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打不起来?莫迪出现战略误判

2025年05月08日11:40:17 历史 7932

现在的印度有点骑虎难下了。前脚刚封锁巴基斯坦空域,后脚巴基斯坦就放出 "36 小时内开战" 的狠话,明摆着在激将:"有种你就打,不打就是怂包"。结果好几天过去,边境上还是小打小闹,大规模冲突压根没影儿。印度一开始摆出要打大仗的架势,最后却偃旗息鼓,为啥呢?关键还是莫迪政府打错了算盘, 误以为美国和俄罗斯会无条件给他撑腰。​

印巴打不起来?莫迪出现战略误判 - 天天要闻

克什米尔恐袭案一发生,印度立刻把矛头对准巴基斯坦,说对方是幕后黑手。美国和以色列赶紧递枪递炮,土耳其也给巴基斯坦输送武器,两边火药味一下子就浓了。可没想到,关键时候美俄的态度跟印度想的完全不一样。​

美国这边,特朗普政府军火卖得挺积极,话却说得特别含糊。特朗普直接来了句 "双方总会找到解决办法",说白了就是不想掺和,想当甩手掌柜。美国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呢?他们就是想把印度培养成制衡中国的棋子,靠卖军火赚点钱,真要让他们为印度打仗?门都没有。

俄罗斯更绝,没跟老盟友印度站一队,反而拉着中国搞反恐磋商。要知道巴基斯坦背后有中国支持,俄罗斯这一手其实就是亮明态度:我不站队,你们别想拖我下水。作为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商,俄罗斯这么一搞,印度的底气直接去了大半。​

莫迪政府这次犯的根本错误,就是高估了大国对自己的支持。他们觉得有美俄帮忙,就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靠武力压服巴基斯坦,甚至改变地区格局。可现实呢?美国和俄罗斯各有各的小九九,谁也不会为印度的冲动买单。​

印巴打不起来?莫迪出现战略误判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中东、欧洲一堆烂摊子,哪儿有精力在南亚再开个战场?再说了,巴基斯坦跟中国关系那么铁,美国要是公开挺印度,难保中国不会出手,到时候局面失控怎么办?所以美国玩的是 "军售 + 观望" 的套路,既不得罪印度,又不卷入冲突,两头讨好。​

俄罗斯更实际,作为军火出口大国,印巴都是他们的客户,谁也不能得罪。而且俄罗斯和中国在反恐和地区稳定上有共同利益,一起调停冲突既能卖面子给中国,又能维护自己在南亚的能源和军售利益,何乐而不为?这跟印度期待的 "大哥撑腰" 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印巴边境天天打枪放炮,但真要打全面战争,可能性越来越小了。为啥呢?首先,巴基斯坦有核武器,这玩意儿就是个 "达摩克利斯之剑",印度再牛也不敢冒这个险。其次,国际社会都反对冲突扩大,中国、俄罗斯这些大国都在呼吁谈判,印度要是硬打,等于跟全世界作对。​

印巴打不起来?莫迪出现战略误判 - 天天要闻

莫迪这一仗没打起来,却暴露了印度外交的短板​

这次危机说白了,就是莫迪误判了 "大国平衡" 的游戏规则。印度总想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却忘了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之间的死结,靠外部支持根本解不开。高估了自己在大国眼中的分量,低估了战争风险和国际约束,结果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