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小凤仙这个名字,都是在某个民间传说、旧书杂志或者电视剧里。风尘女子、红颜知己、革命助手……这些标签她一个都没逃掉。
她爱过蔡锷,毫无保留。可蔡锷呢?
这个问题,就算问一千遍,她自己也没答案。但她一直相信他是真的动了情。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还攥着那张褪色的照片,眼神像是在说:“你看,我一直都记得你。”
可让人唏嘘的是,蔡锷的后人,却对她的这段情深不屑一顾:“我父亲从没爱过她。”
风尘未染前,她只是个孩子
小凤仙的真名叫朱筱芬,出生在清朝末年的杭州。父亲是个靠祖荫混饭吃的小官,母亲是妾室,身份低微。家道中落后,她们母女的处境一落千丈。
她母亲常年被大房刁难,活得小心翼翼,最后积劳成疾,孤零零地离世。那一年,小凤仙才七八岁。没人真正在意她这个孩子,她成了个负担,被亲戚踢来踢去。后来,是她的奶妈——一个忠厚的旧仆人,把她接了回去。
奶妈尽力了,但一个老妇人又能供她多久?两年不到,生活就走投无路。最终,奶妈无奈把她送去给一个胡艺人学唱戏、学演出。这不是送她去圆梦,而是送她进风尘的第一站。
从十三岁开始,她就进入了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是清末民初北京最有名的风月场所,说白了,就是高级妓院集中的地方。但那里的女子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只陪酒,有的只唱曲,有的什么都做。
小凤仙在胡同里,很快就成了焦点。她长得好,性格也不软不硬,说话得体,唱功也有一手,再加上会点诗文,很快就被捧成“名妓”。但别误会,所谓“名妓”,不是荣誉,而是一个时代对女人最讽刺的褒奖。
她也见过太多男人,说好听点是“才子佳人”的梦,实际大多是“图一时之快”。可她没变俗气,也没变麻木,总觉得自己的命不是就该这样。她还是会偷偷藏点钱买书、抄诗,梦想着能遇见一个真心人。
然后她遇见了蔡锷。
那个夜晚,她命运改变了
1914年,蔡锷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调回北京“就近监察”,其实就是软禁。袁世凯怕他搞事,就想把他看死。
可蔡锷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佯装风流富绅,出入妓馆,醉生梦死,实则掩人耳目,等待脱身时机。
在八大胡同的“水云楼”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小凤仙。
不同于他以往见过的女子,小凤仙谈吐不俗,举止有度,还能与他谈诗讲史。她有一种压不住的聪明和清醒,蔡锷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是不是爱情?那时他或许说不清。但她确实让他觉得舒服,放心。
更重要的是,她不是个花瓶。
两人很快打得火热,几乎每日都见。外人看,是蔡锷沉迷美色,袁世凯看了也乐:这么一位“将才”,竟成了风月场中的常客,警惕也就松了。
实际上,这正是蔡锷的计划——制造他已经“废掉”的假象,好争取逃脱的机会。
小凤仙是不是知道?她知道。但她没走,也没揭穿,反而成了蔡锷最稳的“同盟”。
蔡锷要逃走的时候,小凤仙是关键人物。
他需要一个理由“外出”,一个可以拖住袁世凯注意力的人,也需要一个熟悉路线、会伪装的帮手。
她没有犹豫,甚至没问一句:“你走了,我怎么办?”
两人一起“南游”,从北京一路走到天津,途中换装、改身份、托关系,最终让蔡锷成功逃脱,南下云南。
这之后,蔡锷组织护国军,掀起反袁大潮,袁世凯称帝梦碎,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
小凤仙回到北京,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那段风尘岁月,她没讲,也没人问。
她成了京城茶馆、报章上的传说:救过大将军的侠妓,可没人知道,她那时候夜里常常一个人坐着看月亮,一看就是半宿。
她在等他回来。
而他没再回来
1916年,蔡锷在日本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四岁。
病是喉结核,一路拖着没治好,临终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关于小凤仙。她听到消息那天,整个人崩溃了。
有侍女回忆,那一天她在房间里坐了十几个小时,谁劝都不应。后来,开始自言自语,反复念着:“他不会不要我,他不会不记得我……”
她是真的爱他,哪怕世人说她痴。
她这一生,再没谈起蔡锷,但那张照片,一直压在她枕下。
她后来嫁过两次,一次是军人,一次是工人。两段婚姻都不幸福,丈夫不是战死就是病逝。她没生过孩子,只收养了丈夫留下的女儿。
晚年贫病交加,住在北平一个胡同的破屋里。邻居都知道她脾气怪,说话慢,但从不骂人,喜欢收集旧报纸和书。最奇怪的是,她房里贴满了一个男人的照片。
那就是蔡锷。
她的继女曾说,老人最后几年经常神情恍惚,一旦看见那张照片,就会变得安静。
1954年,小凤仙在贫病中去世。临终前,她攥着那张旧照片,嘴唇微微动了几下,没人听清她说了什么。
蔡锷后人一句话,让人心凉
小凤仙死后,有记者找到蔡锷的儿子蔡东藩,问他怎么看父亲和小凤仙的关系。
蔡东藩只冷冷说:“我父亲从来没爱过她,那只是逢场作戏。”
就这样,一段民间传说,被一句“没感情”盖棺定论。
可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不能全靠回忆和评论,但感情的真实,也不是后人一句话就能否定的。蔡锷确实可能是以她为掩护,但他也不是一个冷血的人。
如果他没有一点情意,为何带她一同逃亡?如果他只是逢场作戏,为什么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他心头最重要的人?
也许,这段感情,蔡锷无法名正言顺地承认。他是名将,是护国英雄,他不能背上“沉迷风月”的骂名。而小凤仙呢?她没想那么多,她只想和这个人过一生。
她不是傻,她只是爱得太真。
哪怕对方没给她回应,她也不后悔。
参考文献:
《蔡锷年谱》人民出版社
《北洋风云录》徐中约 著
《民国往事:风月与爱国之间》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