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第26军奉命开往东海岸的通川、淮阳、新高山地区布置海防阵地,准备抗击可能由元山、通川登陆之敌,保障兄弟部队和友邻胜利进行第二阶段的作战。这个阶段从5月16日开始,至21日结束,打了5天。
随后,敌乘我主力北调和过分估计我军疲劳,5月23日即向我军发动大规模全线反击。我军主动后撤,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进入转移作战阶段。敌人推进速度很快,27日即占领永平、华川、杨口、麟蹄一线,并企图北进占领铁原、金华,以配合元山登陆之敌。在敌迅速北进中,我志愿军一部被割裂于春川南部地区。在此种军情十分紧急的形势下,28日上午,第26军被迫将38天的“三八线”阻击战总结工作中断,奉命进入华川以北地区组织阵地防御,阻击敌北进并接应春川被割裂部队。我和军长、政委立即部署部队,当日即行动。我们正准备行动,兵团又突然来电说,该军阻击位置有变,要军长、政委到兵团面谈,我留军组织部队行动。29日6时,兵团将26军的阻击位置和任务最后确定下来,命令我军速开平康、金化线担任第二线阻击任务。军政主官都不在,为争取时间和部队及早进入阵地,我当机立断,立即派出侦察部队前去防御地区侦察警戒;组织师、团干部当晚前去察看地形;同时令第230团、第233团立即冒雨前进,提前占领阵地,严防情况有变。至于3个师的阻击地域,我确定第一线展开两个师,第77师以五圣山为中心布置纵深防御阵地;第78师于平康北布置纵深防御阵地;第76师为二梯队,以洗铺里为中心布置纵深阵地。各师务于30日出发,迅速开到指定地区布阵待敌。
这时,我东西线部队对敌奋力进行节节阻击,积极打击冒进之敌,掩护主力向北转移。这时我处在二线,带病(气管炎加消化不良症)积极协助军长、政委抓防区部队的阵地部署,制定作战方案。6月6日,在军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我就《美军的战术特点及我军战术上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报告。部队部署就绪后,我协助军长、政委抓紧进临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组织干部反复研究作战方案与战术手段。(2)、组织抢修阵地各种工事和后方运输道路。(3)、协助建立军、师、团的前进指挥所、建立炮兵指挥所和观察所,组织阵地通信网。(4)、成立专门的战勤机构,统一组织计划战中的供应、救护等战勤工作。入朝作战半年多来,我深深感到运输补给成了我军战略战役上的一个严重问题,往往由于粮弹接济不上,迫使战斗不能连续进行,战役不能持久。于是,我愉快地接受分管战勤工作,并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搞好战勤工作上,同时也分管作战指挥,所以十分重视阻击战中的司令部工作。从军此次受领防御作战任务时起,我即意识到司令部在持久防御战中的地位和作用。6月6日,我在司令部会议上指出:(1),78师阵地地形复杂,因此司令部要特别注意掌握与帮助;(2)、此次火炮较多,因此对火炮组织使用应具体研究并作出方案,以便发挥各种火炮的威力;(3)、我对空武器增多了,对空阵地的组织应特别重视,并经常检查督促;(4)、通信联络工作应特别注意掌握话报与讯号的使用,保障不失联系;(5)、特别注意情况的掌握与多抓俘虏,以便了解敌人的部署及活动情况;(6)、严密组织观察所。
6月8日,处在第26军阵地前之兄弟部队全部向西转移,26军的防御阵地骤然裸露。因上级要求26军在占领线要阻敌两个月,为了不使敌过早占领阵地前的西方山、斗流峰、鞍岩山及以南地区,将我防御前沿相对取齐,并争取在上述地区以积极的战斗手段消耗迟滞敌人。为此,我与军长商议,9日以两个连抢占西方山、斗流峰阵地,77师之侦察部队控制鞍岩山一带。13日,又根据宋时轮司令员指示,将西方山守备兵力增至1个营。
兄弟部队西调后,中线之敌积极趁此北进。美军骑兵1师占领涟川后,10日已抵达光里附近;经中里北犯之伪9师占铁原以南金鹤山地带;经芝浦里北进之美3师占上丝洞里、地境洞、土城洞一线,先头一个营并渡过汉川江占领阳地村;美25师及加拿大25旅亦于同时进抵金化以南之瓦水里、沙谷里线,并向金化逼进。6月10日我26军防线的东南角已与敌侦察部队接上火。第26军在平康、金化防御战正式开始。
在6月10日至22日打击敌人进行的一系列局部前伸侦察战中,我和军长组织77师、78师两个师的侦察部队和部分阵地部队,采取阵地伏击、阵地阻击、夜晚偷袭与展开地雷战等战术手段给敌以杀伤,同时掌握敌人活动规律及战术特点,以便打击敌人更大的进攻。
在6月23日至7月4日,敌人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中,我协助军长张仁初,先是成功地指挥了6月23日在西方山阵地的争夺战,迫敌退缩至527.7高地以南,一个星期不敢出动步兵向我作大规模进攻,只能每日以坦克、飞机轰炸为主,配合少数步兵向我侦察袭扰。24日至29日,李伪第9师以其3个团,轮番对我五圣山之屏障鸡雄山发起进攻,我和军长指挥第230团和第229团与敌进行了6次敌占我夺的大规模拼杀,重创伪第9师,先后毙伤敌2303人,使其第28团、29团基本失去战斗力。7月1日至4日,美第3师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准备后,以1个团的兵力,配属百余辆坦克、飞机10余架,向我西方山、斗流峰阵地发起进攻。我和军长、政委指挥第78师的233团、234团等部队,与敌激战了4昼夜。在这个阶段中,我军作战连队闹起了粮荒,好些天每人每天只能吃一餐稀饭。我们一面向上级告急,请示急调粮食,一面号召机关支援部队,二线支援一线。军领导带头节粮,每天和机关干部一样食用2两粮食,组织大家挖野菜充饥,千方百计保证二线部队每天能吃上4至8两粮;一线部队每天吃上1斤;前沿一线阵地每天吃上1斤半粮食。
以此保证了阻击作战的胜利进行。这种缺粮状况,一直持续有半年之久。仅6,7,8,9的4个月中,我军共缺粮430余万斤,我们组织部队挖野菜200余万斤,艰难地渡过了难关。
自敌人占领鸡雄山、西方山、斗流峰后,敌我形成对峙态势,敌人出犯的次数少了,规模也小了。7月10日,敌我开始停战谈判。在这个对峙阶段,我们积极贯彻上级关于持久作战思想和阵地防御作战方针,加强戒备,在保持现有阵地的大前提下,积极组织小部队袭击敌人阵地,以配合谈判。同时根据上级关于准备参加第六次战役作战的指示,一面坚持防御作战,打击歼灭出犯之敌;一面努力做好准备,随时参加战役反击。命令第一线部队除加强侦察警戒,积极以小部队开展袭扰活动,坚决阻敌进犯;第二线第76师全部,加上第77师的230团、第78师的232团作进攻出击准备。7月下旬,大雨不断,山洪瀑涨,交通道路不时中断,部分工事倒塌,大部掩体漏水,阵地上的住宿及粮食、弹药储存均遇到严重困难,加上后方补给不足,部队面临新的严峻考验。为保证部队作战不受影响,做到阵地巩固,人马健康,我们及时提出了变阵地为营房的号召,组织部队加强工事的维护和住所、仓库等改造,要求前沿掩体工事都本着适合作战、便于居住的原则进行外部和内部的加修,改善排水、防雨设置。在改善居住生活条件中,我们还不时组织参观、交流经验,推广实行阵地生活、卫生设施、武器弹药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在全军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阵地成了既适合作战,又能居住的“营房”;积极筹措粮食,兼以野菜,战胜困难,再次度过了粮荒。
8月中旬,我所在的第26军划归第20兵团指挥。8月底,志司决定第六次战役延期,并决定第一线各军为改善防御态势,获取攻坚经验,除加强第一线防御阵地,有计划地歼灭敌出扰部队,还应集中兵力、火力,经充分准备后攻取敌突出部。我和军长商议,决定攻取下次战役突破口上的敌突出部西方山和斗流峰。我们充分肯定了第76师的兵力使用方案。9月5日至11日,我76师与敌反复争夺,给敌人大量杀伤,重新占领了两个阵地改善了26军西南阵地的防御态势。战后,我还协助该师系统地总结了此战的经验。
自9月下旬起,第26军转入抗击敌人的“重点攻势”。
敌人这时在东西两线和金城以南先后发动所谓“秋季攻势”。29日,敌重点攻势首由西线开始。10月13日,中线之敌对金城以南我第67军大举进攻,战至20日,敌占金城地区。在此期间,第26军根据志司和兵团的指示,紧急调整五圣山、西方山第一线阵地守备兵力和配置足够的预备兵力,加强反坦克配置,以死守一线阵地。10月底,第20兵团杨成武司令员指示26军加强二线阵地,准备对付敌人局部进攻。军长张仁初让我到各师去检查阵地构筑情况,组织加修第一线和纵深工事,增强守备能力。我先从东南面的77师的阵地看起,然后转到西南看78师的阵地,最后看纵深76师的阵地,一连七八天的爬山、钻密林,发现还未完成的工事组织部队加强修筑;布局不符合实战的马上纠正;工事强度不够的,立即组织加厚、加固;隐蔽不好的,教育部队认识到认真搞好伪装是保存自己重要的一环。在“阵地营房化”的情况下,我们特别强调阵地生活战斗化。自敌发动“重点攻势”以来,对26军守备阵地不断施加压力,不但地面部队出犯较9月以前频繁,每日我前沿均有数处要点与敌接触,占我一地后还毁坏工事,使我不能再用,且对我阵地实施昼夜炮空火力轰击。10,11两个月中,我军阵地每日平均落弹4000多发。面对敌人的攻势,我协助军长组织部队采取阻击、反击、伏击相结合的阵地攻击战法,打敌地面部队的出扰,有计划、有目的地大量杀伤敌人。敌空炮疯狂轰击,由于各部的阵地工事坚固、组织严密、伪装好,并没有给我造成人员大的伤亡。
1951年12月至1952年3月中旬,敌人由正面频繁出扰和较大规模进攻,转为主要空袭我后方,断我交通,空炮配合轰击我阵地,摧毁我工事;同时仍不时对我前沿阵地进行出扰。2月中旬起,敌人在26军防区也使用了细菌武器。
根据这一时期的作战特点,我们主要狠抓了3项工作:(1),判断敌有向我发动局部攻势的可能,我们制定打敌人3到4个师向我进攻的作战方案。我们分析敌人进攻有3种可能:A、根据敌在我当面集结的兵力有向我五圣山、西方山、斗流峰同时进攻的可能性为大;B、敌人也有可能集结其中强大兵力首先攻夺我西方山和斗流峰阵地,然后行东西合击我五圣山阵地;C、我五圣山阵地东西很暴露,敌人有很大可能从东面首先攻占我忠贤山,断我五圣山后路以动摇我主阵地,在西方山及正面以小部队佯动配合。根据3种可能,我们制定了3种防敌突击的作战方案,并以第一、二两方案为主。我们告诫部队,敌人秋季攻势失败后,吸取教训,这次若对我攻击可能会采取更毒辣、残酷的手段,战争会变得更残酷,我们要充分准备和研究对策,特别是要研究如何保存有生力量,和对付敌人的战车,及可能的空降部队。在准备工作上,强调加修工事,增加工事的强度;各级都要做出作战方案和计划;研究战术,掌握情况变化;准备粮弹,研究伤员的救护等。(2)、建立防疫组织,与敌人进行的细菌战作斗争。军领导亲自抓这项工作,积极敦促卫生部门筹措防疫灭菌物资,抽调得力的医务干部到部队指导开展防疫灭菌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全军修筑水井1000多口,挖厕所3000多个,自制口罩、蝇拍、痰盂等1.8万多个。从而使阵地环境卫生、伙房卫生、个人卫生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大大减少了部队发病率,提高了健康水平。仅3月份昼夜发病率比2月降低7300。这是我们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取得反细菌战的不可磨灭的重大胜利。(3)、组织好冬季雪地作战。
为此,专门组织前沿几个团的参谋长开了两天会议,研究雪地作战战术。我们归纳为:防御时适当提前开火,迫敌过早在雪地上展开,陷其于严重不利,并在阵前制造雪障,在阵地侧后制造冰凌,使敌人不便迂回包围;进攻动作上,充分准备,速战速决,加强小部队巡回活动;伏击应掌握敌之活动规律,勿使我埋伏部队时间过长而影响战力。战斗形式上,在我有效射程内,广泛开展冷枪杀敌竞赛活动。各部采用这些战术,不仅守住阵地,还大量杀伤敌人。
漫长的10个半月平康、金化阻击战,我们军共作战565次,毙伤敌20321人,俘敌121人,击落敌机59架,击伤183架,击伤击毁战车137辆,击伤击毁汽车121辆。我伤4993人,亡2795人,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