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阿尔弗雷德大王这样的英雄,最后统一不列颠的还是丹麦人
自阿尔弗雷德大王之后,撒克逊人的国王又传了五代,都干的不错,直到公园980年,丹麦海盗又开始入侵不列颠了。
这次丹麦人的入侵不仅仅是攻击撒克逊人,也攻击丹麦法区的同胞,或许在他们看来,丹麦法区的丹麦人此时应该属于“不列颠人”了吧。
说实话,在读到这段历史之前,我对丹麦人挺有好感的,因为丹麦有个安徒生。尽管安徒生的原版童话,有的也很黑暗,比如有个片段就很那啥,一个还在婴儿挣扎着爬到母亲的怀里吃奶,但母亲和周围的其他人一样,都已经因为瘟疫而死去,所以婴儿只能吸出死亡的血液。
现在想起来脑补这一画面都还毛骨悚然,但联系到安徒生的先祖海盗的基因,也就释然了。
当时的撒克逊国王埃塞烈德兵力不足,于是雇佣了大量的丹麦人,但随即又担心这些但没人反叛,于是就策划杀死英格兰南部所有的丹麦人。
您别说,埃塞烈德打仗不行,搞屠杀却是一把好手,这个命令很快就被高效的执行了,并且还杀了一个事关重要的任务——丹麦国王的妹妹。
这一杀戮为后来丹麦人的复仇和成为英格兰国王提供了一点合法性。
公元1013年,丹麦王斯文率军再次攻击英格兰,并且征服丹麦法区,击败了撒克逊人,并杯贤人会议接受问英国国王。
原来的英国国王埃塞烈德逃到发国诺曼底公爵那里去了。
其实诺曼底公爵也是个丹麦海盗,但是他同时也是埃塞烈德的妻舅,所以亲情还是要讲的。
斯文死后,斯文的儿子卡纽特要求得到英国王位,但是此时的英国贵族又想赢回阿尔弗雷德大王的后人埃塞烈德了,而埃塞烈德父子也想返回英国,可惜俩人都命短,还没回国就死了。
于是英国贤人会议立刻又推举卡纽特做国王,并且把埃塞烈德家族成员全都赶下了台。
这也就成为了日后英国的一个传统:只要国王候选人能信守承诺,视英国为故乡,并且好好的管理建设英国,英国人就会尊他为王,甚至为此可以到外国去找一个人回来做国王。
这么做产生了一系列的后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谁来做英国国王,不一定是现任国王说了算,英国贵族和贤人会议也有很大的相关权利。
到了近代,英国甚至出台的《王位继承法》彻底剥夺了王室对于继任国王的任免权。
不过这也并非英国首创,在罗马建国初期,罗马人就频频使用这一招,当国家受到威胁,需要人力挽狂澜的时候,罗马人就会聘请一位第一公民回来,当危机解除,这位第一公民会被毫不留情的被迫下野甚至流放。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位第一公民,他在流放途中又受到了罗马人的聘请,结果呢?解决完问题之后又被流放了。
如此看来,英国人不过是照猫画虎罢了。
而那位悲情的埃塞烈德国王对于英国后来的国家战略也有杰出的贡献,在他之后,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成为了英国世代相传的战略国策。
不过在卡纽特死后,英国贵族不出意外的又想起了阿尔弗雷德家族,迎回了埃塞烈德的的另一个儿子,忏悔者爱德华为国王。
而爱德华的一句话,又为将来诺曼底公国入侵英国埋下了伏笔。
我是十三哥,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