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2025年05月03日20:02:09 历史 1567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公元前202年,沛县泗水亭亭长刘邦同志正式登上了人生巅峰,他从一个居委会主任用了7年的时间干到了九五至尊。这是一个难以复制的传奇。

成功登顶之后,是不是要发表感谢致辞?你感谢AATV也好BBTV也罢,感谢你的爱人、你的朋友、你的同学、你的邻居、你隔壁的寡妇……甚至包括你的对手、你的仇人、生活的磨难、道路的曲折……这些都没问题!但是,你得感谢。因为咱们要有感恩之心嘛!

那么,客观地讲,刘邦要感谢的人有哪些呢?这么一思索,太多了,爹妈兄弟除外,结拜兄弟项羽是不是他最应该感谢的?没有项羽,他能推翻秦朝吗?灭楚三英是不是他应该感谢的,没有韩信英布彭越,他干得过项羽吗?汉初三杰是不是他要特别鸣谢的,没有这三人,他顶天就是一个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的诸侯王。还有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灌婴夏侯婴卢绾等一大堆老兄弟。还有岳老子吕太公、媳妇吕雉、大舅哥吕泽和吕释,还有郦食其、陈平郦商等一大堆下注在他身上的人。

但刘邦一想,这不是一个送命题吗?我这一辈子最该感谢的兄弟项羽被自己给弄死了,我还好意思去感谢谁呢?再说这么多人,我感谢得过来吗?怎么办?那就一个都不感谢了。老子这天下是自己提剑上马打下来的,我需要感谢谁?我是完全靠我自己呀!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那么,问题就来了。你刘邦这么认为但别人却不这么认为,该怎么办呢?

这种事情对于刘邦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的地盘我做主,这种事情不好解决吗?重新洗牌重新玩,前面的账先放一边后来看我心情给不给你们结了。

大家可能会说,刘邦这不是耍流氓吗?没错呀!我刘邦也从来没说自己不是个流氓呀!是你们后世那些人各种自圆其说地帮我解释,说我有远大抱负的一代雄主呀!而且,你们也要理解一下,我刘邦本来就是一个无产阶级,我不耍流氓、不坏规矩,我能有今天吗?大家也别不服,坏规矩这事,从来都是靠实力托底、靠道德自觉的,我刘邦既有实力又没啥道德感,指望我跟你们守规矩?做梦吧!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来来来,股东们、兄弟们、家人们,之前该给你们的都给你们了,我不欠你们什么了。我们接着奏乐接着玩,要是你们输了也别怨我。你们之前从我这里得到了很多,那都是你们凭实力,我认!但是,我现在要开始慢慢收回来,也是凭实力,你们也得认哈!思维这么一转换,意思是不是立马不一样了?

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干或者必须这么干?一方面是人性的自私决定的,这人大多差不多,都希望别人跟自己共患难,但很少有人愿意跟别人共富贵的;另一方面是皇帝这个身份和角色决定的,皇帝是孤家寡人嘛,还真不能有太多共享精神,就得用于吃独食。刘邦其实就是跟秦始皇一样,想搞家族垄断嘛,让皇帝之位世世代代在他们老刘家传承下去嘛。

其实民间有一句段子话讲得好,朕感觉总有刁民想害朕,这句话是反应了很多帝王心思的。刘邦晚年其实就不太相信身边人了。属于超级断舍离吧!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大家也不要过于指责刘邦这种刻薄寡恩的心态,这其实是一个一直没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跟那些杀手一样,顶级杀手就是需要冷血无情嘛。利益和情感很多时候就是相冲突的,你要想利益最大化,就得狠得下心。

刘邦当时自身所代表的皇权威望严重不够,异姓王们很明显都是只谈利益的人,他们都很现实,靠不住。自己老刘家虽然也封了很多王爷,不过那都是新手上路,没啥根基和实力。所以刘邦的危机感很强。生怕自己忙活了一辈子,是帮老婆和司机打工。

这一点,韩信同学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面子和里子很多时候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嘛,你要么就老老实实地守规矩,把人做好;要么就该出手时是就出手,我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我就要眼前利益,且决不让步,输了就投胎重来。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那么,刘邦当上皇帝之后,是怎么开启集权之路的呢?一如既往地“稳、准、狠”。

首先是搞了个“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双轨制。七个异姓王暂时不能动,但是呢,到处安插诸多刘姓王爷,并在这些诸侯国的地盘上推行郡县制。这种结构模式在今天的很多集团产业中还很常见,就是独立子公司和各种下属子分公司并存。这样既照顾了某些特殊群体的利益和感受,又确保了董事长的安全性和话语权。

其次是刘邦担心吕雉和吕家以后把他们家的招牌给换了,所以各种打压、冷落吕雉和吕家的人。反正自从吕雉从项羽那里回到他身边后,刘邦就没怎么给吕雉好脸色看,经常和戚夫人在吕雉面前秀恩爱。临终的那一年,还想着要把刘盈的太子之位给换了。还好是吕雉和吕家的根基够深,吕雉也够狠够勇敢,不然刘盈就变成第二个公子扶苏了。

最后就是制造问题去挨个收拾那七个异姓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要这天下都姓刘,带一点点杂质我都觉得恶心。但是刘邦还是很稳重的,知道他不能像某丹一样一次打十个,所以不着急,得一个一个来。其实咱们后面可以看到,刘邦自己想多了,人家那七个异姓王早已排好队了,会挨个主动跳出来的。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正当刘邦在思考应该找谁率先动手的时候,燕王臧荼不就主动跳出来了?

臧荼造反是什么时间呢?公元前202年七月,也就是刘邦登基后的第五个月。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去跟着那帮营销号瞎扯,什么项羽不得人心而刘邦是众望所归,所以刘邦成功了、项羽失败了……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刘邦这才当皇帝几个月,就被人造反了,他怎么就成了众望所归了?刘邦多次拉拢各地诸侯,但是不是每次都树倒猢狲散?所以那帮鬼扯淡的人压根就不会跟大家讲本质的东西的。他们就知道给成功者文过饰非、对失败者落井下石。

臧荼这个人其实算是项羽一手提拔起来的,在那个人情淡薄的时代,表现算是中规中矩吧,没怎么掺和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恩怨。被封为燕王之后,就是把不服气的老领导原燕王后辽东王韩广给干掉了,统一了燕地全境。然后韩信平定赵国之后,派人劝降,他也跟韩信犟就宣布投靠刘邦了。总之,历史上的臧荼给人的感觉就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不像一个惹事的主。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但是,大家仔细去想一想,臧荼向刘邦投降才过去多长时间?之前都一直没反刘邦,比如刘邦和项羽大决战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在刘邦刚刚登基这个时候冒头呢?还特意选在了7月份呢?

其实谁都不傻,臧荼更不像一个傻人。他被项羽封为燕王之后,之前要跟老领导韩广互撕,然后好不容易统一了燕地全境,但是跟当时如日中天的韩信还是没法抗衡嘛。所以便拿态度换时间嘛,宣布投靠刘邦了,然后他去干啥了?去攻打了代地!把燕地和代地连通了!他为什么要攻打代地呢?大家都知道,代地当时是掌控着匈奴人南下的通道的呀!这不是很明显了?臧荼感觉凭借燕地那一块边角料地盘去争霸天下没什么希望,所以想联合当初被秦始皇派蒙恬打跑的匈奴人来争霸天下嘛!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那为什么臧荼一直要拖到202年的秋七月呢?两个关键原因:第一个是匈奴是在202年才完成对西面大月氏的第一轮胜利,相当于勉强统一了北方大草原;第二个是其实大家都知道的,秋冬季是最适合胡人南下的。

刘邦听说臧荼反了之后,带着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等丰沛老兄弟北上,就轻松把臧荼之乱给平定了。为啥这么轻松呢?因为被臧荼寄予厚望的匈奴人并没有出现!啥原因呢?不详!

七月造反的臧荼,9月就基本被摁下去了,刘邦封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卢绾为新的燕王,暂时稳住局面。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臧荼的儿子逃到了匈奴,在匈奴安稳了下来,并生了一个名叫臧儿的女儿,这个臧儿又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王娡、一个叫王儿姁,都嫁给了汉景帝。其中王娡还生了一个著名的儿子叫汉武帝。但这还没完,臧儿后来改嫁,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田蚡、一个叫田胜,其中田蚡就汉武帝一朝前期横行霸道的外戚、权臣。

所以,臧荼同志你可以瞑目了,刘邦杀了你,但他们家的江山后面有你们臧家的印记哈!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然后刘邦回去之后,十月,就收到了举报信,有人举报兵仙韩信造反。这玩意没啥太多好解释的,懂的人都懂!再次就想问问韩信,当初在齐地,武涉蒯通那样劝你,你都无动于衷。请问一下,主动造反和被动造反分别是滋味?

刘邦然后就拿着举报信问兄弟们,韩信那小子不服我,大家看看该如何是好?

兄弟们都一致义愤填膺,我们早就看那小子不惯了,一个外人整天拽得跟什么似的,纷纷表示要活埋了韩信。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但是刘邦要的是同志们的态度,心里明白靠这帮糙汉子肯定是降服不了兵仙的。因为当时张良已经归隐了,脑瓜子最好使的人只有陈平了,于是刘邦便问陈平有什么看法。

陈平表示打仗我不行,但玩阴的我在行呀!用一连串灵魂拷问,把刘邦整得怀疑人生。大意就是你刘邦打得过韩信吗之类的。然后建议刘邦假借巡游的名义把韩信骗到云梦泽,然后实施抓捕。因为韩信那小子记吃不记打嘛,他保准上当。

结果一切还真如陈平所料,韩信还真就跑去云梦泽送货上门了,然后被刘邦带到长安软禁起来,并将其贬为淮阴侯。但当时也并没有杀他,因为韩信的功劳太大了、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就这么莫须有地把他杀了,影响很恶劣。但是,后面韩信自己不服气,联系陈豨密谋造反,进而被吕雉联合丞相萧何杀死在长乐宫,这是后话了。

韩信被剥夺王位后,他的封地被封给了谁呢?刘邦的堂兄刘贾和弟弟刘交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然后呢?刘邦就立马对韩王信动手了。你别搁河南过安稳日子了,咱大汉不养闲人,给我去代地戍边吧。所以就把韩王信丢到晋北去了,还把太原郡划给了他。目的很明显,匈奴人随时都可能南下,你韩王信最好给我顶住,要是没顶住,你自己心里有数的。

韩王信表面上绝对服从,但心里也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暗地里监守自盗,于公元前201年九月向匈奴人献出马邑,引冒顿单于率大军自马邑南下,攻击太原郡,兵锋直指晋阳

事是自己惹出来的,刘邦只好再次带兵北上抗击匈奴,差点没回得来。因为发生了著名的“白登山之围”嘛!这件事还比较有意思的,后来会详聊,先行跳过。

但刘邦还算是命大,最终摆脱了白登山之围,冒顿单于引兵回到了大草原。而韩王信也逃亡去了匈奴。

七个地鼠到这已经基本搞定了仨了。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公元前200年,也就是白登之围后刘邦回国时,刘邦特意去女婿张敖那里看看。张敖的态度那是相当好,亲自当服务员,无微不至。

但是,刘邦他就不是来这里享受和放松的,他是故意来找茬的呀!所以天天抓着张敖骂,骂到啥程度咱不知道,反正很多赵国的工作人员都听不下去了,于是出于义愤要杀了刘邦。

对了,也就是在这一期间,刘邦还抢了女婿张敖的一个女朋友,并生下了后面的淮南王刘长。

后来因为张敖这孩子确实比忍者神龟还忍者神龟,虽然手下人对刘邦搞了一个刺杀未遂,但是那帮血性汉子就是一口咬定一切跟张敖无关,而关键时刻张敖还有丈母娘吕雉求情,才捡回来一条命。降为宣平侯。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然后,代地又反了,代地的守将陈豨是韩信的小迷弟,被兵仙指点一下,准备来个里应外合推翻刘邦。但可惜的是韩信被人提前举报,进而被吕雉先发制人给弄死了。

陈豨造反,除了让兵仙韩信领了盒饭,还害死了另一个异姓王彭越。

因为点啥事呢?刘邦在讨伐陈豨时,曾经向彭越征兵,但彭越说有病,只派出将领带着部队到了邯郸,自己没有去。熟悉不?跟当年项羽和英布那点事像不像?

刘邦也跟当年项羽一样,心里不爽,就派人去谴责彭越,估计措辞还没项羽好,直接把彭越谴责得感觉大难临头了,要亲自到刘邦那里请罪。不都说项羽霸道吗?刘邦霸道不霸道?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这个时候也有人劝彭越反了算球了,刘邦这是摆明容不下你了。但是,彭越这货还真不如英布,没胆子,所以死活不同意。

可有些事你不想干就能洗脱嫌疑吗?会有人把你往死里整的。一个被彭越得罪过的小人表示自己看懂形势了,便跑到刘邦那里举报彭越密谋造反了。

刘邦立马就来劲了,彭越兄弟,不是我不相信你哈,有人报警我就必须出警,立马派一支特工队就把彭越给抓了。

你说人家彭越要真想造反,能被你这支小分队给轻松抓捕?但这不重要,合理不合理、合情不合情,都先放一边,咱们办案是讲证据的。三司会审的结果是彭越谋反证据确凿。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但刘邦并没有直接处死彭越,而是将他贬为庶民,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大家是不是觉得刘邦还是讲点感情的?别急哈!只提醒一下大家,当年项羽也没有直接杀楚怀王熊心哈!

彭越一看自己没有被判死刑,感觉自己还能有点希望留下三瓜两枣,便找吕雉去求情。

吕雉心想,你要不是丰沛集团的老兄弟,跟我们吕家又没半点交情,而且我老公现在连我都不怎么相信,我犯得着为你去冒犯刘邦吗?于是干脆告诉刘邦彭越还不死心,杀了他才能一了百了。

刘邦杀了没有彭越没有?当然杀了!还把彭越剁成肉酱送给英布等人去吃。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英布到了这个时候也明白了,自己是躲不过去了,立马要轮到自己了,立马宣布造反了。

英布造反算是给这些异姓王赚了一点唯一的脸面,虽然品行、能力和结果都那样,但最起码的政治意识还在线。而且,在这次平叛之中,刘邦胸口中箭,不久之后就不行了。某种程度也算拉着刘邦同归于尽了。另外,英布这也是间接救了他老丈人吴芮一命。只要刘邦还多活几年,大家看看吴芮能不能成为唯一一个得善终的异姓王?

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亲兄弟明算账,大家谁也别怨谁,我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上述便是刘邦最后几年的业绩表,算是把异姓王清理得差不多了吧。没啥其他可说的,总之希望大家记住,跟人谈感情或者别人跟你谈感情,都要保持清醒和理性哈!真不是谁愿意给你花钱、愿意给你买包包、愿意给你刷礼品,谁就是真的爱你!

大家不要过于相信人,而要相信人性。人的面孔和情感、行为,很多的都是可以伪装的,但人性亘古未变。刘邦他为什么能够轻松拿捏韩信、彭越、英布这帮人?他懂人性嘛!知道这帮人都是自私自利而且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小男人嘛!随便玩,翻云覆雨,你们谁有脾气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