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2024年05月14日16:05:20 健康 1987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咸菜虽小,在国人的食谱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六十年代,咸菜是家家户户经常吃的东西,那时候不追求什么,只希望吃饭的时候多个咸味。

但几十年时间过去,国人的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可人们对于咸菜的喜欢并没有消退,餐桌上仍旧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只不过,如今现在已经被归属为“一类致癌物”。

可为什么老一辈人经常吃咸菜都没事,现在怎么就致癌了呢?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珠海市场监管-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真相,看完瞬间醒悟(2022.8.6)

70年饮食变迁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粮食紧缺,那个时候买米面粮油,都是需要凭票购买的,而且主食也都是玉米面土豆、红薯等粗粮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进入60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多大改善,很多人每天的伙食,那就是玉米面做的饼,再就上几口咸菜,至于炒菜,可能几天都见不到一次。

那时候的人们,没有功夫追求什么吃得好吃的健康,能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一直到70年代后,我国米面粮油逐渐充足起来,人们的伙食也慢慢得以改善,在90年代,我国的大棚又形成规模,使得蔬菜的供应更加充足。

在7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的饮食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人,食用油消耗量是以前的3倍,肉蛋奶类也是应有尽有。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人民网-端稳饭碗 品味变迁(大数据观察·辉煌70年)(2019.10.18)

但有时候油吃多了又的确会感到腻,有些人反而想来上几口清脆的咸菜,尤其是现在的很多饭店,也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腌制菜,口味鲜美。

然而,如今的咸菜已经归属为一类致癌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说咸菜致癌

其实咸菜本无罪,真正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其中所含的亚硝酸盐

我们平日里所吃的食盐,其成分主要是NaCl,而亚硝酸盐则是NO2-,这种物质很不稳定,容易溶于水,也容易分解,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如果人体中摄入过多这种成分,会使我们的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从而导致我们的身体组织缺氧。

正因如此,在2017年的时候,世卫组织才将其定为致癌物。

可好端端的咸菜,里面为什么会出现亚硝酸盐呢?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原来,这种物质本身并不罕见,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但其之所以出现在咸菜里,并非是有人故意投放,而是和腌制的工艺有关。

一般来讲,制作腌制菜最好是要用纯醋酸细菌,或者是纯乳酸细菌,这些细菌在发酵过程中,是产生亚硝酸盐的。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然而,在家庭制作咸菜时,往往没有良好的发酵条件,这就会导致咸菜受到其他细菌的污染,而蔬菜自身又会携带硝酸盐,在某些污染细菌的作用下,便会转化成亚硝酸盐。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自己家腌制的咸菜就一定会致癌,因为这其中有一个亚硝酸盐是否超标的问题。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而且即便亚硝酸盐出现,也是一个有涨有减的动态过程,通常来说,在咸菜腌制的第两三天和到前十几天,亚硝酸盐含量是最高的。

而过了这个期限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又会降低,所以对于腌制菜来说,也并不是越新鲜越好,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还是等上个二十多天再吃。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需要注意的是,亚硝酸盐的转化并不特定出现在腌制咸菜的时候,家中自己腌制的果酒,也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想吃这些腌制食品的话,最好还是购买正规企业生产的,具备QS标志的。

如果实在是想自己动手,那也一定要保证灭菌,耐住性子等待。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食品安全湖南-家中自制腌菜会致癌?要小心亚硝酸盐(2021.7.8)

不过也有人感到奇怪,六十七年代时人们天天吃咸菜都没事,现在的人偶怎么然吃一下就得病?难道说是现在的人太矫情?

老一辈为何“防毒”?

提到老一辈,常常会被认为是很能吃苦的一代,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都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来养家糊口。

而人在体力劳动时,会产生大量的汗液,我们都知道,汗液中是含有盐分的,味道非常的咸。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这是因为汗水排除时,也会带出体内的盐分,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虽然摄入盐分多,但出汗排出去的也多,所以常常吃咸菜体内的盐分也能保证不超标。

但现在的人就不同了,工作场所由室外转入室内,即便在炎热的夏天,也有空调保持清爽,出汗少了排出的盐分自然也少,那么堆积在体内的盐分自然就容易超标。

摄入盐分过高,又会引发高血压乃至肾病等等一系列问题。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除了体力劳动减少外,现在人的摄入的盐分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不少,五六十年代时,不光食物少,调料也少,能增添点咸味的也只有食盐和酱油了。

但现在人们的食物种类大大增加,调味品也五花八门,在尽情满足味蕾的时候,摄入盐分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尤其是在饭店吃过饭后,很多人会感到非常口渴,那是因为饭店为了让饭菜有味道,常常是采取高油高盐策略,而人在摄入那么多食盐后就很容易超标。

不过也不用担心,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现在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了77岁,可五十年代时却只有50岁,所以从客观上来看,我们是在进步的。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现在的医疗水平发达,有什么疾病也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但以前的人可没这条件,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了,无形中也让人形成了一种错觉,仿佛现在的人容易生病。

对于咸菜来说,其实偶尔吃一次解解腻换换口味是没有问题的,但尽量不要长期大量摄入,以防对身体造成负担。

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原因原来是这样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北青网-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背后真相,看完瞬间醒悟(2024.4.29)

文 | ZYG

编辑 | 青橘罐头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81人因烟雾中毒,守护银发族,刻不容缓! - 天天要闻

81人因烟雾中毒,守护银发族,刻不容缓!

养老机构是老人们颐养天年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无数家庭对长辈的牵挂与期望然而这里人员密集老年人行为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火灾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区保宁路上一家养护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处置,明火被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02意大利当地时间2023年7月...
春季调理黄金期 一株荠菜化解十年寒湿 这样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闻

春季调理黄金期 一株荠菜化解十年寒湿 这样吃效果翻倍

【阴阳调和汤】取带根老荠菜3株(约200g),洗净后与6枚草鸡蛋、12颗去核红枣、6片带皮生姜同煮。水沸后轻敲蛋壳裂纹,转小火焖煮10分钟。特别注意:①保留根部药效成分 ②不加调味品 ③经期暂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采摘开花结籽的老荠菜,晒干
立夏时节湿热起 护心顾脾养阳气 - 天天要闻

立夏时节湿热起 护心顾脾养阳气

5月5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中医专家提示,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湿热之气渐盛,此时养生防病应顺应“春夏养阳”的原则,重在养护心脾、清热祛湿、调和气血。
39岁抗癌博主离世,亲属:一个月前确诊,没有想到病情发展这么快 - 天天要闻

39岁抗癌博主离世,亲属:一个月前确诊,没有想到病情发展这么快

当事人视频作品截图极目新闻记者 杜光然5月2日,四川阆中市一位39岁的抗癌博主离世,家属在网上发布了讣告,众多网友留言送别。讣告中写道,男子因胃癌晚期并广泛转移,长期与病魔抗争。5月2日,因病情加重,突发心脏骤停,经医生抢救20分钟无效,最终不幸辞世,享年39岁。生命之骤逝令人扼腕,距他40岁生辰仅余6日,命运之...
不要模仿!往体内注射毒液近18年,美国男子血液产生蛇毒抗体,此前已截掉部分手指 - 天天要闻

不要模仿!往体内注射毒液近18年,美国男子血液产生蛇毒抗体,此前已截掉部分手指

出于对毒蛇等有毒动物的着迷,美国男子蒂姆·弗里德在近18年时间里数百次向自己体内注射毒蛇毒液,并故意让毒蛇咬自己,希望以此对蛇毒免疫。△蒂姆·弗里德(中间)在加州旧金山南部的一个实验室里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日报道,经专家检验,弗里德的方法似乎有用,其血液已对蛇毒液中的多种神经毒素产生免疫力。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