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2025年03月21日09:42:05 历史 1375

1932年1月1日,高尔基汽车厂始建,到1932年11月10日,记者为其拍下了一张照片。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 天天要闻

厂门上方悬挂的是莫洛托夫肖像,厂大门有铁塔、墙绘和标语,这种堆叠装饰的设计叫构成主义风格,每个元素都有象征意义,在这意味着对工业进步的追求。

图片中门口标语是“日产60辆GAZ-AA型半吨卡车”,这就是当时的追求。

第二张照片来自1943年,那时还是战争时期。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 天天要闻

拍下照片的两个月前,厂区刚经历德军轰炸,但俄罗斯工人用两个月就将它修复好了。

画面中,战时简配版GAZ-MM型半吨卡车正列队出厂——这些车辆省去了前灯、保险杠与刹车系统,采用简易挡泥板与木制货箱。

厂门装饰元素已发生变化,莫洛托夫肖像移至门卫室旁的领袖画像廊,斯大林肖像占据中心位置且尺寸最大。

接下来是1946年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 天天要闻

门口肖像再次换成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仍是构成主义风格,横幅标语号召工人为国家重建研发更多车型。

画面中,首辆量产的GAZ-51型卡车正驶出厂门,其棱角分明的木制驾驶室覆盖帆布顶棚。

紧随其后的是战前罕见的六缸GAZ-11-415型皮卡,而驶入厂区的KIM-10型微型车则来自莫斯科分厂。

随后是1961年拍下的一张照片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 天天要闻

这时大门已经变成厚重石质拱门,这种风格被称为赫鲁晓夫时代建筑。

图中有一支车队,车型为GAZ-53F型卡车,它是为苏联二十二大献礼而生的。

紧接着是1981年3月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 天天要闻

这里能看到石拱门的细节,右下角铁门上有诺夫哥罗德城徽,当时是麋鹿图案。

墙面标语是号召工人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努力奋斗,在标语下方,一台黄色伏尔加出租车,和一台庆祝版GAZ-53A卡车正缓缓驶出。

1984年4月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 天天要闻

此时拱门已悬挂高尔基汽车联合体的厂徽与四枚勋章(两枚列宁勋章劳动红旗勋章红星勋章各一),标语聚焦落实1982年制定的食品供应计划。

首辆配备风冷柴油机的GAZ-SAZ-4509型自卸车从侧门驶出,四周有人在见证这一刻。

2011年3月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 天天要闻

这是GAZelle商用车试驾活动启程前,一位媒体人拍下的大门照片。

大门两侧不再挂标语,新增历代车型浮雕名录,左侧为乘用车系,右侧为商用车系。

诺夫哥罗德的麋鹿城徽,高悬于上。

当下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变化,到现在仍然挺朴素的 - 天天要闻

现在的厂门,相较于10年前,甚至40年前基本没啥变化,只有拱门铭牌逐年增补新车型记录,一切显得朴实无华,但又让人舒适了。

图片中,驶过拱门的是GAZelle NN轻型卡车,历史与现代融合。俄罗斯,其实有自己的汽车文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