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2019年08月29日10:52:27 历史 1644

导语

世界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

公元1894年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和清王朝最精锐的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展开了一场蒸汽铁甲舰大海战。

当然,战役的结果无不令人悲愤。日本联合舰队和北洋舰队为0:5的舰船被毁比,并以日本联合舰队率先逃离战场而取得阶段胜利。(注意:北洋舰队中的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四舰在海战中被击毁,而广甲舰随同济远舰逃离战场后触礁被毁)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北洋舰队舰艇模型

其实,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对峙阵型十分微妙。即北洋舰队采用定远、镇远两大铁甲战列舰作为舰队的横向重火力压制单位,实现可控海域的火力覆盖以及对巡洋舰的护航。日本联合舰队则采用快速舰和速射炮组成的纵向梯队,实现对战斗海域的轻机动和攻击。

通过对黄海海战两方舰队攻击路线的解析,北洋舰队的攻防阵型也确实存在调度不灵、航距偏差等问题。那么,战术策略失当是否是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呢?

第一游击队舰船解析

日本联合舰队在扩大武备的方针下,舰队被分成本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一游击队、第二游击队。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便是动用几乎精锐的本队第一小队和第一游击队组成海上攻防体系。

为便于后文内容理解,便将第一游击队的舰别特点简要介绍。第一游击队包括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艘巡洋舰。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吉野号巡洋舰

  • 四艘巡洋舰的舰龄都比较年轻

吉野舰于1893年建成,高千穗舰于1886年建成,秋津洲于1894年建成,浪速舰属于高千穗的姊妹舰,于1885年建成。(注意:北洋舰队在1887年后,未添新舰,也为及时更换更先进的舰载火炮系统)

  • 四艘巡洋舰的机动攻击力量也十分强悍

吉野舰拥有4门6寸速射炮,高千穗舰拥有47mm重型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武器系统同属浪速舰),秋津洲舰拥有152mm阿姆斯特朗速射炮4门、120mm阿姆斯特朗速射炮6门等多个速射炮系统。(注意:定远、镇远两舰虽配备57mm口径的速射炮,但火力小,射速低,无法形成有效速射战斗力)

  • 四艘巡洋舰强大的海域机动力量

吉野舰以主机功率15000匹马力输出23节的航速,高千穗舰以主机功率7000匹马力输出18.5节的航速,秋津洲舰以主机功率8400匹马力输出19节的航速(浪速舰航速与其同级)。

不过,定远、镇远两大铁甲舰的平均航速不过16节(定远舰14.5节,镇远舰15.4节),只有较为新式的致远舰航速高达18.5节。以松岛舰为核心的日本联合舰队和以定远舰为核心的北洋舰队,平均航速竟然相差1.6节,这也就意味着北洋舰队的追击效率会大大降低。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定远舰(1:1复制)

简要介绍完第一游击队的与北洋舰队的机动差异,便着重分析黄海海战中三个战争阶段的阵型变化。

阵型体系的解析

  • 第一阶段

海战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日本联合舰队。丁汝昌命令各舰排成“犄角鱼贯阵”,迎击敌舰。

在《军事大辞海》中对此阵有注解:犄角鱼贯阵采用纵队序列,纵队下辖多个3舰组成的梯次队形,匀速前进。

从个人理解来说,位居“犄角”的军舰可以保护舰队左右侧不受近距离攻击。以定远、镇远作为舰队犄角,可以有效防止敌舰队“一字形”或者“锥形阵”有意识突破本舰队的中路防线,防止舰队陷入被分割包围的危险局面。

同时,以敌舰队中路突破的战略意图,本舰队趁机合围其两侧敌舰。实为“避其锋芒,攻其软肋”!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海战初期北洋舰队的雁行阵

同时,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即采用“鱼贯式单纵阵型”有意逼进匀速前行的北洋舰队。第一游击队拥有大量速射炮和强大的机动能力,整队排成单纵,有效发挥侧舷武器系统对区域舰船的火力覆盖,也能快速冲破北洋舰队两侧防线薄弱的“犄角鱼贯阵”。

面对日本联合舰队快速舰的优势,丁汝昌和刘步蟾当机立断,决议以定远、镇远两大铁甲战列舰作为先锋,充分发挥其舰艏4门305mm克虏伯后膛火炮的重火力压制效果,从而有效应对第一游击队的合围进攻态势。

所以,北洋舰队再次变阵型为“犄角雁行阵”。从形式来说,任何进入雁行阵的敌舰会同时遭遇两侧军舰的交替射击。不过,“犄角雁行阵”最大的问题便是舰队只有“雁头”处才有结合部,这对于北洋舰队的指挥协同能力要求极高。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阵型考

果不其然,定远舰发出变阵信号不久。由于舰队临时变阵,造成各舰更进秩序不一,最后形成类似“人”字形的锯齿横阵。其中,超勇、扬威两艘木质包铁军舰,舰艇严重老化,更进速度大打折扣。

作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伊东祐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战机。他命令第一游击队有效规避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直扑北洋舰队右侧,集中快速炮击毁超勇、扬威二舰,从而破坏北洋舰队的右侧防御阵型。

面对第一游击队的持续攻击,超勇、扬威先后沉没。至此,北洋舰队的右侧被撕开一道缺口。但是,日本联合舰队本队的比叡和赤城也遭到定远舰的正面炮火攻击而失去作战能力。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北洋舰队主力舰

其实,定远和镇远两舰本应发挥其“重炮坚甲”的优势。但随着定远信号旗被毁,丁汝昌也受到炮击造成的创伤,北洋各舰随即陷入各舰混战的局面。从军事方面讲,战时变阵是建立良好的作战秩序层面上,必要保证有预备的指挥官及指挥系统。

  • 第二阶段

伊东祐亨面对第一阶段打击效果不佳,决定放弃第一游击队与北洋舰队正面作战,以免快速纵队受到重炮的威胁。

同时,以第一游击队的机动优势绕至北洋舰队防守薄弱的侧后方,与日本联合舰队本队对北洋舰队形成合围攻势。

第一游击队的指挥官便是留英的海军高材生坪井航三,其坐镇的吉野舰也为第一游击队的旗舰。坪井航三收到来自松岛舰的“回航”信号,他错误理解为重新绕至北洋舰队的正面,第一游击队随即以单纵阵型回航至定远舰作战海域。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

伊东祐亨只好率领本队剩余军舰(即松岛舰、千代田舰、严岛舰、桥立舰、扶桑舰、西京丸舰),从右侧海域绕至北洋舰队后方展开攻击。并以第一游击队的速射炮压制定远、镇远两舰的火力输出及海域机动距离,有效将北洋舰队的铁甲舰与巡洋舰拆开,从而各个击破。

北洋舰队大多舰艇航速不过16节,较小的航速也就意味着北洋舰队的锯齿横阵会被日舰徐徐突破,日本舰队作战半径也会随之扩大。

但是,从后方围攻北洋舰队的日本联合舰队本队却将船舷暴露在定远、镇远的重炮火力网,本队的西京丸舰被定远舰与各舰组成交叉火力击成重伤而逃离战场。

随着北洋舰队的指挥系统得不到恢复,各舰的配合程度大大降低,黄海海战的天平开始向日本联合舰队倾斜,伊东祐亨决定力攻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造成北洋舰队军心动摇。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北洋舰队的鱼贯阵型

经远、致远两舰先后在保卫定远舰的过程中被击毁。此时,定远舰的侧翼完全暴露在第一游击队的速射炮口。北洋舰队仅剩定远、镇远、来远、靖远4舰艰难维持战场格局,而日本联合舰队依然拥有未受重击的9艘军舰,从形式上来说,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占据黄海作战海域的控海权。

  • 第三个阶段

北洋四舰意图靠近后组成方形防御阵型,却被日舰本队和第一游击队一分为二。换言之,北洋舰队的重炮与轻型火炮对日舰快速纵队无法有效双重复盖。

据《清史》记载:伊东祐亨为彻底击垮北洋舰队的海上有生力量,以本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5舰呈一字纵阵围攻定远、镇远二舰,以第一游击队围攻靖远、来远二舰。

不过,本队旗舰松岛号被定远舰重创后,着令各舰“相互配合、自由作战”,也就是不约束舰艇的作战半径,并和相邻战舰组成合围攻势。靖远舰和来远舰遭到快速纵队的袭击后,撤退至大鹿岛紧急休整。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平远号钢制巡洋舰

也就是说,黄海海域只剩下定远、镇远两舰以重炮和船舷速射炮不断破坏日舰的包围圈,并以方阵有序稳固战场形式。(注意:战役后期,在大鹿岛休整的靖远舰与来远舰归队,靖远舰代行旗舰,而日本联合舰队的桥立号也代行旗舰之职)

随着第一游击队掩护本队有序驶离作战海域,也跳出定远舰的重炮覆盖范围,历经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才以北洋舰队的高战损比例而告终。

反思

其实,从整个北洋舰队的海上攻防体系来看,“犄角鱼贯阵”在变阵为“犄角雁行阵”时,由于各舰航速及海洋雾气、洋流影响,来不及迅速布局战舰机动距离。

以至于在攻击日本联合舰队时,北洋舰队呈现出松散的横阵。虽然丁汝昌想以定远和镇远舰作为前进堡垒,掩护其余巡洋舰出击。但是,第一游击队的多梯次快速饱和攻击,从扬威、超勇二舰被毁,就已经将北洋舰队侧翼暴露给日本联合舰队。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甲午海战(手绘)

从宏观层面来看,北洋舰队的“犄角雁行阵”(注意:在实际变阵过程中形成锯齿横阵)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单纵游击战术如出一辙。

北洋舰队失败的战术原因,更大程度上是没有预备的指挥系统和各舰互相配合攻防能力,导致战场控制权很快被易主给以机动优势和完善的指挥系统(即本队指挥系统,第一游击队指挥系统和预备指挥系统)为主的日本联合舰队。

北洋舰队随舰洋员马吉芬在《黄海海战述评》中记录:日本联合舰队依靠纵队的快速合围优势,全力攻击横排锯齿阵型的北洋舰队。济远、广甲二舰的怯战逃离,间接造成北洋舰队阵型混乱,也对各舰的指挥链条造成失控影响。

历史解密:从战术角度分析,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阵型是否有漏洞 - 天天要闻

邓世昌壁画

虽然,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失利的因素很多(清廷的军政系统腐朽,武备落后等)。但从战术角度分析,以阵型的变化导致战争天平的倾斜,反而能更形象反映海战推进的详细进程。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清史》及甲午战争史料

图:部分站内配图,网络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