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2025年05月06日02:52:05 健康 1951

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眼睛干涩、打不起精神,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没熬夜、也没喝咖啡,却总是觉得脑子像糊了一层浆糊——这可不仅仅是“年纪大了”那么简单。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亏虚,身体就像缺了一桶“润滑油”,眼睛干燥、睡眠难安便会接踵而至。别等到连枕头都成了“敌人”,赶紧在每日一碗粥里加点它,把健康从“糟糕”拉回“在线”!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一、肝血不足到底在“缺啥”?

于中医理论之宏大体系中,“肝藏血”这一精妙论述,恰似一幅细腻的生理画卷,生动地描绘出肝脏在人体气血运行中所肩负的独特使命——它宛如一位精准的调度官,负责调控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输布之职。血液充足,眼睛才湿润、面色才红润;血液亏虚,便会出现眼干、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甚至手脚抽搐、心悸失眠。用现代话来说,肝血不足就像是人体这台机器缺少了润滑剂,各个齿轮转动不顺畅,尤其是夜间身体要休整、器官要排毒,一旦“润滑油”不给力,便会让你彻夜难眠,早晨还得顶着黑眼圈出门。


二、三大典型信号,提醒你肝血捉襟见肘

眼睛干涩、刺痛感
当你看完一部电视剧,或者连续刷手机半小时,就觉得眼睛像被沙子磨过,眨眼都疼。这种干涩、灼热,多半和肝血亏虚有关。

入睡难、易醒多梦晚上明明很困,却在床上翻来覆去,断断续续做梦,一做醒来更憋屈。若常陷于睡眠浅淡、梦易中断之境,此乃肝血亏虚,难以濡养心神、润泽神志之象也。恰似清泉枯涸,难润心田,致使神思难安,眠梦不宁。

头晕目眩、手脚麻木
起身时头重脚轻,或者干活一会儿手脚发麻,也可能是血液无法顺畅输送到四肢和大脑,让你像在“云里雾里”里打转。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三、中老年人为何特别容易“卡壳”?

饮食偏清淡或偏油腻
有的人吃饭就图省事,天天白米饭、青菜汤,营养跟不上;也有人爱喝麻辣烫、重油大鱼大肉,肠胃消化负担重,精血难以聚集。

生活节奏忽快忽慢
忙着带孙子、做家务、应酬朋友,白天疲于奔命,晚上却又想抓住空闲,多看电视、翻手机,反而让肝血来不及调养。

情绪波动、压力过大
退休后的空虚、子女忙碌带来的孤独感,都可能让人心烦意乱,进而影响脏腑功能,肝失疏泄,血难以归经。


四、煮粥加点它——枸杞,让肝血有“后备箱”

常言道,“一把枸杞补一身”。枸杞,其味甘醇而性平和,循经入于肝肾之域。此物蕴藏丰富氨基酸、多元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宛如自然馈赠之灵珍,具安心养肝、滋补肾精、明目安神之妙效,诚为养生佳品。只要在熬粥时加上一小把枸杞,就能让粥品从“填饱肚子”变身“调养神器”。

推荐做法:

材料准备:大米100克、枸杞15克、红枣3–5枚(去核最佳)、冰糖适量。

浸泡:取适量大米置于容器之中淘洗,而后将其轻置于水间,让它在温柔的水波里静静浸泡30分钟,与此同时,将枸杞与红枣寻一处温暖之地,用温润的水温柔包裹,浸泡10分钟,让它们在这温润的怀抱里洗去一身尘埃。

熬煮:把大米、红枣放入锅中,加水约800毫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30分钟;

收尾:快熬好前5分钟,放入枸杞和少许冰糖,轻轻搅拌至枸杞变软即可出锅。

这样一碗粥,饱含肝血“补给站”,早晚各喝一碗,连续两周,就能感受到眼睛水润度提升,入睡更快、更香。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五、辅助良方:多管齐下才见效

单靠煮粥虽好,却还不够全面。配合以下方法,让肝血更易充盈:

规律作息:每天晚上10—11点上床,保证7–8小时睡眠,为肝血“加油充电”;

轻柔运动:太极拳、散步以及瑜伽这三种运动方式,均对人体健康有益。从中医角度来看,它们能够调节肝脏功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可有效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

情志调护:从心理健康调节的角度来看,个体可通过聆听音乐、参与绘画或书法创作等艺术活动来放松心情。音乐具有舒缓神经、调节情绪的作用,绘画和书法创作则能让人专注于当下,转移注意力,从而有效避免情绪的郁结,

穴位按摩: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经常对“太冲穴”(位于足背,大拇趾与二趾之间的凹陷处)和“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进行按摩刺激,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促进肝脏气血运行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肝血不足,就像汽车缺少机油,久而久之,零件磨损、发动失衡。中老年朋友不妨从今天起,把枸杞粥纳入日常,把滋补与美味结合,让身体慢慢“回油”,眼不再干,夜不再愁。身体是自己的本钱,关爱健康,从一碗粥、一把枸杞开始,把简单的调养,化作最踏实的呵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 天天要闻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变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肠胃不适的困扰。或是经常腹泻,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缠身,让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胀、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有时候,我们会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说“注意饮食,调整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 天天要闻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每次发作时,感觉我就像是一条被捞出水的鱼,又像被吸进外太空,空气稀薄,控制不了一点。”这是哮喘患者在网络分享的自嘲留言,诙谐中透着无奈,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哮喘并非小病,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打乱生活节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加之气候温差频繁变化,通常被视为哮喘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