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压死沈一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江南织造局名义买粮

2019年09月04日03:27:18 历史 1829

《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作为国产历史剧的扛鼎之作,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值得细细让人推敲,而最为让人心疼的角色,愚以为莫过于沈一石。

沈一石的悲剧结局其实在他出现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成为了定局。浙江省的首富,他可以花二十万两白银买下芸娘,他可以承包大整个浙江的丝绸生意,他是为宫里为制造局办事的官商,其实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他是个纵享荣华富贵的人,是个幸福的人,但是他却是在整个剧中地位最为低贱的人。他生活的社会,他所从事的职业,注定了他是一个地位低贱的人。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的就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士农工商”也将商人排在最末尾的地位。

而沾惹到了朝廷,接盘了改稻为桑的国策,他的结局也就昭然若揭了。

大明王朝:压死沈一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江南织造局名义买粮 - 天天要闻

他作为制造局的官商,他的任务就是为制造局服务为皇帝服务,他所织的丝绸一部分是要给皇帝,给皇宫,皇宫的穿着,皇帝要犒赏官员,要赏给那些个外国来的使臣等等,都需要沈一石的丝绸,而另一方面就是靠着这些丝绸卖出去,来补充国库,就像这个改稻为桑的国策,就是制造局的杨金水来和西洋的商人谈妥了生意,五十万匹的丝绸,这些丝绸由沈一石来织,从百姓那里或是卖田或是买丝来充当原材料,织出五十万匹丝绸来,然后卖的钱来弥补国库的空虚。另一部分就是沈一石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再是为了那些官员贪墨方便,他所织的丝绸,都被官员给贪了,正如他的账单上所写的“嘉靖二十一年至今,二十年间,四任织造,五任巡抚,唯胡部堂胡宗宪与沈某无账目往来,其余衮衮诸公,皆不足道也。二十年间织丝绸四百余万匹,上缴制造局二百一十万匹,官员分利一百余万匹,剩下的再当做本钱购买生丝”沈一石虽然名义上是浙江首富其实他的钱,除了上缴国库,大部分都被官员给贪掉,自己一无所有。

大明王朝:压死沈一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江南织造局名义买粮 - 天天要闻

所以他是剧中最为无奈的一个人,他甚至是出生在商人世家,满腹才情,社会地位,国家政策的原因,自己却不能参与科举考试,不能走仕途的道路,可惜了满腹才华,但是他不放弃,靠着制造局上位,当上了官商,虽说和官府扯上了一点关系,但是商人终究是商人,他终究是社会地位最为低贱的人,商人的地位使他只能穿布衣,官商的身份,他自己只喝白开水,而将上好的龙井行贿给那些官员。商人就是商人,永远走不上仕途的道路,虽然自己兢兢业业,实心实意为朝廷办事,但是明朝的内部官员已经烂掉了他想要更好为国家办事,实现他的满腔抱负,就不得不依靠那些烂掉的官员,他也就不得不被卷进去,一方面为朝廷办事而另一方面也成为贪官捞钱的一个工具。所以他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结局,要是各级官员都像胡部堂一般清廉自守,何至于今日的国库亏空,“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大明王朝:压死沈一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江南织造局名义买粮 - 天天要闻

但是压死沈一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他打着制造局的名义去贱买百姓的粮,虽然在海瑞的施压下(其实自己的另一个打算)借给百姓粮食赈灾,但是他犯了大忌,那就是商人干政,作为一个商人,社会地位最低贱的人,他是绝对不可能去干预政事的。

这个其实始自于严世藩的毁堤淹田,只有贱买了百姓的田,才有可能在半年的时间里织出五十万匹丝绸,其实这也是在饮鸩止渴,这样会激起民变。胡宗宪也是坚决反对,由于胡宗宪的反对,严嵩和胡宗宪也在严世藩的阻挠下产生了隔阂,所以这个时候胡宗宪已经不能插手改稻为桑的事情了,严世藩这时推荐了自己的门生高翰文去辅佐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而高翰文其实就是一个背锅侠,他去完成改稻为桑,改稻为桑完不成也是高翰文提出的解决办法不正确,而百姓造反,也是因为高翰文,这个时候胡宗宪正好给高翰文提出了他的方略的问题所在,避免了一场民变,而站在了郑泌昌和何茂才的对立面。郑泌昌和何茂才也清楚,他们作为浙江的最高行政长官,改稻为桑成功且不激起民变,其实是大功一件,但是二者有一个出了问题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们也就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大明王朝:压死沈一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江南织造局名义买粮 - 天天要闻

江南制造局代表的是皇宫,是皇上,拿着江南制造局的牌子去贱买百姓的粮食,就可以甩锅给皇帝,是你们的君父为了钱,不顾你们的生存,你们造反了也不是我郑泌昌何茂才逼着你们造反的,是皇帝不顾百姓的生计,造反了也是皇帝的问题。沈一石打着江南制造局的招牌去贱买百姓的田也是受到了郑泌昌何茂才的影响,但是他却知道,这件事情是对宫里不利,对杨金水不利,所以他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一能买田那自然是好事,但是一旦百姓比较激动呢,他也可以拿着江南制造局,打着皇宫的名义去赈灾。

大明王朝:压死沈一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江南织造局名义买粮 - 天天要闻

但是这件事的后果就是买田的粮食被拿去赈灾了,那么,改稻为桑还怎么改下去呢,东南战事吃紧,胡宗宪和戚继光前线打倭寇,战士们挨饿战斗,需要军饷,既然改稻为桑失败,那也必须需要钱来接济后方,那么就必须搞钱,所以内阁才下达指令,以商人干政的名义去抄沈一石的家财,沈一石作为浙江首富,他的存款肯定足够前线的战士们的后方补给。但是万万没想到,堂堂浙江首富的所有家财,只有一百匹丝绸。

所以,沈一石是剧中最让人心疼的一个角色,虽有满腔抱负,满腹才华,却因为是商人的地位而无法施展,自己凭着努力终于当上了官商,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为皇帝尽忠兢兢业业,但是却因为大明官场的腐败,自己成为了牺牲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