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2022年11月03日09:58:10 健康 1576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各位好!“来问脉姐”栏目等你来!健康医疗类的问题,你想弄明白的,都能问! 赶快关注我们,扫文后二维码留言,“脉姐:我有个问题……”


FROM 嘉木


脉姐脉姐!

我母亲4月21日做的乳腺改良根治术,5月11日出的病理结果,想问一下:病理学分期pT1cN2Mx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晚期?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TO 嘉木,你好!


这一串字符样的术语,是医生之间的“暗号”。它们就像摩斯电码,每个字母和数字后面都有意义,找到密码本,暗号一下就解开了。


下面具体说说。

这里只讲癌症分期,“天书”般的病理报告,看下面这两篇你就基本有数了。

传送门: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TNM分期 [1]


手术后切下来的组织都需要做病理检测。以乳腺癌为例,一周后能拿到常规的石蜡病理报告(最为可靠)。

这份病理报告包括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转移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情况、基因情况等。这些信息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决定后续治疗的走向,判断患者的预后,关系着一个个生命。所以病理医生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

患友看懂了这个报告,就能直观了解自己疾病的情况。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资源来源[1]

如上图,字母数字一大堆,看得眼晕,其实不难。

你母亲的分期:pT1cN2Mx,和上图一对应,是不是觉得很像?咱们一层一层来看。

上表的第一层是癌症的分期。一至四期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表示。越往后,分期越晚,预后越差。其中2期有两个亚分期:2A和2B,而3期亚分期为3A、3B、3C,也是越往后,越严重。

第二层T、N、M三个字母,代表不同的肿瘤评价指标。这3个字母后面跟着的数字越大,病情越严重。比如,T4比T1情况差,N3比N1严重。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癌症分为四期,就是通过TNM分期法来确定的。
T :肿瘤的大小
N:淋巴结的转移数量
M:远处器官有没有转移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先来看看T 对应的肿瘤大小。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T1 肿瘤最大径≤2cm;

T1mi 微小浸润癌,肿瘤最大径≤0.1cm;

T1a 肿瘤最大径≤ 0.1-0.5cm;

T1b 肿瘤最大径≤ 0.5-1cm;

T1c 肿瘤最大径≤1-2cm

T2 肿瘤最大径2-5cm;

T3 肿瘤最大径>5cm;

T4 任何大小的肿瘤,只要侵犯胸壁或皮肤(形成溃疡或卫星结节)。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再来看淋巴结转移情况。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或只有孤立的肿瘤细胞群;

N1:1-3枚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1处转移灶>2mm;

N2:4-9个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患侧乳腺内侧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N3:10个或10个以上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患侧乳腺内侧淋巴结转移伴1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伴无临床表现的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先行切除或未切除);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最后来看远处转移情况: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M0 :无临床或者影像学证据。意思就是无远处转移

M1 :临床有转移征象,并且组织学证实转移灶大于0.2mm。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现在再来看您母亲的分期[2-4]:pT1cN2Mx,怎么理解呢?

p代表“病理学分期”(pathology-病理学的首字母,一般为术后分期),T1c,代表T1里的亚分期,肿瘤最大径≤1-2cm;N2代表有4-9个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患侧乳腺内侧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Mx意思是不能确定有无远处转移。

再来对应上表可得知:乳腺癌T1N2Mx属于Ⅲ期,乳腺癌Ⅲ期可认为是中晚期。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以上仅为参考,具体分期情况以主治医生的意见为准。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祝你们健康的脉姐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病理报告藏着医生才懂的“暗号”,用这个方法你也能解谜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年过60岁要远离牛奶?医生告诫:不想早进医院,5种奶避免饮用 - 天天要闻

年过60岁要远离牛奶?医生告诫:不想早进医院,5种奶避免饮用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听说牛
尿液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肾囊肿已经失控了,别坐等病情加重! - 天天要闻

尿液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肾囊肿已经失控了,别坐等病情加重!

肾囊肿作为一种良性疾病,大多数没有什么明显异常。一旦有异常,尿液往往是最早出现变化的。正常情况下,脾会将身体中的水液运到肾,通过尿液排出去。如果肾囊肿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水液的正常输布就会受到阻碍。这些无法被及时输送的水液会在体内不断积聚
治疗高血压时,为什么低压难控制,选择药物时需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治疗高血压时,为什么低压难控制,选择药物时需注意什么?

有位患高血压的老年朋友跟华子说,他服用降压药之后,现在血压是130/90mmol/L,高压控制得很好,但低压还是偏高,要怎么办,要不要换降压药呢?华子说,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收缩压(高压)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效果明显;而舒张压(低压)对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 天天要闻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似乎成了现代人的 “开机仪式”。解锁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体吃瓜、打开短视频,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却可能让身体在刚苏醒时就埋下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