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曹叡办完葬礼之后,接下来,魏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镇后宫,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时代。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司马懿能够在曹叡临终之前,第二次当上辅政大臣,这其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
如果没有孙资、刘放的神助攻,以曹叡之前对司马懿的忌惮,大概率是不会用他的。
当然,偶然之中,从来都是必然。
到了这个时候,在魏国国内,司马懿的地位,其实已经十分超然了。军事方面,他几乎是最能打的一个。在士族内部,司马懿威望几乎无人能比。就算连蒋济、满宠、卫臻这些人,和他也都差了一个档次。
再加上十多年之前,曹叡登基的时候,他本来就做过辅政大臣。这个工作,他也比较熟悉。
所以由司马懿来辅政,当时绝大多数的人,其实都还算能够接受。尤其是那些士族大臣,更是非常支持司马懿。
但是曹爽就不一样了。
在曹爽成为辅政大臣之初,很多人其实是对他不太服气的。
甚至就连曹氏宗亲内部,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他。
在这个问题上,后世的很多历史爱好者,其实都容易有一种错觉。因为曹爽后来一度擅权,压得司马懿不得不托病在家。所以很多人下意识以为,从曹叡去世开始,曹爽就开始执掌大权,并且压制司马懿了。
这其实是错的。
在曹叡刚刚去世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魏国朝野上下,大家对于司马懿的认可,其实是要高于曹爽的。
理由很简单!因为曹爽的履历,实在是拿不出手。
在成为辅政大臣之前,曹爽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绩。他没有军功,没有政绩,甚至都没有像样的履历!
曹爽作为曹真的长子,从小就被保护的很好。年少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原因,经常出入宫禁,所以得以和曹叡交好。在他稍大一些之后,曹叡就即位了。然后曹叡给了他一个城门校尉的官职,让他去给自己看大门。
给皇帝看大门这个工作,虽然肯定是心腹中的心腹,才能担任。但即便如此,那依然还是一个看大门的。看大门,永远看不出能让大家信服了履历。
再后来,曹真去世,曹爽继承了他爹的爵位,曹叡又顺势给他调了一下工作岗位。但大体上来说,依然还是护卫宫禁,把守皇宫大门。
就这样,在给曹叡守了十几年的大门之后,等到曹叡去世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成了辅政大臣,成了魏国最有实权的两个人之一。
就这样的一个人,他凭什么辅政?他会干啥啊?
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曹爽却偏偏又能暂时坐稳辅政大臣的位置。曹真儿子的这个身份,让曹氏宗亲不得不支持他。因为不支持他,大家就只能支持司马懿,这和绝大多数曹氏宗亲的利益不相符。
而曹叡心腹的这个身份,则是让他顺理成章拿到了辅政大臣的任命。这个任命,甚至还在司马懿之前。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就会绝对支持他。
就比如说曹宇、秦朗、夏侯献等人,他们在失败之后,基本上都被罢官了。除了那位燕王曹宇,还有一些剧情之外,剩下的几个人,自此之后,基本上就退出历史的舞台,后面再没什么戏份了。
在这种情况下,这几个人,除了恨孙资和刘放之外,难道就不恨曹爽?难道还能继续极力支持他?
不可能的。
就以司马懿和曹爽的这种情况,如果拿到蜀汉那边,大概就相当于刘禅突然暴毙,刘禅的儿子登基。然后刘禅在临终之前,同时托孤给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刘封的儿子。
别说刘封的儿子了,就连刘封,当年诸葛亮都是一句话,就让刘备把他杀了。
而曹爽和司马懿,情况虽然没这么离谱,但本质上其实还是一样的。
那么,作为一个新人的曹爽,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和司马懿分庭抗礼?甚至反过去压制司马懿呢?
这个问题,接下来曹爽将会用十年的时间回答。
而曹爽的这个答案,也将会成为未来十年,魏国的历史主线剧情。
总之,在进入曹叡刚刚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曹爽对司马懿,其实是极度尊敬的。几乎所有的事情,曹爽都要去找司马懿商议,以示对司马懿的尊重。
而曹爽的这种表现,也让司马懿开始觉得,这个年轻人或许真的还不错。虽然个人简历差了一点,但确实还是愿意为国家做事的。
但在私底下,曹爽一直都在琢磨,如何能争取更多的权力,并且为此而头疼。
而就在曹爽头疼的时候,有一个人,看出了曹爽的窘境,忽然给曹爽出了一个主意。
这个人,名叫丁谧。
他是曹爽的心腹。
“对于一个辅政大臣来说,真正重要的权力,无非就只有两个。”
“一个是京城和宫廷禁卫之权!谁掌握了禁卫,掌控了皇宫,谁就能控制皇帝。而控制了皇帝,后面 的事情就好办了。”
“另一个就是帝国中枢的决策权。”
“而所谓的决策权,无非就是在尚书台、中书,以及三公九卿手里。”
“所以,我们只要把这些关键岗位,都给换成自己的人,那不就得了嘛!”
听了这番话之后,曹爽豁然开朗。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历史上之前的那些权臣,他们能够把持大权,基本上也都是这么做的。
但问题是,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却很困难。因为曹爽想要完全控制这些岗位,他就一定绕不开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司马懿,另一个则是后宫里那位郭太后。
这样一来,问题又绕回来了。
同样都是辅政大臣,司马懿又是老谋深算,他怎么可能允许,曹爽让自己的亲信,全部占据这些关键位置呢?
对于曹爽的这个问题,丁谧很快就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简单啊!咱们给他明升暗降,给他高高捧起来,用名望换他的实权,那不就得了?”
好主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