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读史”之:蒋介石为何要杜聿明派员飞京面授机宜

2024年08月08日08:13:03 历史 1879

1948年12月16日,黄维第12兵团突围失败后,杜聿明等人很快便做出了判断,黄维兵团,完蛋了。杜聿明当即向蒋介石去了一电,陈述利害,请蒋介石集中兵力决战,杜聿明等决心坚守到底。

17日,蒋介石复电:“望吾弟万勿单独行动,明日派员飞京面授机宜。”

“俗人读史”之:蒋介石为何要杜聿明派员飞京面授机宜 - 天天要闻

蒋介石为什么非要让杜聿明派员飞京面授机宜呢?

原因之一,蒋介石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手中有“秘密武器”,那就是他要使用毒气弹,掩护杜聿明集团突围。毒气弹是国际公约所严禁使用的非常规杀伤性武器,是不能在电报里说的,必须“面授机宜”。而在黄维突围时,只是地面部队用了一部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破坏性来,而空军并没有使用。因此并没有配合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来,为了地空间相互配合好,更需要面授机宜。

“俗人读史”之:蒋介石为何要杜聿明派员飞京面授机宜 - 天天要闻

原因之二,蒋介石想知道邱、李兵团被围后的具体情况。杜聿明集团被围之后,基层官兵多有投降者,一些政工人员、战地视察人员更是报来些杜聿明以下将领们的思想波动情况,让蒋介石感觉到捉摸不定,他需要杜聿明集团的高级人员面谈包围圈内将领们的实际情况。

原因之三,派员而非是让杜聿明本人前来汇报,向杜聿明传达一个信息,你杜聿明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人,我蒋介石也不可能让你单独回来。

“俗人读史”之:蒋介石为何要杜聿明派员飞京面授机宜 - 天天要闻

原因之四,警告杜聿明,万勿采取单独行动。“固守待战”,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单独突围是死路一条,向解放军投降是可耻的。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听我的话,地空配合,毒气开道,突围求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 天天要闻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9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党委书记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解说,参观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 天天要闻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结!今年三月到六月,陆大鹏与程衍梁带我们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八位首相或总理,在纷繁的历史中,串联起他们的故事:从缔造“太阳王”的马扎然,到瓦解拿破仑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澜的克列孟梭,直至缔结“英美特殊关系”的丘吉尔... 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抉择,也亲手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光环背后,其实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 天天要闻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电话那头传来古大存压低却颤抖的声音:“叶帅,莫雄今晚就要被枪决!”叶剑英愣了不到三秒,随即抄起另一部机子拨向陶铸,四个字掷地有声——刀下留人。广东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传令兵一路小跑,陶铸收到命令,当场批示暂停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