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2025年04月13日20:30:42 健康 6601

本周末天气变化剧烈,雷电、暴雨、大风、沙尘纷纷登场。在重庆,一场雷电暴雨过后,一些人突然出现了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当天夜间,重庆各大医院急诊患者开始骤增。为何同一时间会有这么多症状相似的患者前来就诊呢?

4月11日凌晨开始,重庆多地迎来雷暴天气。截至11日早上6点,重庆当天雷电活动次数超过6000次。隆隆雷声中,重庆各大医院急诊科也经历了异常繁忙的一夜。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经医生诊断,医院急诊科患者人数增多与雨后花粉浓度过高引起的“雷暴哮喘”有关。4月11日凌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短短4小时共接诊了310名雷暴哮喘患者。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万东:短短的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收到100多名咳嗽、气紧、呼吸困难的患者。结合当前的这个情况,我们考虑到这个是雷暴哮喘引发了,我们马上就启动了我们的应急预案。然后我们的急诊专家、呼吸科的专家共同就赶到现场来,对患者进行分级分层处理。

截至凌晨5点,经过紧张地通宵急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0名雷暴哮喘患者全部转危为安。

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是雷暴哮喘危险因素

雷电和花粉,看上去毫无关联,为什么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雷暴哮喘”?雷暴哮喘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防治呢?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暴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多发生在花粉季节。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哮喘的大规模暴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万东:雷暴天气这个气流的变化,它将那个地面的大量的花粉、菌丝孢子冲向空中,然后通过雨水浸泡就迸发出来一些小的颗粒,小的颗粒就直接进入气道,然后刺激到我们的气道,咳嗽、呼吸困难就表现出来。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当出现雷暴哮喘相关症状后,患者可第一时间选择抗过敏药物和抗炎、扩张支气管药物,再配合使用一些止咳等对症药物,如果用药后症状不能缓解或者持续加重,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雷暴哮喘的高危人群包括:有雷暴哮喘病史患者;有哮喘史且对花粉或霉菌过敏患者;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患者。其中,花粉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是雷暴哮喘最敏感的危险因素。

暴雨雷电天气 如何预防过敏?

据了解,在过去的30多年里,全球范围内与雷暴相关严重哮喘发作事件的报道逐年增加。那么,暴雨雷电天气里该如何预防过敏呢?

专家建议,雷暴发生时尽量关好门窗,待在室内,减少花粉暴露;雷雨后也要待在室内一段时间。患者应积极治疗花粉过敏症,形成对花粉过敏原的“脱敏”,预防过敏性哮喘发生。过敏人群可提前准备治疗过敏和哮喘的药物,避免意外发生。户外归来可用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及面部;若条件允许可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专家提醒,当前仍是致敏花粉传播高峰期,恰逢近期强对流天气频发,过敏体质人群在雷雨天应尽量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若症状加重则需及时就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 天天要闻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医药圈的4月,迎来一波首家过评药品的“小高潮”,这些药品不仅突破技术壁垒,更有望改写市场格局。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本月倍特药业、福元医药、立方制药等22家企业的24款药品(按批文号计)首家过评,共23个品种。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 天天要闻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我们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肠菌对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参与程度超乎我们想象,因此也有很多针对肠菌的干预疗法出现,例如粪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过粪菌移植来恢复平衡的肠菌组成,首先需要目标菌群能够定植,而这又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发表在《自然》杂...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钟,或能收获4个身体变化 - 天天要闻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钟,或能收获4个身体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我妈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机对齐:破解AI伦理困境的“钥匙” - 天天要闻

人机对齐:破解AI伦理困境的“钥匙”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在带来效率革命的同时,也暴露出隐私泄露、歧视偏见、算法滥用等伦理问题。当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人类能否对其托付生命健康?
一文读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区分及防治要点 - 天天要闻

一文读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区分及防治要点

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都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三种疾病症状相似,许多家长常常难以判断。今天,我们教您如何分辨它们。5岁的明明早上起床时突然开始频繁打喷嚏,伴有清水样鼻涕,轻微发热至37.8摄氏度。
女生晒照被网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医生回应 - 天天要闻

女生晒照被网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医生回应

5月5日话题#女生晒照被网友看出血管瘤#冲上热搜综合扬子晚报消息今年4月,重庆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用手电筒照手上血管的照片并配文“光穿过了我的手发现了我另一个小心脏”没想到照片发布后有眼尖的网友提醒她这可能是血管瘤第二天,她就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血管瘤随后,该女生发文“感谢网友救命”消息引发关注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