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凭借换电超车?

2025年03月24日15:10:30 历史 8304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深度转型,补能效率已成为用户体验的核心战场。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曾预言:“到2030年,换电、家充和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从行业现状来看,曾毓群的这一判断正在变为现实。在此背景下,电动化转型并不顺利的大众亦将目光望向了这一赛道。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凭借换电超车? - 天天要闻

2025年3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共同探索锂电池研发、换电技术及电池回收等领域的合作。这一动作被外界视为大众试图通过“换电”这一新赛道,扭转其在新能源市场的颓势。然而,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背后,是大众在电动化转型中屡屡碰壁的无奈。作为燃油车时代的霸主,大众能否借换电实现“换道超车”呢?  

艰难的转型之路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均超34%,市场占有率突破40%,电动化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已经成为了大家共识。但在这片“红海”中,大众的表现却显得格格不入,其2024年其在华交付量仅为293万辆,同比下滑9.5%,其中新能源车仅占22.4万辆,增速远低于市场整体水平。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凭借换电超车? - 天天要闻

事实上。大众的电动化布局并不算晚。早在2016年,该品牌便发布“电动汽车战略”,计划到2025年在华推出150万辆新能源车;2017年“roadmap e”战略更提出2030年实现全系电动化。规划确实是很美好,然而,现实却是一地鸡毛。2024年,南北大众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不足10%,且“油电共进”策略因燃油车盈利压力而摇摆不定;大众安徽首款车型id.unyx上市仅三个月便降价4万元,月销量长期三位数。与自主品牌相比较,很难不说大众的转型进度良好。

转型的阵痛不仅来自市场,更源于内部。2024年大众全球销量同比下降2.3%,核心品牌利润率跌至2.1%,为节省成本,其宣布裁员3.5万人,高管大幅减薪。

换电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面对本土品牌的碾压式竞争,与电动化转型的困难,大众急需一条差异化赛道。换电模式的高效补能特性,以及政策支持,让其看到了希望。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凭借换电超车? - 天天要闻

在明确战略方向之后,宁德时代无疑是这一战略的最佳盟友。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其2024年全球装机量高达198698mwh,市场份额占比43.3%,持续领跑行业。此外,在换电赛道,宁德时代推出了“巧克力换电块”,也就是支持多化学体系、1分钟极速换电的标准化电池。

大众的筹码很简单,那就是庞大的渠道网络:全国数量众多的4s店可进行快速改造,相比蔚来自建换电网络的“重资产”模式,这一路径更具成本和时间优势。

在此前,双方均针对换电推出了相关计划,其中宁德时代计划 2025 年自建 1000 座巧克力换电站,中期目标是建设1万座换电站,最终目标是将巧克力换电站规模扩大到3万个。大众则计划2025年建成500座换电站。从现状来看,大众与宁德时代合作,能够充分利用其在换电领域的布局优势,快速搭建起自己的换电网络,加速换电业务的推广和应用。然而,这一蓝图仍面临多重挑战。

押宝换电的三大隐忧

在车叔个人看来,双方的本次合作,或者说大众押宝换电存在三大难题:

首先是成本,换电模式的重资产特性令其盈利艰难,根据中信证券测算显示,单个换电站建设成本高达491万元,电池储备和运营成本更需长期投入,何时能收回成本需要打一个问题。

其次是标准,电池规格与接口的标准化是换电普及的前提,尽管宁德时代推出20#、25#标准电池,但蔚来、广汽等厂商的封闭体系仍占主流。大众若想统一行业标准,需协调多方利益,难度不亚于“重建生态”。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凭借换电超车? - 天天要闻

最后是技术颠覆风险,2025年3月,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实现5分钟续航400公里,直击充电效率痛点。若超充技术全面普及,换电的“速度优势”将被大幅削弱,甚至沦为过渡方案。

当然更严峻的是市场耐心。2024年,大众的id.纯电车型销量增速仅为17%,远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若换电战略短期内无法提振销量,投资者信心或将崩塌。

车叔总结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凭借换电超车? - 天天要闻

总的来说,大众的换电赌局反映出了传统车企转型的普遍困境,它们既要捍卫燃油车利润,又需在新能源市场破局对大众而言,换电或许是短期内的最优解,但绝非终极答案。其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德国制造”的精密与“中国速度”的有机结合,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用户体验等核心领域实现突破。若仅靠换道而无超车实力,这场转型终将沦为又一场昂贵的试错。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 天天要闻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滚滚长江东逝水”,改朝换代多了去。可中华民族的根,一直没断过。不过,在此期间,也是险象环生,这根,曾四次差点被刨被断。好在,每一次,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此乃中华国运!头一次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把国家搅成烂泥。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 天天要闻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9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党委书记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解说,参观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 天天要闻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结!今年三月到六月,陆大鹏与程衍梁带我们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八位首相或总理,在纷繁的历史中,串联起他们的故事:从缔造“太阳王”的马扎然,到瓦解拿破仑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澜的克列孟梭,直至缔结“英美特殊关系”的丘吉尔... 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抉择,也亲手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光环背后,其实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