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累了,就看绿色保护视力?真相是……

2022年10月08日20:34:38 健康 1499

现在电子产品用的多,

上网课、刷视频、玩游戏

……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眼睛难免感到不适,

这时候耳边总是想起那句话:

眼睛累了

就看看绿色的东西放松一下

眼睛累了,就看绿色保护视力?真相是…… - 天天要闻

“看绿色可以保护视力”这句话真的已经深入人心,很多小伙伴还会特意将手机和电脑屏保设置成绿色,一些家长在孩子的书桌上还特意摆放一小盆绿植……


可是这样做真的管用吗?

看绿色可以保护视力吗?

不管用!

其实,绿色和保护视力并没有关系。

人的视力和眼球的睫状肌保持的状态有关。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到眼睛疲劳,是因为长时间用眼,导致眼球的睫状肌处于高度的收缩状态,得不到放松。久而久之,还会形成近视。

也就是说,只要眼球睫状肌得不到放松,就算看再多的绿色,也无济于事,眼睛照样会感觉疲劳

对此,有人会问了,那绿色保护视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这是因为绿色不像其他颜色那么刺眼,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作为三原色之一,绿色光的波长在500-570nm之间,位于可见光谱的中心,人们也就更容易看见绿色。

眼睛累了,就看绿色保护视力?真相是…… - 天天要闻

所以,看到绿色感觉舒适,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并不是真的护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严格控制用眼时间和距离,才是保护视力的上上策!


正确护眼怎么做?

1.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时间建议不少于2小时,近视儿童青少年建议更长。

从预防近视的角度,日间户外活动关键是户外,而不是活动内容、方式和强度等。同时,户外活动要因地、因时安排,注意安全、补充水分和避免强光直射。

2.对于儿童青少年,端正读写姿势也很重要,做到“三个一、不偏头”。

所谓“三个一”就是“一拳一尺一寸”:一拳,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一个拳头的距离);一尺,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的距离);一寸,握笔手指要与笔尖之间一寸远。

还要特别强调一下“不偏头”,长期偏头看书、写作业,易引发单眼近视,家长和小朋友们都应特别注意。

3.控制视屏时间,选择较大屏幕电子产品。

学龄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间每天累计不宜超过2小时,为预防近视的需要控制在1小时内为宜,半小时中间休息3~5分钟。

线上学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

另外选择电子产品时屏幕的大小很重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并尽量远距离观看。

建议的优先顺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最后为手机,最好选择将视频投影到大屏幕或链接到较大屏幕的电视上,增加观看距离,尽量选择屏幕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以减少用眼不适和疲劳。

4.睡眠充足,作息规律,均衡营养,不偏食。

眼睛的生长发育需要丰富的营养。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以及摄入鱼类、豆制品和鸡蛋等优质蛋白,也可注意食用胡萝卜、蓝莓等富含对眼睛有益维生素的食物,对维持眼正常生长和视功能有积极作用。建议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

5.保护视力的最关键就是让眼睛好好休息,别太劳累。

记住 20 - 20 - 20 原则:

即每使用电脑20分钟,向20英尺(6米左右)远处,看至少20秒。要是工作太忙,无法频繁休息,建议连续用眼45分钟后休息5分钟。

所以,想要护眼,不如放下手机,让眼睛休息!如果真想看绿色,那眨眨眼,去看看窗外的树吧。

眼睛累了,就看绿色保护视力?真相是…… - 天天要闻

来源:江苏疾控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当脑血管遭遇“惊雷”,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些保命知识速看! - 天天要闻

当脑血管遭遇“惊雷”,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些保命知识速看!

“医生,我头痛得像要炸开,真的想死!”凌晨03:00,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收住一个48岁中年女性患者,患者看到接诊医生时,直述头痛异常。当时接诊医生迅速判断:外院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发现颈部僵硬如木板,下颌与胸口距离超三指——这是脑动脉瘤破裂的典型信号!立马进行院内MDT讨论,...
轻松健康发起“青年医生成长计划科研学术能力提升行动”,科技赋能青年医师力量 - 天天要闻

轻松健康发起“青年医生成长计划科研学术能力提升行动”,科技赋能青年医师力量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4日,“青年医生成长计划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举行。会上,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医学科技创新的号召,轻松健康联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起了“青年医生成长计划——科研学术能力提升行动”,旨在通过权威专家对临床科研数据应用和...
走路能降血糖?走多少适合?怎么走效果最好?医生分享建议 - 天天要闻

走路能降血糖?走多少适合?怎么走效果最好?医生分享建议

在我们的印象中,糖尿病是个离不开“吃药”的病。但很多人不知道,真正降血糖的“王牌”,其实藏在你每天的“腿脚”里——走路。这不是说说而已。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规律的走路锻炼,不仅可以控制血糖,甚至对预防糖尿病、逆转“糖前期”都有明显帮助
小小甲钴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问题,本文讲出实情 - 天天要闻

小小甲钴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问题,本文讲出实情

详细提起甲钴胺这个名字,很多朋友也不会陌生,也有不少人把它当成营养神经,甚至是对抗衰老的“神奇药物”来使用,甲钴胺到底是什么?它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方面,又有哪些切实有效的功效呢?今天的这篇科普,就来带大家去认识一下,甲钴胺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
14项中肿方案亮相ASCO,中国之声响彻全球肿瘤学术舞台 - 天天要闻

14项中肿方案亮相ASCO,中国之声响彻全球肿瘤学术舞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肿瘤学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聚焦癌症诊疗最新突破、转化医学前沿进展及临床实践创新,被誉为肿瘤领域的“学术奥林匹
尿酸高了怎么选?非布司他、苯溴马隆,还是别嘌醇? - 天天要闻

尿酸高了怎么选?非布司他、苯溴马隆,还是别嘌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每天学个热搜药别嘌醇、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是临床常用的三种降尿酸药物,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因此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肾功能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因素。那么,这3种药具体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