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2025年06月09日23:24:04 历史 196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黄逸梵张爱玲的母亲,却也是她一生里,最难以释怀的一个人。

她风光过、漂泊过、也爱过人、伤过人,连张爱玲都说,“她活得比小说还狠。”

一段母女关系,怎么能走到见死不救的地步?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早年婚姻与出走:从显赫家族到叛逆抉择

黄逸梵出生在官宦家庭,祖父黄翼升,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手握军权;父亲黄仲实,也做过大员,可惜早年病逝,留下大笔财产和一位寡母。

这个家,从门第到规矩,全是清代末年的老法子。

黄逸梵自小受西式教育,英文流利,琴棋书画样样会,却从没想过会在婚姻上翻船。

1915年,年仅十九岁,嫁进张家。张廷重,外祖父是李鸿章,张家的老宅在静安寺路,是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豪门大院。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起初双方门当户对,看起来风光。

可张廷重是个十足的纨绔,花天酒地、沉迷鸦片,还明目张胆在家中纳妾。

婚后第二年,黄逸梵生下长女张爱玲,紧接着又有了儿子张子静

两个孩子还在襁褓,家里便吵得不可开交。

她厌恶丈夫身上那种“旧时代男权”的味道——嘴里谈礼教,身子却栽在鸦片床上。

1924年,黄逸梵突然说要陪小姑子张茂渊,去英国留学,张家也没太拦,毕竟是自家人带路,不想太难看。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可她转头就变卖掉黄家几件祖传古董,包括一套清宫官窑瓷器,还有一幅书画,说是筹旅费。

张子静多年后回忆,母亲那年走得很干脆,只留一句话:“我要过我自己的日子。”

那时候张爱玲才四岁,弟弟才三岁,连个告别都没有。

当时张家人都觉得她“疯了”,放着富贵不享,跑去欧洲做什么?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可黄逸梵根本不想再做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整天吟《女诫》的张家太太。

她上了船,从上海出发,经过新加坡、中东,最后到达伦敦,这是她第一次“出逃”,没有任何人知道,她这一走,竟几乎断了和孩子们的缘分。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身份、情感与选择的撕扯

到了英国,黄逸梵不仅是留学,更像是在寻找人生的“下半场”。

她读书、进修艺术,也认识了不少新圈子的人。

1924年,她与中国艺术家徐悲鸿在伦敦相识——他那时在巴黎求学,经常来英国参加展览,谈画也谈感情。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徐悲鸿曾为她画过一幅肖像,画中人穿着英式长裙、低头含笑。

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可惜没结果。

黄逸梵太过独立,对任何人都不愿妥协,徐悲鸿后来写信说:“她的锋利像水晶,美得危险。”

那段情事收场得也干净,一张画、一封信,便再无交集。

1928年,她正式与张廷重办了离婚手续,彻底切断和过去的婚姻纽带。

离婚后,去了巴黎,又与一位波兰外交官维基斯托夫同居。

这个人风度翩翩、会做饭、懂诗,还懂她,两人一起住在巴黎左岸,靠翻译和些许教学维持生计。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可很快,维基斯托夫被召回国,一走了之,再无音信。

这一年,黄逸梵已经三十出头,在异乡背负情感的重量,几乎难以喘息。

她曾在日记里写过一句话:“巴黎的冬天太冷了,我不是怕冷,我怕一个人。”

这句后来被张爱玲用进小说《小团圆》里,只不过角色换了名字。

接下来的几年,她辗转香港、新加坡。

1939年,在新加坡结识美国人劳以德,两人一起开了一家鳄鱼皮手袋店。

这个男人沉稳、讲信用,还带她见识过商业操作,两人一起进货、做账、摆摊,一度过上了稳定日子。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可惜好景不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劳以德随军参战,死于前线,店也关了。

黄逸梵又一次被命运推上孤岛。

她不是没想过重新回国找张爱玲,只是她知道,那个女儿,早已不是当年院子里,追着叫“妈”的小女孩了。

张子静后来说,母亲那几年身体每况愈下。

曾在印度一家麻风病医院当秘书,和一位英国医生交往过。

那医生温和有礼,给她买毛衣、带她去看电影,可这种“温柔”,也经不住动荡年代的推搡。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几个月后,那医生调离,黄逸梵连句话都没听清,就又成了独身一人。

她漂泊了十几年,经历情感起落,也拼命想在艺术和生计之间找到平衡。

唯一稳定不变的,就是那几箱从黄家带出来的古董,她从不肯变卖,她说,那是命根子,也是回家的门牌。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800元、洗澡事件与金条买断

1938年,张爱玲十九岁,从香港大学请了假,跑去新加坡找母亲。

那年战争逼近,船票难求,她一路颠簸,带着满腹期待,以为能从母亲那儿找到些温暖。

结果见面第一晚,黄逸梵就把话挑明:“我不是来养人的。”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张爱玲刚进门,黄逸梵问她有没有钱。

张爱玲说奖学金刚到账,八百元港币,第二天,那钱就不见了,桌上的麻将还没收。

“你不懂,打牌不是赌,是人情。”黄逸梵这样说。

张爱玲没吭声,晚上她洗澡,门突然被踢开,黄逸梵站在门口,一言不发地盯着她看,那眼神,不是母亲看女儿,更像在打量一个陌生人,怀疑里带着轻蔑。

多年后,张爱玲在小说《小团圆》里写这一幕时,改名换姓,情节却几乎一模一样。

黄逸梵怀疑张爱玲“做了交易”才拿到奖学金,说话像刀:“你有没有对不起自己?”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张爱玲不愿辩解,她心里清楚,从她母亲决定离开的那一刻起,这段母女情,就不是完整的了。

后来从香港带了两根金条,说是“给母亲养病”。

黄逸梵当时眼圈一红,说了句:“你这是要把我买断了?”张爱玲愣住,什么话都没说,第二天就订了回港的船票。

她走前黄逸梵送她到码头,没说留,也没挽留。

张子静多年后回忆,那天母亲抽了一晚的烟,眼神空得像是房间里没人。

两年后,张爱玲在上海出名了,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名字登上《万象》《天地》封面。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朋友劝她找母亲修好关系,她只冷笑一句:“我的过去早死了。”

有人说她狠,可知道那几年的事,就知道不是狠,是累了。

黄逸梵曾在亲戚面前抱怨:“我当初就不该收留她。”这句话传到张爱玲耳朵里,她半天没反应,只轻轻说:“原来我不是回来,是投靠。”

母女之间,从那一刻起,再无重合。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未见最后一面的遗憾

1957年,黄逸梵病重,住在伦敦一间公寓,没人照料。

那时她早就没了丈夫、没有稳定生活,朋友来来去去,连姓都记不住几个,靠卖些老字画过日子,偶尔在社区教绘画课换牛奶和面包。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她知道自己熬不过这个冬天,终于鼓起勇气打电报给张爱玲。

“我现在只想见你最后一面。”

张爱玲那年也在低谷,在美国租地下室写稿子,钱紧得连稿纸都要掰着用。

收到电报,愣了一整天,才回电:“我也过得不好,没钱买机票。”

话说出口就收不回,像刀砍在自己心上。

她对朋友说过一句话:“很多人活着,只为了等一个人来见最后一面,我做不到”,她说的时候语气平静,像念稿子一样,可眼圈红了一整晚。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黄逸梵最后还是走了,走得悄无声息,葬在伦敦郊外一处华人墓地。

公寓被清空时,柜子里发现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着几封信、几件黄家旧物,还有一幅画——徐悲鸿当年画的那幅肖像,背面写着:“给你最干净的样子。”

她临终前,把那箱东西托人寄给张爱玲。

张爱玲收到时,已经定居洛杉矶。

她抱着木箱,一言不发地坐了一个下午,那晚她写了几行字:“我以为我放下了,结果是我不敢打开。”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她把箱子锁进衣柜底层,从此再没提起过黄逸梵。

晚年她写信给好友宋淇,说梦里总有一个人,在门口徘徊,不肯进屋。“我有时想开门,又怕她真的走进来。”

张爱玲最后一次提母亲,是在《张看》中,写到“有些人,早就不是亲人了,只是我的过去。”她没写名字,却知道读的人都会明白。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一生情人不断,堕胎多次,到死都不被女儿原谅 - 天天要闻

2002年,《纽约时报》刊登张爱玲讣告,附了一张照片,写着:“她曾在最光亮的地方生活,却选择在最黑暗的角落死去。”

参考资料:

1. 张子静:《我的姐姐张爱玲》,三联书店,2005年版。

2. 梁文道编:《张爱玲传》,中华书局,2010年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 天天要闻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前发生震惊社会的事件:18岁少女奥雅布达克遭性侵后怀孕,未婚夫发现后竟开枪将她射杀。当时她怀有5个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医后不治,腹中胎儿也没能保住。此事成为土耳其国内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杀害事件。奥雅在订婚前几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体不适陪她去医院,意外得知她怀孕后要求解除婚约,随...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 天天要闻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回目: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时间: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点:涪城-葭萌关-成都-东吴-荆州-秣陵-许昌-寿春-濡须人物一、刘备。庞统,法正,魏延,刘封,赵云,孙夫人,侍婢,张飞,诸葛亮。二、刘璋。刘璝,泠苞,张任,邓贤,杨怀,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 天天要闻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 天天要闻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王艾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找他,吴天一院士把家安在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步行仅10分钟的地方。在这个百余平米的屋子里,处处都是各种书籍和资料,“高原医学”的痕迹随处可见。在吴天一书房兼卧室的最显眼处,摆放着那枚代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