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制作蚕丝扇,小学生探索唐代服饰文化

2024年05月18日00:11:20 历史 9226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曾偲偲 饶思行 何苗

5月17日,在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的唐代服饰文化体验活动上,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学习唐代服饰的历史文化,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劳动创造的美好。

学生们通过一场精心设计的行前一课,跟随研学导师的引导,穿越时空,回到了盛唐时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生动讲解,学生们了解了唐代服饰的历史渊源,以及丝绸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在微课堂环节,学生们亲手体验了蚕丝扇的制作过程。他们仔细观察蚕宝宝进食桑叶的情景,了解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了煮茧、抽丝、绕丝等基本技能,并亲手制作了一把属于自己的蚕丝扇。

学历史、制作蚕丝扇,小学生探索唐代服饰文化 - 天天要闻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学生宋依玟兴奋地说,“我以前只知道蚕丝是制作丝绸的材料,但从未想过会亲手制作蚕丝扇。这个过程虽然有些复杂,但当我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时,真的很有成就感。”

学历史、制作蚕丝扇,小学生探索唐代服饰文化 - 天天要闻

在“服育”实践环节,他们分组合作,共同制作唐代汉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了制版、裁剪、缝纫等基本技能。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用布料、彩带、花边等装饰品装点自己的作品。

学历史、制作蚕丝扇,小学生探索唐代服饰文化 - 天天要闻

“制作汉服的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学生倪好开心分享道,“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一起努力,从设计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当我们穿上自己制作的汉服时,真的很有成就感。”

最终,学生们在农耕自然的秀场上展示了他们的汉服作品。一件件形式各异的汉服在花朵的点缀下显得格外动人。孩子们自信地展示着他们的作品,讲述着每一个细节背后的故事。他们的汉服或华丽繁复,或简约清新,都充满了创意和个性。

学历史、制作蚕丝扇,小学生探索唐代服饰文化 - 天天要闻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代服饰文化。”学生魏子涵感慨道,“通过亲手制作汉服,我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学历史、制作蚕丝扇,小学生探索唐代服饰文化 - 天天要闻

“在积极推动区域‘5+n’课程圈建设的背景下,举办了‘服彰东方神韵,童赴华夏风华’唐代服饰文化体验活动。”大兴第一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推动服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发展,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样化、更有深度的学习体验。

(来源:极目新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