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肿瘤大会|川肿实践:张国楠教授详解卵巢癌全程管理“六句箴言”

2025年05月06日13:50:27 健康 7050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诊疗模式的改变,卵巢癌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均有了显著延长。为了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提出卵巢癌全程管理“六句箴言”:决策是方向,手术是基石,化疗是关键,parp抑制剂是希望,mdt是护航,全程管理是保障。

4月25~27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七届天府肿瘤大会上,《肿瘤瞭望》荣幸邀请张国楠教授进行专访,全面阐释“六句箴言”的深刻内涵与临床意义。现将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天府肿瘤大会|川肿实践:张国楠教授详解卵巢癌全程管理“六句箴言” - 天天要闻

张国楠 教授

●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mdt首席专家 、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之名医、天府名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卫健委首批领军人才

●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 常务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学组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妇科肿瘤专委会、妇科手术eras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宫颈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 四川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第八、十届妇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学组组长

● 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三届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

● 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阴道镜宫颈病变学组组长

●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实用妇产科杂志》副主编、《现代妇产科进展》副主编、 《妇产与遗传》副主编、《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副主编

● 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培养博士(后)和硕士研究生70余人

肿瘤瞭望:您提出的川肿卵巢癌全程管理“六句箴言”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请问您在提出这“六句箴言”时,是基于哪些临床痛点和需求?

张国楠教授:卵巢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其临床诊疗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和典型临床表现,约75%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这使得治疗尤为棘手。

针对晚期患者,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治疗策略:一是直接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二是对于无法达到满意减瘤效果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然而即便如此,70%左右的患者仍会在两年内复发,加之化疗耐药问题,治疗过程异常艰难。

近年来,parp抑制剂的问世改变了治疗模式。从传统的手术-化疗-随访模式转变为手术-化疗-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随访模式。虽然患者pfs有所改善,但效果仍不理想。值得注意的是,parp抑制剂的最大获益人群仍局限于brca基因突变患者,而brca野生型和hrd阴性患者的治疗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我提出:手术是基石,研究表明只有达到r0切除的患者才能获得最佳预后;化疗是关键,可清除残留病灶;parp抑制剂则为部分患者带来延长pfs的希望。

此外,由于卵巢癌常发生腹腔广泛转移,手术往往涉及肝胆、泌尿、胃肠等多个系统,必须依靠mdt协作才能实现理想的手术效果。同样,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也需要在mdt指导下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而全程管理则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我最后提出的是“决策是方向”这一原则,但将其置于首位,这足以显示这项原则的重要性。在治疗过程中,正确的决策方向至关重要。如果治疗方向错误,即使方案再先进、措施再完善,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策略是卵巢癌全程管理的首要任务。

肿瘤瞭望:在“六句箴言”中,您特别强调了mdt在卵巢癌全程管理中的护航作用。能否请您分享一些川肿mdt的实践模式和经验?

张国楠教授:我们严格遵循mdt诊疗规范,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由妇瘤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结直肠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及护理团队等固定学科专家参与。这种规范化的mdt模式不同于普通会诊,其本质是一个系统性的决策过程。我们通过多学科协作,在治疗伊始就为患者制定明确的诊疗方向和个体化策略。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mdt的价值不仅在于处理已经出现的并发症,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化的诊疗决策,避免因治疗不当导致的并发症。虽然肿瘤发展过程中部分并发症难以避免,但我们需要通过mdt的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规范治疗带来的额外风险,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全程管理方案。

肿瘤瞭望:在“六句箴言”中,全程管理被强调为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您认为在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方面,临床医生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张国楠教授:随着治疗模式的革新,卵巢癌的疾病管理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五年生存率约50%,这意味着卵巢癌正在从高致死性疾病逐步转变为类似高血压糖尿病等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治人”,要重视患者的整体管理。除常规查房时的医患沟通外,我们建立了系统的患者支持体系:定期举办患教会,编写针对性的科普文章,出版宫颈癌筛查、卵巢癌患者自我管理等相关书籍,内容包含了临床实践中患者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旨在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这种身心并重的管理模式,正是我们践行全程管理理念的重要内涵。

肿瘤瞭望: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卵巢癌的治疗越来越注重个体化。在“六句箴言”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结合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新技术,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

张国楠教授:这六句箴言并非一成不变的完美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它们必将得到持续完善。特别是在卵巢癌精准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下,我们的治疗内涵需要与时俱进地丰富和拓展。

当前,基因检测等新技术已经为临床带来了更精准的诊断方法和靶向药物选择。例如新型adc药物的应用就是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开展的治疗实践。可以预见,随着新靶点的不断发现,更多创新药物将会问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检测体系作为支撑,确保这些精准治疗手段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临床应用。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 天天要闻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医药圈的4月,迎来一波首家过评药品的“小高潮”,这些药品不仅突破技术壁垒,更有望改写市场格局。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本月倍特药业、福元医药、立方制药等22家企业的24款药品(按批文号计)首家过评,共23个品种。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 天天要闻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我们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肠菌对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参与程度超乎我们想象,因此也有很多针对肠菌的干预疗法出现,例如粪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过粪菌移植来恢复平衡的肠菌组成,首先需要目标菌群能够定植,而这又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发表在《自然》杂...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钟,或能收获4个身体变化 - 天天要闻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钟,或能收获4个身体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我妈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机对齐:破解AI伦理困境的“钥匙” - 天天要闻

人机对齐:破解AI伦理困境的“钥匙”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在带来效率革命的同时,也暴露出隐私泄露、歧视偏见、算法滥用等伦理问题。当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人类能否对其托付生命健康?
一文读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区分及防治要点 - 天天要闻

一文读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区分及防治要点

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都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三种疾病症状相似,许多家长常常难以判断。今天,我们教您如何分辨它们。5岁的明明早上起床时突然开始频繁打喷嚏,伴有清水样鼻涕,轻微发热至37.8摄氏度。
女生晒照被网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医生回应 - 天天要闻

女生晒照被网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医生回应

5月5日话题#女生晒照被网友看出血管瘤#冲上热搜综合扬子晚报消息今年4月,重庆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用手电筒照手上血管的照片并配文“光穿过了我的手发现了我另一个小心脏”没想到照片发布后有眼尖的网友提醒她这可能是血管瘤第二天,她就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血管瘤随后,该女生发文“感谢网友救命”消息引发关注后不少...
宫颈癌等论文出现男性病例,《中国医药指南》致歉: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宫颈癌等论文出现男性病例,《中国医药指南》致歉:辞退涉事编辑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5月6日,《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学术不端的声明》,称对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该声明称,经调查,该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