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2023年09月14日21:22:08 历史 1279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率陈国蔡国虢国卫国以及周军,发动了对郑国的讨伐,史称“繻葛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周桓王被射中一箭,联军大败,往事丢尽脸面。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以“繻葛之战”为标志,诸侯国反叛成了习惯性动作,至此,分封四百年,号称江山永固的周王朝逐步走向崩溃。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刘邦的子孙们终于品尝到了分封制的恶果,自高祖分封,算起来还不到五十年时间。

关于分封的优劣,人们争吵了两千年,历史又不断用血的代价一遍又一遍地验证了它的凶险。既“七国之乱”后,又有“八王之乱”、“靖难之役”,期间还有若干个亡于分封的小政权。

请不要讥笑古人,事实上分封制对政权的稳定不全是坏事,比如有人说,秦朝如果是分封制,秦末的农民起义就不可能蔓延。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还有人说,“七国之乱”不是分封的错,你看人家周王朝,维持了四百年才出现反叛,又过了四百年才灭亡,之后哪个王朝能有这么长的寿数?

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有问题,历史早就验证,分封制必然走向政权崩溃,周朝的诸侯之所以过了四百年才反叛,西汉五十年就爆雷,它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并不是二者在操作层面产生的偏差。

周朝的分封制为何四百年安然无恙?

所谓分封,就是天子将已有的土地分给诸侯,由他们帮自己完成对地方的有效统治。分封的对象既包括王室子弟,还包括功臣、前朝遗贵,以及归降的部落首领。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但周朝的分封有一个不大令人关注的现象,即它所分封的土地大部分其实并不属于周天子,比起齐国所在的东夷淮河流域淮夷、南方的诸蛮,以及西戎北狄等地。

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周天子这是慷他人之慨,用别人的土地做自己的奖品,很多诸侯只是得了一张空头支票,能不能兑现还需要自己去打拼。

按照史书记载,商朝时天下有上千个方国或者部落联盟,周武王只分封了108个诸侯国,从西周建立到周厉王时期的二百年,对外征战、扩大版图就是周王室和诸侯们的共同目标。

这个阶段,土地供应量非常充足,周天子可以尽情开支票,诸侯们也都枪口一致对外,不存在内部矛盾。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从周厉王以后,随着扩张步伐的减缓,乃至停滞,内部矛盾开始凸显,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扩张的目标瞄准了“兄弟之国”,于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开始兴起。

按照《周礼》,天下的土地所有权都归天子,诸侯只是“职业经理人”,他们无权相互兼并。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周礼》已经不能阻止诸侯们的贪婪,于是天子的威信开始沦丧。

这个阶段,周天子虽然还没有成为诸侯们的直接目标,但“大地主”的身份事实上已经被掏空了。

又经过二百年的发展,天下诸侯已经逐步“寡头”化,向周天子谋求政治地位成了必然的诉求。

平王东迁”标志着周朝进入礼坏乐崩的春秋时代郑庄公威逼周平王与自己互换质子,将天子拉低到与诸侯平等的地位,公然践踏了天子的尊严。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以“繻葛之战”为标志,郑庄公率先代表诸侯们宣誓:诸侯争霸的时代已经到来,周天子已经是历史的绊脚石。

以上历程可见,周朝的分封之所以四百年后才显现恶果,是因为特定历史环境造成的,王室与诸侯经历了二百年的“携手创业”,诸侯国之间又历经二百年的兼并,完成这些使命后,他们才将屠刀对准了周天子。

西汉的分封为何五十年就爆雷?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西周的分封一开始其实是用外部的资源来填补内部的需求,基于古代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个过程经历了二百年之久。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西汉帝国的分封没有对外扩张的任务,从资源分配的角度讲,诸侯国其实是从朝廷身上割肉,而不是帮朝拓宽财源。

比如,有些诸侯国垄断天然资源的优势,导致汉初的诸侯国往往比朝廷还要富有。比如齐国、胶东国有盐、吴国铜矿。

吴王刘濞之所以带头造反,说白了就是因为财力雄厚,养得起兵马,招募得起人才。

这种结构决定了诸侯国与朝廷之间就是尖锐的矛盾对立体,而不是西周那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汉景帝有一句台词说:“当年先皇怎么就没封一两个诸侯到边境,这会儿朝廷倒成了他们的看门人。”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汉景帝的这句话揭示了西汉分封的另一大弊病:原本诸侯国是朝廷的屏障,事实上根本没做到,反而成了危害朝廷的毒瘤。

早在汉文帝时期,济北王刘兴居就曾经勾结匈奴谋反;吴楚七国之乱时,赵王刘遂再度勾结匈奴。现实表明,西汉的分封是一大败笔。

历史告诉我们,建立在宗法基础上,试图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的分封根本靠不住,而以利益为纽带的分封,虽然可以在特定的时期能发挥作用,但终究也会因为利益而崩盘。

分封为何败给中央集权模式?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历史几经反复,终于让所有的人都统一了思想:分封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央集权模式才是必由之路。但问题是,分封既然不如中央集权,为何会出现分封制呢?它究竟为何败给中央集权模式呢?

分封绝不是周武王拍脑袋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做出的明智选择。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其实只完成了新王朝的第一步工作,即率领周部落联盟打败了原来的盟主殷商王朝,那些原本臣服于殷商的最多部落和部落联盟还没有被征服。

要想完成这项任务,光是靠周部落联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便采取了分封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大部落联盟的力量。所以,分封其实就是部落联盟的升级版本,而不是独立的体系。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即便如此,周武王在有生之年依然没有做到统一天下,这个任务落在了周公的头上。于是周公完善了分封制,又创建了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形成了一整套的《周礼》。

这是这套制度,发挥了诸侯国的能量,也完成了周王朝对天下的有效统治,从此分封制也成了周王朝的支柱之一。

随着人口的繁衍,以及农业发展的需要,分封制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举例说明,人口繁衍就必要开荒,就必须要提高农业产量,就要兴修水利,就要修桥筑路,这些工作在条块分割的诸侯国是没办法完成的,它必须在大一统政权的协调指挥下才能做到。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年才出现叛乱,为何刘邦分封才五十年就乱了 - 天天要闻

分封制下的奴隶制庄园生产模式,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当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后,这种体制必然要破产。

在生产力水平越高的时期,分封制对社会的发展阻碍越严重,冲突越激烈,这就是周朝实行分封尚能维持八百年,西汉才几十年就出问题的原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女演员远野凪子近日疑似被发现死于家中,年仅45岁。7月3日,远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于东京都丰岛区的公寓拜访,却始终无法与她取得联系。助手随后联系公寓管理公司并报警。警方在室内发现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烂的女性尸体,现场确认该女性已经死亡,根据状况判断其死亡已有几天时间,警方不认为存在被害...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 天天要闻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昨天有网友在《从监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来搞调查,那会如何》留言说:举个例子,10年前验收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任监督员,到第10个监督员的时候着火了。前面9人没事,第10个进去了,这冤不冤呢?如果隐患很好整改,没有一点压力,为什么前面9个不做?为什么就认为在第10个人身上就应该做,而且能做,还能做好?这段话是什...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原标题: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重读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闪闪的红星》是李心田写于60年代的小说,原名为《战斗的童年》。1972年,该作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入选教育部红色经典阅读书目,成为革命传统教育范本,被译成英、法、德等10余种文字,19...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 天天要闻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号默盫,浙江黄岩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和地方文献专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学教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两广师范学堂监督、礼部顾问官。王舟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中国学术史》《读经札记》,编纂有《光绪台州府志》《默盫集》,辑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遗书》等。近日,...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七七事变”吹响了全民族抗敌御侮的号角。作为事变中的重要场景,卢沟桥迅速为国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闻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宫里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难。尤其对胡氏来说,她面前摆着的,不只是后宫的明枪暗箭,还有一道横了百十年的规矩——“子贵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这规矩时说得明白:皇子立为太子,亲妈就得赐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势乱政。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 天天要闻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师范大学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温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石...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陕西省绥德县人,享年66岁。早年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 天天要闻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为抗击安禄山叛军,当地群众自发在此集结义军,“集义村”由此得名。  集义村的地理位置重要,与正北的大常镇、东南的榆次县东阳镇呈犄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