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冬季养生,避开这些“坑”

2022年12月03日23:42:11 健康 1973

入冬之后,人们格外关注冬季养生这个话题,朋友圈中流传不少冬季“养生方法”“生活窍门”。在此提醒大家,冬季健康养生要避开这些“坑”。


健康科普 | 冬季养生,避开这些“坑” - 天天要闻

喝酒驱寒不是越多越好

  天气寒冷,有很多推荐驱寒的小妙招,其中就有喝酒驱寒保暖又养生的说法。专家介绍,所谓喝酒养生,首先不一定特指白酒,红酒、黄酒均可。其次,要控制量,一高脚杯红酒或者一小盅白酒即可。如果大量饮酒,尤其是白酒,会让皮肤的血管扩张,血液流向外周血管,远离内脏器官。血液循环加快,使人体内大量的热量通过皮肤散失,会使体温迅速下降,不仅起不到御寒功用,反而易使人出现感冒等症状。

睡前泡脚并非越热越好

  冬天养生,坚持用热水泡脚倒不是谣言,但很多人认为洗脚水越热越好,这就属于“误区”了。太高的水温会破坏足部的皮脂膜,因此泡脚水温最好不要超过40℃。另外,泡脚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需要因人而异。幼童和老人泡脚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成年人在不断加入热水保证水温的前提下,泡脚不要超过半小时。专家提醒,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以免引起肠胃消化不良,泡脚后也不要马上睡觉,因为脚部有很多穴位,可以揉揉脚底,增强泡脚功效。

健康科普 | 冬季养生,避开这些“坑” - 天天要闻


健康科普 | 冬季养生,避开这些“坑” - 天天要闻

加湿器里别添“作料”

  有人提到可以在空气加湿器中加入板蓝根、醋等,既能加湿空气,也能预防感冒。专家提示,加湿器滥用添加物的做法既不科学,更可能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真正用于治疗且能作用于肺部的药物,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脂溶性,有一定的微粒直径,能与肺泡上皮细胞相结合,从而被毛细血管吸收。在加湿器中加入板蓝根或醋,是无法达到这种治疗效果的。另外,有些人本身就对一些特殊的气味过敏,如果突然进入一个含有大量“异味”的环境中,有可能会增加刺激,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等情况,对呼吸道、肺部等器官造成损伤。与其在空气加湿器中加入“作料”,不如每间隔一段时间开窗通风换气。

健康科普 | 冬季养生,避开这些“坑” - 天天要闻




文章来源:人民网

内容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删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 天天要闻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主办的《中华医藏》(简称《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根基,也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
上夜班的“代价”:身体在偷偷“拉警报”! - 天天要闻

上夜班的“代价”:身体在偷偷“拉警报”!

在现代社会,夜班工作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常态,医护人员、安保人员、互联网从业者等众多岗位都离不开夜班。看似只是工作时间的调整,实则暗藏对身体健康的诸多隐患。长期上夜班打乱人体生物钟,会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盘点一下上夜班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 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 天天要闻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 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主办的《中华医藏》(简称《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根基,也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华医藏》项目对2289种古籍元典影印出版,目前项目已出版三批成果,整理收录了194种典籍、成书共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