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2025年05月13日10:54:04 历史 1822

一、开场:反差人生的传奇

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的一个清晨,紫禁城东华门前出现诡异一幕:一位身着补丁摞补丁石青朝袍的王爷,腰间别着绣工粗糙的布荷包,正蹲在墙角啃着冷硬的窝窝头。渣子掉在朝袍上,他直接用袖子抹进嘴里,全然不顾周遭投来的异样目光。这位 “乞丐王爷” 不是别人,正是乾隆帝第十一子、和硕成亲王永瑆。

此时他的王府库房里,光白银就有 80 万两,相当于直隶省半年的赋税。库房深处还藏着西晋陆机《平复帖》、欧阳询《化度寺碑》等顶级文物。但没人知道,这个连马肉都要腌着吃的王爷,死后留下的《平复帖》历经波折,最终成为故宫镇馆之宝。

这种极致反差,让他成为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让后世对这位 “抠门王爷” 充满好奇。

二、少年天才:书法界的皇室黑马

永瑆的传奇人生,始于他的惊人才华。他自幼展现出极高的书法天赋,6 岁能作诗,10 岁已能临摹欧阳询、赵孟頫的字帖。乾隆帝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特赐封号 “成亲王”,满语意为 “聪明卓绝”。

在书法上,永瑆独创 “拨镫法”,融合欧阳询的筋骨与赵孟頫的飘逸,其作品《诒晋斋帖》被誉为 “清朝第一帖”。嘉庆年间,一张条幅可换 30 石白米,比同朝官员俸禄还高,士大夫们以得到他的片纸只字为荣。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其作品《诒晋斋帖》被誉为 “清朝第一帖”

然而,这位书法天才却有着令人费解的性格缺陷。他对钱财的吝啬程度,在皇室中堪称一绝。据《啸亭杂录》记载,永瑆每日仅以烧饼充饥,连上朝时携带的荷包都是粗布缝制。乾隆帝多次训斥他 “刻薄失仁”,朝臣也评价其 “难施恩威”,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乾隆帝写字像轴

三、婚姻悲剧:名门闺秀的苦难

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永瑆的婚姻成为京城热议的焦点。乾隆帝为他指婚大学士傅恒之女富察氏,这位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嫁妆之丰厚令人咋舌。然而,永瑆在新婚之夜就露出了真面目:他将富察氏的嫁妆全部锁入库房,给妻子换上粗布麻衣,餐桌上只有白菜豆腐汤和窝窝头。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傅恒

堂堂大学士之女,就这样在王府中过着清苦的日子。富察氏向娘家哭诉,乾隆帝得知后勃然大怒,严厉斥责永瑆。可永瑆表面上答应改正,转身又恢复原样。据《清宫医案集成》记载,富察氏后来患上了 “痰热乘于心胞,烦热喘促不眠,妄言哭笑” 的抑郁症,或许正是这段婚姻的悲惨写照。

四、荒诞日常:吝啬鬼的极致表演

永瑆的吝啬不仅体现在婚姻上,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次,他的坐骑暴毙,家仆们准备将死马丢弃,永瑆却呵斥道:“别浪费!立刻煮了吃!” 于是,王府上下连续三天以马肉为主食,吃得众人见到马肉就犯恶心。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永瑆

冬日里,永瑆规定每人每天只能用三钱炭火,福晋半夜被冻醒,想去库房多拿些炭火,却发现库房早已上锁。堂堂亲王福晋,只能裹着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更离谱的是,他吃饭用有缺口的碗碟,喝茶反复冲泡茶叶,甚至将茶叶捞出来掺进窝头里。马桶里铺细沙收集排泄物,美其名曰 “废物利用”。

五、政治生涯:夹缝中的生存智慧

在政治舞台上,永瑆同样展现出复杂的一面。乾隆后期,和珅权倾朝野,永瑆为求自保,对这位权臣百般讨好。他曾亲自为和珅题字祝寿,极尽谄媚之能事。而对失宠的大臣,他则冷脸相向,尽显功利本性。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和珅

嘉庆四年(1799 年),和珅倒台,永瑆主动上奏将和珅府邸改建为义庄,以彰显皇室仁德。此举既迎合了嘉庆帝清算和珅的政治需求,又为自己赢得了 “贤王” 的美名。实际上,他在处置和珅财产时,私藏了不少珍贵字画和古玩玉器。

六、书法轶事:恃才傲物的另一面

尽管永瑆在生活中吝啬至极,但在书法领域却有着极高的傲气。一位都统慕名前来求字,带着厚礼和宣纸登门拜访。永瑆故意让他等了三个时辰,最后只写了 “非雅人不可得” 五个字扔给他。都统气得哭笑不得,却又无可奈何。

更令人称奇的是,永瑆对书法用品的珍惜达到了极致。他不舍得用学生送的上等松烟墨,写完字的废纸和砚台剩墨都要二次利用。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生活中的吝啬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哭笑不得。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永瑆楷书十三行页

七、结语

道光三年(1823 年),72 岁的永瑆病倒了。临终前,他把子孙叫到床前,颤抖着手指向库房:“那里有八十万两白银,还有陆机《平复帖》、欧阳询《化度寺碑》……” 话未说完便断了气。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后仅仅三天,库房就被子孙瓜分一空。

不过,《平复帖》并未如传说中被撕成碎片。乾隆四十二年,皇太后去世时将其赏赐给永瑆,永瑆为此将书房命名为 “诒晋斋”。此后《平复帖》历经溥心畬、张伯驹等人递藏,最终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见证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千年传承。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陆机《平复帖》

永瑆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他富可敌国,却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因吝啬遭人诟病;他身处权力中心,却以荒诞行为明哲保身。或许,正如《啸亭杂录》所评价的那样:“天性阴忮、好以权术駇人。持家苛虐,护卫多以非罪斥革。” 他的吝啬与荒诞,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在复杂宫廷斗争中求得生存的无奈选择。

这位 “抠门王爷” 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他的人生,就像一幅充满戏剧性的历史画卷,让后人在感叹之余,也对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无常有了更深的思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 天天要闻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据日本广岛县警方消息,当地时间13日上午,警方接到报警称,在广岛市南区的广岛大学霞校区一处拆迁工地,地下发现了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警方已在现场确认到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并在现场周边设置了限制区域。据警方消息,该物体长约90厘米,直径约25厘米。相关方面正在确认该物体是否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据了解,广岛大学霞...
揭秘: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司马昭背后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闻

揭秘: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司马昭背后的政治考量

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弟弟司马昭而非养子司马攸,是多重历史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涉及司马家族的权力逻辑,也与三国后期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这一选择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晋的建立,也反映了乱世中权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窑洞钟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 天天要闻

窑洞钟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1945年8月,延安杨家岭窑洞“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论断,犹言在耳。中国人民的韧性已经耗得,二进白宫的美大总统特朗普,癫狂焦虑,抓耳挠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2025年4月2日,公然发动世界贸易大战,一时间,世界200多
停摆11年的“老襄江”为何满血复活 - 天天要闻

停摆11年的“老襄江”为何满血复活

市民在襄江商场的长虹书店挑选图书。 (湖北日报通讯员 张沛 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慧华 祝兆林通讯员 王晓丽 张沛 贾小艳“好日子又回来喽!”5月5日,襄江商场一楼临街商铺的一丁甜酒负责人刘涛,忙得不可开交,脸上挂满笑容。1973年元旦,作为襄阳市第一座大型国营零售百货商场,襄江商场开门营业,当年营业额破百万元...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一、开场:反差人生的传奇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的一个清晨,紫禁城东华门前出现诡异一幕:一位身着补丁摞补丁石青朝袍的王爷,腰间别着绣工粗糙的布荷包,正蹲在墙角啃着冷硬的窝窝头。渣子掉在朝袍上,他直接用袖子抹进嘴里,全然不顾周遭投来的异样
将再度参选国民党主席?张亚中公开上届选举经费收支情况引联想 - 天天要闻

将再度参选国民党主席?张亚中公开上届选举经费收支情况引联想

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宣布参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动态备受瞩目,张亚中12日突然公布上次党主席选举的经费收支情形,并表示,“这份过往的努力不会成为过去式,而是我们坚持理想、持续前行的起点”,引起讨论。张亚中表示,回想4年前的那场党主席选举,他始终铭记于心。那是一段“救党、救台、救两岸”信念交...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公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标识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构成。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橄榄枝象征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
陈调:东汉末年的游侠英雄,英勇抗敌的悲壮传奇 - 天天要闻

陈调:东汉末年的游侠英雄,英勇抗敌的悲壮传奇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中,许多英雄豪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在这其中,陈调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更是充满了悲壮与无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古代游侠的世界,探寻陈调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