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男子遭遇“大脑杀手” 医生手持“瞄准镜”精准“狙击”

2023年07月17日22:39:02 健康 1737

29岁的章先生在江苏一家公司工作,自5月起他常常感到头晕,起初以为是工作繁忙出现了颈椎问题,但并未引起重视,近期突然右侧额头出现“跳痛”,还波及了右侧后脑勺,持续了近一周无法通过休息缓解。章先生遂至当地医院就诊,经核磁共振结果和一系列影像检查提示章先生可能患上了胶质瘤,这让章先生一度无法接受。经过推荐,他赶往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尤永平教授处就诊。

年纪轻轻竟患上胶质瘤

尤永平教授接诊后,对章先生完善了头颅的相关检查,影像提示章先生右侧额叶占位,证实了此前的诊断,考虑是胶质瘤且高级别胶质瘤可能性大。考虑到此肿瘤导致双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出现左移,肿瘤已侵袭了附近组织,尤永平教授建议章先生需尽快进行手术干预。

29岁男子遭遇“大脑杀手” 医生手持“瞄准镜”精准“狙击” - 天天要闻

MR影像提示胶质瘤

面对章先生的疑惑,尤永平教授解释,被称为“大脑杀手”的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具有高致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根据恶性程度不同,常分为1-4级,1、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3、4级为高级别胶质瘤。近年来,脑胶质瘤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以胶质瘤为多发的神经肿瘤出现年轻化趋势,已成为青少年肿瘤首位死亡原因。

对于病因,尤永平教授表示目前学术界认为可能与基因和环境有关,但尚不明确。在询问了解后,发现章先生的母亲曾在一年前也被确诊为脑胶质瘤,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所以章先生此次患病很大程度与家族性遗传因素相关,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明确。

医生装上“瞄准镜”“狙击”肿瘤

尤永平教授表示,大多数胶质瘤是侵袭性生长,病变边缘不清,手术医生在手术时,凭显微镜观察、超声或神经导航等技术引导进行操作对于边缘的判断还存在局限性。盲目扩大切除范围很有可能影响患者功能,因此往往肿瘤难以实现完全切除,术后易复发,如何让手术更精准成为努力突破的研究方向。

目前该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团队正在开展一项在术中快速鉴别肿瘤的临床研究,采用微米手术显微成像技术,相当于为手术医生装上“瞄准镜”,可以让手术视野放大1000倍达到“细胞级”!只需判别视野中的异形细胞组织,即肿瘤细胞,手术切除这部分区域组织,保留正常组织即可。而整个染色、判别及切除的过程仅需数分钟。该技术可快速清晰的在术中识别肿瘤侵袭范围,进而提示医生确定扩大切除的边界,做到最大化安全切除肿瘤。

29岁男子遭遇“大脑杀手” 医生手持“瞄准镜”精准“狙击” - 天天要闻

尤永平教授手术中

近日,章先生选择接受手术,手术团队在其右侧额部弧形开切口,术中通过导航及超声标记肿瘤边界,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完整切除。之后尤永平教授在瘤腔内进行染色剂染色,并用“瞄准镜”——手持式细胞显微镜全面探查脑肿瘤切缘情况,仅用时3分钟,画面上显示已被染色的细胞结构,其中有细胞密度高、核异形的情况提示肿瘤细胞存在,说明边缘仍有异型细胞残留。手术团队继续对残留部分进行手术切除,切除后再次进行手持式细胞显微镜的复查,未发现明显异型细胞,确认已达最大安全切除标准。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功能障碍,最终病理为4级胶质瘤,目前正在行放化疗。

29岁男子遭遇“大脑杀手” 医生手持“瞄准镜”精准“狙击” - 天天要闻

尤永平教授团队应用微米手术显微成像技术

新研究未来可造福更多百姓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尤永平教授表示,如何尽可能的提高胶质瘤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是全国脑胶质瘤同道一直努力的方向。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目前已运用该项技术开展20多例胶质瘤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结果,接下来还将继续开展多中心推广。此项研究将有望弥补术中导航、术中超声、术中MR等技术的短板,以接近组织病理学的标准判别术中有无残留肿瘤,实现手术超越“影像级”,达到“细胞级”的精准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通讯员侯雨萌张军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于丹丹

校对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 天天要闻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据南方日报报道,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 天天要闻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原发性骨质疏松、乳腺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症等患者,以及处于孕产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等特殊阶段的女性应该如何科学运动?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 天天要闻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半岛网7月8日讯(记者 张家瑞)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内科学科带头人钟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华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郑强、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声心动图室许红晓副主任医师等支持下,心内科冠心病与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副主任、结构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 天天要闻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控糖不是牺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艺术。”【第一关】不控糖,生活随时“断电”!你有没有试过:饭后血糖飙升,整个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来,才发现手脚发麻、眼花头晕?这不是小问题。糖尿病不是简单“少吃甜”就够了,它像隐形炸弹,藏在每一口饭、每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闻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刚上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做实习保安的大二学生邝艺年就做了一件很“帅”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晕倒在医院门诊大厅外。邝艺年见状,冲上前去将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冲向急诊室。从发现到交接给医生,只用了两分钟。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发5日上午十一时许,当时该患者正在门诊大厅外,突然无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闻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随着暑气渐长三伏天即将到来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为何是30天?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闻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热。在如今马上入伏的情况下,想要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数据调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等地带,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0°C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很容
2025年DMD疗法研发迎突破,多款新药冲刺上市!改写患者命运的新曙光 - 天天要闻

2025年DMD疗法研发迎突破,多款新药冲刺上市!改写患者命运的新曙光

▎药明康德编者按:2025年上半年刚刚结束,我们欣喜地看到,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新药研发领域迎来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疗法作为治疗DMD的重要模式,相关偶联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下一代疗法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满足行业持续增长的研发需求,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