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2024年06月21日14:43:04 历史 1927

忠臣也罢,奸臣也罢,历史的车轮以既定的轨道滚滚向前,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题记

公元1275 年8月某日,郑虎臣监押着贾似道走进了福建漳州木棉庵。

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 天天要闻

福建漳州木棉庵

在庵中的亭下休息片刻之后,郑虎臣突然冷冷的说道:贾团练,你自行了断吧

自建宁府一路行来,郑虎臣已是第四次说出这样的话。

和前几次一样,贾似道没做任何回答。

“你到底死或不死!”

郑虎臣厉声问道,并恶狠狠的盯着贾似道,若这次再不回答,似乎要咬碎他一般、

自失势以来,要置贾似道于死地的人很多,好生恶死,人之常情,贾似道不想死,于是回绝郑虎臣道:上皇许我不死,若有诏让我死,我就死。

郑虎臣原本就没打算活着让贾似道到达目的地循州,但贾似道曾是权极一时的人物,现在仍是朝廷命官,他若亲手杀了贾他,自己必不能全身而退,还要牵连家人,所以一路行来,多次暗示他自杀。

现在离循州越来越近,一旦到达,他将再无杀贾似道的机会。

郑虎臣将决定亲自动手!

主意打定之后,他迅速拿起了放在一旁的水火棍,紧紧握在手中。

贾似道立刻就明白了郑虎臣的意图,心下大惊,声音里透着恐惧道:你若杀我,也休想活命!

“我为天下人除此奸贼,死又何憾!”

话音落处,郑虎臣运出千斤力道,挥棍便砸向贾似道命门,只听一声闷响,贾似道的身体犹如风中落叶般飘向数米开外。

随即郑虎臣一个箭步冲上去,正待再次挥棍,却见贾似道已脑浆崩裂,早已没了气息。

历史著名奸臣贾似道就此谢幕,终年62岁。

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 天天要闻

木棉庵贾似道毙命处遗迹

木棉庵至今仍在,庵中杖毙贾似道处,立有古碑,其上写曰: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为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立。并有诗赞曰:当年误国岂堪论,窜逐遐方暴日奔,谁道虎臣成劲节,木棉千古一碑存。

令人叹息的是,郑虎臣杀死贾似道的第二年,便被贾似道党羽所杀害。

因感虎臣的英雄气概,文天祥曾作挽联曰:作正气人,都为名教肩任,到成仁处,总缘大义认真

贾似道历仕三朝,是宋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权臣,自他死后四年,大宋灭亡。其实他一生的命运起伏都和抗元有关。

古往今来,如果一个人,既无家势亦无关系,想在政治上有一番大作为,几乎不可能。贾似道之所以成长为南宋末年的政治风云人物,得益关系有二:一是父亲贾涉,二是姐姐贾氏。

贾涉原为宝应县令,因在处理山东忠义军问题上表现出较强的军事能力和协调能力,

成为淮东地区边疆防务的最高领导人,贾似道十岁那年,贾涉去世。

贾似道的姐姐贾氏相貌出众,后成为理宗贵妃,深受理宗宠爱,一度成为皇后的候选人,只因群臣谏阻而作罢。

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足以让贾似道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 天天要闻

贾似道影视形象

他二十岁步入仕途,往后的二十年间可谓平步青云,从一小小籍田令直至两淮宣抚使,即镇抚一方的最高军政长官。

一个人如果只有关系,自己却是草包一个,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贾似道遗传了父亲的的优秀基因。

在后来的鄂州保卫战中他表现相当突出,这场战役也是贾似道达到权利顶峰的一个转折点。

1258年,蒙军兵分东西两路发动了全面侵宋战争。

西路军由大汗蒙哥汗亲自率领攻击四川,东路军由其四弟忽必烈率领攻击荆山(安徽怀远一带),两军计划在鄂州会师,进而直趋南宋首都临安

鄂州位于湖北武汉武昌。地处长江中游,扼汉水入口,占领该地区,西可以援蜀,东可以援淮,北可以镇荆湖,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初年,名将岳飞岳家军就驻兵此处长达7年之久。

忽必烈率军一路破关斩将,于次年的九月初九将鄂州团团围住。

蒙古军包围鄂州后,在城外造起了一座五丈高的瞭望台。忽必烈每日在上面指挥大军日夜攻城。

守城将领张胜击退了蒙军的多次进攻,但是兵力逐渐减少,守备万分危急。

面对鄂州的战事状况,宋理宗急诏贾似道节制江西、两广人马,并拜右丞相,立即援助鄂州。

十月,贾似道自汉阳(今湖北汉阳)进入危急的鄂州城内督师。

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 天天要闻

古代战争攻城图

由于地面城池久攻不克,蒙军随即并分二道攻城,一道自城墙下挖地道而入;一道破城墙而入。

在贾似道的指挥一下,蒙军两道军队被一一击溃。

为防止蒙军再此挖地道而入,贾似道命宋军沿城墙内壁建造木栅,形成夹城。仅一夜时间,环城木栅全部竣工。

忽必烈感叹道: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怎么才能得到贾似道这样的人为我所用呢?

宋蒙两军处于相持阶段,鄂州已暂时安全

然而此时湖南长沙、江西一带受到蒙军攻击,引起宋廷震动。宋理宗急命贾似道从鄂州突围至黄州赴援。

贾似道的到来鼓舞了两淮江西一带的士气,对蒙军进行了有力的阻击。

西路军方面,进攻四川的蒙哥汗攻打钓鱼城时,为飞石击中而死。

得到蒙哥汗死的消息之后,忽必烈立即回国争夺大汗之位。

就这样,蒙军的灭宋计划暂时中断。

而贾似道就因这次的鄂州保卫战中出色的指挥,宋理宗赞其为: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下诏加其少傅、卫国公衔。

自此走上了南宋末位权臣的道路。

1264年宋理宗病逝,理宗一生无子,最后选了唯一的亲侄子赵禥即位。

赵禥天生体弱,智力低下,根本不足以担当大宋皇位的继承人,在这个问题上曾经也遭到过大臣吴潜的反对,理宗对吴潜干预此事意见很大,

贾似道本来和吴潜有矛盾,于是便抓住机会向理宗进谗言将其贬至循州,后又暗中派人将吴潜毒杀。

巧合的是,十五年后,贾似道被贬之地也是循州,后有词写道: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当然,这是后话。

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 天天要闻

宋度宗真像

赵禥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接手的又是一个风雨飘摇中的江山,所以他对贾似道的依赖性极大,封他为太师,喻为周公,并将朝政事务统统交给他处理。

就这样,贾似道开始了他独掌乾坤的十年。也就在这十年里,完成了他奸臣身份的进阶。

贾似其实是看不起这个智力低下皇帝的,十年里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赵禥极度的依赖贾似道,这种依赖近似于蜀后主刘禅对诸葛亮的依赖。

贾似道曾多次假意辞官归隐,赵禥害怕失去他,甚至流着眼泪跪下挽留,并许他三日一朝。后来放宽到十日一朝,而且每次退朝,赵禥总要离座目送他走出大殿,才敢坐下。

贾似道每日在西湖葛岭府邸中享乐,歌妓、尼姑、旧宫女都被他弄来,日夜喝酒淫戏,每天与群妾斗蟋蟀玩,或者整日游乐于西湖之上,当时人说:“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

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 天天要闻

襄阳古城

1268年,元军围困襄樊,战情紧急,贾似道多次上表赵禥请求去前线指挥,摆出要慷慨赴国难的姿态。

监察御史陈坚等人则上章认为,师臣(贾似道)出,顾襄未必能及淮,顾淮未必能及襄,不若居中以运天下。

总而言之,哪里里都离不开贾似道,不如就在朝中运筹帷幄吧。其实这都是贾似道暗中指示,自己其实不想去前线。

咸淳九年(1273年)二月,襄樊攻守双方经过5年惨烈的拉锯战之后,宋军渐渐不支,襄阳守将吕文焕举城投降。

第二年,元军攻陷鄂州,南宋防御体系全面崩溃,举国恐慌。宋度宗赵禥也因纵欲过度驾崩。

南宋已处于存亡之际。

宋度宗赵禥死后,由四岁的次子赵㬎即位,是为宋恭帝

此时的元军已兵临健康城下,离都城临安仅有一步之遥,京师各界都把希望寄托于贾似道身上,呼吁“师臣”亲征,指望他能像理宗朝那样取得“再造”之功。

1275年1月,贾似道率十多万精兵出征了。

二月,行至芜湖,驻扎于鲁港,与夏贵会合。夏贵一见贾似道,从袖中抽出一张字条,上写:“宋历三百二十年。”

言下之意,宋朝历时已近320年,气数已尽,已无回天之力,不要为它丢了性命。贾似道心照不宣,点头默许。

其实贾似道很清楚,此时的宋军与元军对抗就是以卵击石,上策应为求和。于是他向元丞相伯颜送去了上等的荔枝和黄柑,以此传达称臣纳币以求和平之意。

只有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求和才有可能。如果一方强大到将另一方随时可以踩死的地步,双方是没有和谈的可能得。

伯颜拒绝了贾似道的求和。

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 天天要闻

贾似道求和卡通图

两军交战,伯颜连续突破孙虎臣、夏贵两道防线,直抵鲁港,宋军大败,死者无数,江水为之变赤,贾似道仓惶逃到扬州

贾似道位居平章军国重事、都督诸路军马,度宗尊之为“师臣”,众臣视之为“周公”,却如此不堪一击,时人讽之曰: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寄语满朝谀佞者,周公今变作周婆。

贾似道在理宗时期,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兴起了一些列改革,比如公田法,打算法等;在度总时期,又专权跋扈,排除异己,整了不少人。以上两点触犯了大批权贵的利益,导致很多人对恨贾似道恨之入骨。

一个人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你的敌人显得风平浪静,甚至有时候还陪上笑脸,其实暗中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破绽,等待一击必中的机会。

所以贾似道战败后,成为众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现处死贾似道的强烈呼声。

谢太后却认为,贾似道勤劳三朝,不能因为一朝之罪,失了对待大臣的礼数,仅将贾似道贬为高州团练使,循州安置,并抄没其家产。

福王赵与芮度宗的亲生父亲,理宗的亲哥哥,一向恨贾似道,无数次想杀之而后快。现在机会来了,他暗中招募送贾似道去贬所的人,这个人需要完成一件任务:于去往循州的路上杀掉贾似道

1275年,大奸臣贾似道被人用棍打死在一座尼姑庵里,至今遗迹仍存 - 天天要闻

福建榕树村郑虎臣塑像

郑虎臣,会稽县尉,父亲郑埙,理宗时任越州同知,因遭奸臣贾似道陷害,而被流放至死。郑虎臣亦遭牵连,被充军边疆,后遇赦放归。

为报杀父之仇,解多年心头之恨,郑虎臣欣然请行。

1275年7月某日,郑虎臣和贾似道等人一同踏上了去往循州的路,从这一刻开始,贾似道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

后记:以南宋之弱,独抗强元四十年之久,纵观同时代被元灭掉的所有国家,可以说是一个战争奇迹,贾似道居功至伟。如果他个人品格高尚一些,无私一些,或者在最后一战中壮烈殉国,史书还会不会将他定义为奸臣?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 天天要闻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关于变法,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其实我们离最近的一次变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现代,变法一词逐渐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正逐渐摆脱房地产经济,而所谓的“旧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新环境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 天天要闻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检察护企      为有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常态化长效机制,深入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6月26日上午,瑞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邵曰生到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瑞丽市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法治需求。      走访...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 天天要闻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贫寒的学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徐州小子,志存高远清朝年间,江苏徐州的一户贫寒农家里,诞生了一个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过书香门第的辉煌,但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贫寒并未磨灭李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闻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袁公博编辑|t引言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于多流经山谷,自古以来改变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史料记载: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据老人们传说,文登营以前庙宇众多,像毗卢庵、三元殿、旗纛庙、老爷庙等。经世事变迁,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只存于人们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 天天要闻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正义网记者6月2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卫华(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刘卫华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 天天要闻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何以中国》鉴赏对话暨《文运中国》启动仪式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举行。《文运中国》是继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之后,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国审美和人文特质的纪录片。《何以中国》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等网络平台播出后,创下了亿级体量的传播,在国内大屏端累计曝...
“LOL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鸟巢回眸,Uzi红温入选 - 天天要闻

“LOL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鸟巢回眸,Uzi红温入选

前言:S14赛季的比赛已经正式开始了,相信绝大多数的玩家都关注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对抗。Lpl赛区的比赛进行的是比较激烈的,从目前的整体形势来看,排名靠前的几支战队和春季赛差不太多,blg战队,tes战队和jd g战队依旧拥有统治级别的地位。就在最近,拳头官方发起了一个投票,英雄联盟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到底是哪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