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冠心病,常常让人痛苦不堪,也让很多人心生恐惧,甚至觉得自己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生活。
殊不知,许多人在得了冠心病之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最终早早离世,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可是,实际上,冠心病患者如果能够跨过几个关键的“坎”,不仅能够控制病情,甚至能活得更长、更健康,这些“坎”指的是什么呢?
它们是冠心病患者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但只要能够克服,就能改变病情的发展,迎接更加长久的生命。
我在医院工作多年,接触过无数冠心病患者,亲眼见证过一些患者因未能过这几个“坎”而早逝,也见证了很多坚持走过这几道坎的患者,依然活得像个年轻人。
今天,我想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尤其是那些正在与冠心病斗争的患者,告诉你们,跨过这三道坎,长寿不再是梦想。
控制情绪
说起冠心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饮食、运动、药物这些外在因素,但事实上,情绪对心脏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是愤怒、焦虑这些负面情绪,简直就是冠心病的“定时炸弹”。
我接待过一个患者,他平时工作压力大,动辄需要面对各种工作上的棘手问题,导致他的情绪常常处于高压状态。
我记得很清楚,他来我诊室的时候,脸色有些苍白,气喘吁吁,还时不时咳嗽。
经过检查,他的冠状动脉已经有了狭窄,心脏的负担相当重,医嘱也给了不少,但我发现,他总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和情绪管理方式,每次工作上有点小挫折,他就会大发雷霆,甚至与同事争执。
那时,我跟他聊了很久,提醒他情绪的波动对心脏的影响,特别是愤怒,生气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会激增,这些激素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这类情绪波动不加以管理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远远高于普通人。
情绪压抑带来的心脏伤害,甚至比暴饮暴食还要严重。
反过来,有些患者调整了情绪,学会冥想、放松训练、学会和家人朋友谈心,结果病情明显好转,治疗效果也更佳。
这类情绪问题,往往没有被患者真正重视,甚至有些人认为,情绪不在自己的控制之内,但事实是,情绪的管理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实现。
保持冷静、学会调整心态,做到生气的时候深呼吸,放慢自己的节奏,都是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进展的。
改变生活方式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得病后,往往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自己控制一下饮食,少吃点油腻的食物,就能控制住病情,甚至觉得可以随时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我曾接待过的一位老年患者,他性格直爽,生活比较简单。
前几年他检查出冠心病后,有医生给了他严格的饮食建议,他也稍微注意了一下,少吃了些肉,偶尔吃点清淡的食物,但他没有做任何其他的生活方式改变,比如运动和休息规律等。
有一次他来到医院,告诉我自己感觉越来越累,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胸口也常常觉得闷得难受。
我查了他的病历和体检结果,发现他的病情其实有点进展了。
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体重并没有变化,而且他每天晚上经常熬夜看电视,白天不怎么运动,几乎整天坐着。
通过和他详细的交谈,我才发现,原来他只改变了饮食,却没有完全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冠心病的治疗,不是单纯通过某一项措施来解决的,就算你控制了饮食,还是不能忽视其他生活方式的改变。
适当的运动、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都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有些患者通过每天30分钟的快步走,或者参加一些有氧运动,明显减少了心脏负担,心脏的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因此,想要真正把冠心病控制住,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不能只看重某一项。
定期检查至关重要
很多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那些年轻患者,通常会抱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只要吃药就可以一劳永逸,不需要再去医院复查、做检查,甚至认为自己病情好了,就可以停药。
我的一位患者,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冠心病,我给他开了一些药,初期他的症状有所缓解,觉得自己不再那么胸闷、气短了,他甚至觉得药物是魔法,吃了就会好。
可他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药物治疗只能起到缓解症状和防止病情加重的作用,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他按照我的叮嘱服药,但却从未进行过进一步的复查,甚至他还曾尝试中断药物治疗,因为觉得自己身体恢复得很好,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让他觉得不舒服。
结果,一年后,他的病情再次恶化,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堵塞,甚至需要做支架手术。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药物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但它绝对不是万灵丹,药物并不能根治冠心病,而是帮助控制病情,减缓病情的进展。
所以,冠心病患者必须定期去医院复查,检查心脏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只有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检查,才能更好地监控病情,防止病情的反复。
冠心病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跨过这三个“坎”,控制好情绪、改变生活方式、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质量就能大幅提升,甚至能够活得比许多健康人还要长寿。
我见过许多病情严重的患者,经过这些努力后,不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还过上了更加充实、健康的晚年。跨过这三个“坎”,你的心脏也许就能获得新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冠心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黄竹.基于生物信息学与数据挖掘探讨冠心病伴抑郁与胃癌伴抑郁“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J].中草药,2024,55(15):518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