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对国家治理经济的政策描述为,“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为何把与民争利认为是最下策呢,因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的向背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让百姓过好日子,不藏富于民,而是与民争利,那百姓肯定不会拥护你,所以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
那汉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与民争利的最下策呢?今天咱们聊聊汉朝那些事。汉武帝为了开疆拓土,彻底打垮匈奴实施了一系列奇葩的政策。因为打仗就是打钱,钱从哪来,汉武帝及其统治阶级也是想尽了办法。
第一,以官方身份卖官鬻爵,他先设立了十一级功爵制,想要上升就得拿钱,拿的钱越多爵位越高;
第二,花钱减刑,如果有人犯罪了,轻罪直接花钱减免,重罪也可花钱减轻。司马迁老先生就是因为交不起钱,被实施了“宫刑”,其在后叹曰“哀莫大于心死,辱莫大于宫刑”;
第三,重税,全国性的重税导致很多富商大贾,亦或小商小贩都开始大量隐藏财富,穿戴破烂装穷人,汉武帝一看征税征不上来,这不行呀,于是更可怕的制度出台了:“算缗令”,具体就是鼓励互相揭发别人财产,查出来谁家没有据实申报财产的,强制充公,另外对告发者奖励一半!!这样一来,全国告发成风,运动式的打土豪使得汉武帝又大赚一笔!但从此全国的道德水平丧失殆尽,人们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全国的中产及以上家庭破产,整个汉朝的经济基础丧失!天下深恶痛绝,而正史更是以沉痛的笔调写到:“杨可告缗,遍天下。中产以上大抵皆遇告......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
第四,盐铁酒专卖,这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政策,在他之前没有人这样干过,但之后却被一直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因为垄断来钱又快又安全!
这一系列“搞钱”的政策下来,大汉的国家机器彻底成了汉武帝及其统治阶级发财的超级工具,经济上人民集体破产,思想道德上全民都是告发者都是卑鄙的小人,而官员或者和官方有关系的人则大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思想的核心即“不与民争利”,在孟子看来,君主及其统治阶级最高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福利,尊重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至上,这样才能让人民更加拥护热爱国家,才能让社会更加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