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李鹏的全家福,幸福温馨,年轻时互称“大琳”“大鹏”

2024年03月23日21:55:37 历史 1854

70年代,李鹏的全家福,幸福温馨,年轻时互称“大琳”“大鹏” - 天天要闻

70年代的一天,李鹏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和妻子朱琳商量,带着三个孩子拍一张全家福,于是一家五口走进照相馆,拍下了这一张温馨的合影,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鹏儒雅帅气,看起来年富力强,这一年李鹏在北京供电局工作,已经是一位厅级干部了,坐在旁边的朱琳,留着齐耳的短发,看上去非常干练,此时的她少了几份青涩,更多的是成熟稳重。站在后排,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分别是小鹏、小琳和小勇,在父母关心下,他们正茁壮成长。

众所周知,李鹏是先烈李硕勋和赵君陶的独子,他的出生就注定了他的人生将充满挑战与考验,他的父母都是坚定的党员,他们的信仰和坚韧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李鹏,尽管他在3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选择了坚强和勇敢。

那时候赵君陶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将李鹏带回了四川老家。在那里,李鹏度过了他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大约在10岁左右,党组织找到了他,将他送到了延安接受教育。在延安,李鹏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潜力,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后来李鹏到苏联留学,在1955年,他选择了回到祖国,并且主动申请到东北的基层单位工作。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遇到了他一生的伴侣——朱琳。

朱琳和李鹏的相识,仿佛是天意安排。朱琳作为苏联工作人员的翻译,在一次舞会中与李鹏相遇。他们的相遇,如同两颗星星的交汇,瞬间擦出了爱的火花。李鹏的绅士风度和朱琳的优雅气质,使他们相互吸引,相互倾心。

在确定了恋爱关系后,李鹏把朱琳带回家,母亲赵君陶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聪明、大方、有礼貌的女孩,催促儿子尽快把婚事定下来。1958年7月10日,他们两人在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并在当天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李鹏和朱琳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他们虽然工作繁忙,但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关爱和尊重。李鹏称呼朱琳为“大琳”,而朱琳则称呼李鹏为“大鹏”。这种亲密的称呼,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朱琳在怀孕期间,尽管产检时丈夫不能陪伴在她身边,但她从未有过怨言。她深知丈夫的工作重要,总是默默地支持他,鼓励他。这种无私的爱,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他们两人共同走过了61年的岁月,期间从未红过脸,也未吵过架。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恩爱夫妻的模范,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3岁少年当汉奸,战后却成英雄,受降仪式日军看到他脸色大变 - 天天要闻

13岁少年当汉奸,战后却成英雄,受降仪式日军看到他脸色大变

1945年香港,一场决定历史的受降仪式正在举行。日军代表走上前来,瞥见一名少年挺直地站在我方队列中时,脸色大变。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个少年是他们的翻译,是人人喊打的汉奸。可抗战结束后,他却摇身一变成了英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少年又是谁
八七会议上,儿子陈乔年严肃批评犯下严重错误的父亲陈独秀 - 天天要闻

八七会议上,儿子陈乔年严肃批评犯下严重错误的父亲陈独秀

来源:《向榜样学习》,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陈乔年(1902—1928),男,陈独秀次子。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
蒋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国民党 - 天天要闻

蒋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国民党

蒋介石虚心:学习共产党“改造”国民党蒋介石自幼熟读《孙子兵法》他懂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经常与蒋经国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共产党究竟怎样治党?蒋经国毕竟长期留苏当过联共布党员,做过党的基层工作,甚至其共产党的党龄超过国民党。他对共产
此人和毛主席争论,却死心塌地追随主席 - 天天要闻

此人和毛主席争论,却死心塌地追随主席

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的“左”倾军事路线,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而今天要与大家说的故事,就是遵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