品牌、颜色亮不亮、香不香,觉得这样就能选到好油。但你可能不知道,一些常见的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比如苯并芘反式脂肪酸丙烯酰胺等。长期食用这些油,可能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甚至增加癌症的风险。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202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部分市场抽检的食用油中,有4类油抽检合格率偏低,存在致癌物含量超标风险。这引起了医学界和营养学界的高度重视。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二、4类“危险油”,你可能天天在用

(一)反复使用的“地沟油”或“回锅油”

在一些小餐馆甚至家庭中,为了节约成本,会重复使用炸过食物的油。这种高温反复加热的油,极易产生苯并芘,这是一种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的物质。江苏南京曾有一位65岁的妇人,因长期使用反复加热的油炸油条、豆腐,结果油中苯并芘严重超标,最终患上胃癌。这类情况在城乡结合部、小摊点尤为普遍。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二)高温精炼的棉籽油

棉籽油价格便宜,香味浓郁,常被一些小品牌使用。但其原料棉籽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游离棉酚”。如果精炼不彻底,游离棉酚残留会对肝脏、肾脏造成伤害,甚至具有潜在致癌风险。2023年,湖南某地疾控中心检测发现,部分低价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远超国家标准。虽然正规厂家可以通过高精度工艺去除棉酚,但大量小作坊或无证厂家依然采用低成本加工手段,无法彻底去除毒素。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三)未经脱臭处理的花生油

花生油本应是健康的选择,但如果在储存不当或加工过程中受潮发霉,极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同样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尤其易引发肝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接诊一位42岁的男性患者,患肝癌晚期。他自述从小家中自榨花生油,花生购于农村散户,存放时间长、条件差。检测后发现油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十倍以上。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是砒霜的68倍,长期摄入危害巨大。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四)部分“植物调和油”成分不明,标识模糊

很多人以为“植物调和油”是健康选择,但实际上,这类油的成分常常不透明。国家标准并未强制要求标明具体的调和比例和油种来源,一些商家利用这一漏洞,掺杂劣质油、转基因油,甚至棉籽油、棕榈油等廉价原料。中国消费者协会曾抽查市面上的20款调和油,发现近40%的产品未详细标注调和成分,消费者根本无法判断油的真实来源与健康风险。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三、致癌原理:油的加工与使用

很多人会问,炒个菜、炸个鸡翅,怎么就和“癌症”扯上关系了?其实,致癌的关键在于油的加工方式、储存条件和使用温度。在医学上,油脂在高温下容易氧化分解,生成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化学分子,它会攻击细胞DNA,诱发细胞突变,最终可能导致癌变。此外,反复加热还会使油脂产生反式脂肪酸,这种成分被公认为心血管病和某些癌症的“帮凶”。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四、科学选油,医生的5个建议请牢记

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如何避坑?医生和营养专家总结出以下五条建议,简单实用,尤其适合中国老百姓:

(一)选择单一成分、来源明确的油

比如标明100%非转基因菜籽油、压榨一级花生油等,成分透明,来源清晰。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二)避免购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油

“便宜没好货”,尤其是打着“调和油”“营养油”旗号的低价产品,往往掺杂劣质原料。

(三)控制油的使用温度

炒菜时不要将油烧至冒烟,温度过高会产生致癌物。一般建议控制在180度以内。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四)避免反复使用炸油

炸完一次食物后的油不要再用来炒菜或再次炸食物,可用来刷锅或润滑刀具等非食用用途。

(五)储存要得当

油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每次用完都要紧盖瓶盖,避免氧化。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五、健康饮食,从“油”开始

医生常说:“三分治,七分养。”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病的根本。中国人爱吃油炸、爆炒,味道虽香,但健康风险也悄然堆积。合理用油、科学选油,是每个家庭都不能忽视的健康课题。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特别提醒家中长辈:“油香不是病,香多了要命。”别再迷信“炒菜香是油好”的说法。很多“香味”其实是精炼过程中人为添加的香精,甚至是氧化产物。医生们在临床中见过太多因为“吃惯了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而患上高血压、脂肪肝、胆结石甚至肿瘤的患者。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真正的健康,是从每一次下厨开始。

六、总结:守护健康,从每一滴油开始

宝子们,食用油的选择与使用,真的关乎一家的健康命运。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更多家庭敲响“用油安全”的警钟。健康的生活,从每一滴油开始。提醒大家:不要让一瓶油,毁了一锅汤,更毁了一个家。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健康趣游园 携手育未来 - 天天要闻

健康趣游园 携手育未来

5月17日,金山区“爱我宝贝 健康家庭”第十届健康活力宝贝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在吕巷水果公园举行。活动以健步游园的方式进行,设置了健康科普区、田野探趣区、亲子游戏区、健康集市区等区域,通过丰富有趣的亲子活动和科普体验,让孩子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增进亲子感情。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积极推进健康家庭建设,...
新冠又见“抬头”,群体免疫真的“破防”了吗? - 天天要闻

新冠又见“抬头”,群体免疫真的“破防”了吗?

编者按日前,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南方省份尤为显著。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已连续三周成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住院病例比例也有所增加。这一波小高峰的再现,让许多人思考:在经历了大规模感染和疫苗接种后,为何疫情仍会反复?群体免疫是否真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 天天要闻

4种食用油被曝含致癌物,有你正在用的吗?提醒父母:谨慎购买

今天咱们来聊聊厨房里最常见的食用油。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看似普通的油,可能正在悄悄威胁我们的健康?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研究结果。某些食用油在加工、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长期食用真的会增加患癌风险!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夏季高发!男子每天吃10斤西瓜突然脑袋胀痛,确诊带状疱疹 - 天天要闻

夏季高发!男子每天吃10斤西瓜突然脑袋胀痛,确诊带状疱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你能想象吗?西瓜吃多了,竟然能吃出带状疱疹?天气一热,西瓜销量就蹭蹭往上涨。按说,西瓜水分多、甜味足、解暑神器,谁不爱?
知名演员自曝已做6次手术!医生提醒:经常劳累者要注意! - 天天要闻

知名演员自曝已做6次手术!医生提醒:经常劳累者要注意!

近日,在综艺节目中,演员白宇主动科普气胸成因,并提及术后体力受限,呼吁避免高强度消耗。录制开始前金靖得知白宇有气胸后秒变贴心girl,“我再也不会让你累着了”, 刘宇宁表示自己也同为病友,白宇耐心讲解气胸是如何形成的,自述因气胸接受过六次手
咳一周查出肺里好多洞!30岁女子中招“隐形杀手”,死亡率高达80% - 天天要闻

咳一周查出肺里好多洞!30岁女子中招“隐形杀手”,死亡率高达80%

近日,广州30岁的夏女士(化名)因持续干咳一周到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其双肺多发感染伴多发空洞形成被收入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住院治疗医生查房时,捕捉到CT上形似“鬼脸”的特殊影像(即“鬼脸征”),并伴有“晕伦征”,高度怀疑隐球菌肺炎。医生追问夏女士近期是否曾接触鸟类、禽类及饲养宠物,夏女士否认。医生安排夏女士抽...
什么是动脉瘤?症状、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 - 天天要闻

什么是动脉瘤?症状、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

当腹部、脑部或胸部的血管或动脉壁开始变弱并膨胀时,就会发生动脉瘤。动脉瘤患者可能长期存活,且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或并发症。然而,如果动脉瘤破裂,则可能危及生命。动脉瘤的风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因素(例如吸烟)和不可改变的因素(例如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