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2023年09月03日00:46:04 历史 1382

敏感文章平台只向粉丝推荐,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以防失联,并能第一时间获得文章推送。


2023年8月28日,中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在浙江德清举行,现场正式发布了2023年版标准地图,并在自然资源部主办的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上线,标准地图增至共380幅,参考地图增至1661幅,自助地图保持在4套,包括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专题地图等。

新版地图发布后,引起了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抗议或非议。

有很多媒体解读说,2023新版中国地图将九段线变成了十段线、与俄罗斯争议的黑瞎子岛全部划归中国、争议的藏南地区划入中国版图等等。以下举几例大家看看: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些媒体的解读很不负责任。以下2023年新版中国地图。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23年新版中国地图


关于南海十段线,中国发布的地图早就是不是九段线而是十段线了,并不是2023年版才改的。关于藏南地区的划线方式也和往年一样,没有变化。可以参见2022年和2008年版地图。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22年发布中国地图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08年版中国地图


关于熊瞎子岛,还有部分声音将焦点放在“俄罗斯领土”上,对中国的领土范围和主权诉求产生了一些误解。外媒称,在过去的100年里,黑瞎子岛一直都是中俄争议领土,但是中国发布的新地图上,却并没有显示将该岛一分为二,担忧引起新一轮领土争端,影响中俄关系。

其实查看历年中国地图,黑瞎子岛的划线方式没有变化。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23版中国地图,红线中最右上角为熊瞎子岛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17年中国地图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2011年中国地图


凤凰网报道,西方媒体在报道中,特别炒作“在中方2023版地图中,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部分领土,也纳入了”。对此,俄罗斯外交部予以了回应,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中俄之间没有边界争议,中方的表述没有问题”。

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镇,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主航道西南侧,是中国最东端的领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面积超过335平方公里,是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国际运输的交汇处。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将黑瞎子岛全部占领。早在2004年,中俄双方就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俄罗斯主动将黑瞎子岛西半部分,约171平方公里的领土归还给了中国。2007年11月,陆地按计划全部勘界完毕,并埋下界碑。接着,中俄双方一起到岛上察看验收之后,正式确认边界。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

中俄双方在岛上建设了大桥并通车,实现陆路口岸完全通关。该岛上的大桥与俄罗斯远东公路网络相连接,水路和陆路运输便利,是黑龙江江海联运最佳起点,也是中俄合作的重点示范区。

中俄两国的划界工作,堪称全球典范,全长约4300公里的边境线,平均下来,是全球投入兵力最少的边界,也是最为安全的边界。



中国的疆域是中华民族活动区域和管辖区域的历史见证,中国是如何能够形成现有广大疆域的呢?

有人从历史事件上分析,也得出了对中国较为有利的结论:古代中华民族是从黄河流域中游氏族部落发展起来,通过侵略和战争逐渐扩大领土,直到汉唐确定了相当于现在中国的领土范围,也就也不需要对外侵略了。所以在汉唐之前中国经常对外侵略战争,汉唐之后中国爱好和平。

持这种观点论述的理由是:

古代中国由一个局促在黄河中游的小小氏族部落集团,逐步向外扩大影响。商朝是一个热爱战争,以对外战争作为常态的国家或朝代。周朝一开始的境地只有陕西河南这么大,到了周后期,东到江苏,西到宁夏,南到洞庭湖,北到朝鲜。这个扩张的过程中虽然会有不少是开荒了无主之地,但是期间的征服战争肯定少不了,肯定灭了无数民族。而春秋战国的五百年,乃是具有本质影响的一段时期。在这五百年中,诸侯均不遗余力地执行对外扩张政策,并基本奠定了华夏族的疆域范围。其中秦、晋、燕等诸侯,在分封之初的本意,就包含着周王朝希望它们对外扩张,与戎狄争夺控制权的意味。

到秦统一天下时,又出兵河套、岭南,五百年间,华夏族的势力遂得到极大扩张。至汉武帝开辟西南和河西走廊,基本已奠定汉族在此后二千年内的本土。所以,华夏族基本的疆域仍是依靠一系列的武力扩张或武装拓殖而来的。

当汉唐基本确定了相当于现在中国的领土范围后,古代中国很少有对外主动侵略战争了,因为成本太高收益不大也没有必要了。所以从汉唐开始近2000年中国都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有近2000年的爱好和平历史,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已经是爱好和平的了。


这种观点看似对中国有利,也证明了中国历史文明优于西方,但却是很不准确的。

中华民族是从黄河流域中游的氏族部落发展扩张起来的吗?中国是在汉唐时才扩张到现在中国领土范围的吗?近些年的考古和历史研究发现推翻了这个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考古实物资料已证明,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不是一个,而是遍布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上、中、下游及辽河流域、珠江流域。这也就是考古学家苏秉琦在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中国史前文化演进不是单线式,而是多元的,或者说是"漫天星斗"式的。

距近至少6500年的良渚文化分布在在钱塘江流域太湖流域,"良渚文化”是直接继承太湖流域的马家浜一泽文化与浙东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晚期文化发展而成的长江下游土著文化,它的分布范围不仅限于“良渚”一隅,而是包括钱塘江南北的广大地区与舟山群岛,其影响所及,最远甚至达到长江北岸的海安与淮河以北的新沂。

良渚已进入国家阶段和文明社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等称之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良渚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良渚文化"已经达到区域王权阶段。

良渚文明时期主要向南扩张影响,浙江南部的好川文化、广东北部的石峡文化等,都深深打上了良渚文明的烙印。良渚北部有强大的大汶口文化,江苏新沂花厅殉人墓葬的发现,表明良渚人曾北扩至此,并与大汶口人发生战争。

良渚文明真正对黄河流域产生大的影响,是其进入晚期以后。大约距今4500年,在晋南临汾盆地出现陶寺文化,都明显属于良渚文化因素。良渚式大城出现的同时,良渚文明那套政治管理模式也相应渗透到中原和北方地区。良渚对中原和北方等地龙山时代的文明化进程有所促进。

更为重要的是,以陶寺文化为基点,良渚文明北向影响到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西向影响到甘肃青海、宁夏地区齐家文化良渚玉器对临近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有更加明显的影响,并深刻影响到龙山后期江汉平原地区肖家屋脊文化玉器的出现。良渚文化的玉器传统,还通过陶寺文化、龙山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石峁类型等,传承到更晚的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夏文化),以至于商、周文化

考古表明,南方文明、北方中原的文明与良渚文明都有丰富的承继发展关系。在现今浙江、江苏区域的4000-6000年前的良渚文明,己经流动影响到了北至今天山西、陕西,南至广东,西至宁夏、甘肃、青海的广大区域。这些区域是现今中国人的主要聚居和活动区域。


东北文明起源100万年前吉林前郭王府遗址,而后4、50万年前的庙后山文化、2、30万年前的金牛山、鸽子洞文化,5至1万年前的青头山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前阳人古人类,9000年前的海拉尔扎拉诺尔人,7000年前沈阳新乐下层文化,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县长新南山遗址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尔西沙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开流文化、饶河小南山文化,5000至6000年前的长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辽河红山文化,东北文化薪火相传,是后来形成的商族、肃慎、东胡、秽貊等东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红山文化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于辽西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华第一龙玉猪龙、女神像等,中国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熊、龙、龟、云、鸟等),均有红山文化玉器与之对应。红山文化坛、庙 、冢,代表了已知的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红山文化的发现,使西拉沐沦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两大玉文化中心。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红山文化C形龙


2014年10月16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通过对红山文化人塑像进行研究和对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居民人骨进行鉴定,初步可以认定分别生活在距今6700年前至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先民为中国人种。

在五、六千年之前,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中华大地上的多种文化文明之间,已经有了较多的互动交流,更不要说之后的唐尧虞舜夏禹。即在夏朝之前,在中国大地的各种文化文明已经有了较多的流动和交流,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不仅仅是由黄河流域中游的氏族部落发展起来的。


山西陶寺遗址,属帝尧时代的都邑和墓葬遗址,所获得大量文物遗存,不仅为我们印证了史籍记载的帝尧历史是真实可靠的,而且它更证明了,尧、舜、禹系一脉相承的华夏族首领。这是就陶寺遗址的地望、文化特征、年代的阶段性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而得出的结论,因此已成为当今史界的共识。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陶寺遗址:帝尧之都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襄汾县陶寺乡,从1978年首次发掘至今,陶寺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和普通居民区。考古实证表明,4000多年前,这里是一处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中心。陶寺遗址被称为最初的“中国”。

尧代帝挚为天子,都平阳 在万国争雄的乱世,他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部落万国联盟首领。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的尧陵


虞舜时代处于龙山文化中、晚期 , 居五帝之末 , 三代之前 , 承先启后 , 全面铺开了中华民族步入文明社会之路 。 虞舜文化 , 源远流长 , 是中华文明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帝舜的历史却由于史籍记载的差异 ,致使当代史界也分歧很大, 争论很多。

尚书》的《尧典》、《舜典》都记载了“肇十有二州”,即冀州并州幽州兖州青州、营州、豫州荆州扬州徐州雍州、梁州。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舜典十二州


根据典籍记载舜帝曾经巡游到湖南

山海经·海内南经》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礼记·檀弓上》载:“舜葬于苍梧之野。”

《史记》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境内的九嶷山是始祖虞舜的藏精之所。据《九疑山志》记载,最早的舜庙建于夏朝,地点在大阳溪白鹤观前。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湖南永州宁远九疑山舜帝陵


史记·夏本纪》中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九洲指冀州、沇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大地。北边是从冀州开始,也就是从山西、河北出发,南边到了长江的中下游,东边到达海边,西边到达甘肃青海一带。这说明夏禹时代管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已经接近于现在中国的全部核心区域。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禹贡九州图


大禹与浙江绍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第一,大禹重要活动地在浙江绍兴。史书上记载,大禹有五件事都发生在绍兴

一是禹禅会稽。绍兴前人惯称会稽。会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义不是会计,而是会祭。《史记·封禅书》记载,“禹封泰山,禅会稽。”这是会稽山得以成名且列为中华九山之首的重要历史事件。这是大禹的一项天才的政治发明,其目的在于通过召集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从而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治结盟的形式,后世叫做“宗庙会同”,实为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会盟”之先河。

二是禹疏了溪。大禹改堵为疏,“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禹疏了溪”。了溪,后称剡溪,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相传为禹治水毕功后所弃馒头所变,当地百姓呼作“石馒头”。三是禹会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中国第一王朝。

四是禹娶会稽。大禹与涂山氏的结合,应是在禹“禅会稽”之时之地。

五是禹葬会稽。大禹死后葬在会稽。

第二,绍兴有众多的大禹遗迹。绍兴的“大禹陵”,大禹陵景区内许多历史遗迹、人文景致,如大禹陵庙、禹祠、窆石以及碑方题刻。此外,绍兴还有不少地名与大禹有关,比如夏履桥,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这里,他的一只履被洪水冲走,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桥,名曰“夏履桥”,又如,当前绍兴市湖塘镇的刑塘,相传为大禹斩杀防风氏处。

第三,大禹姒姓后裔主要在绍兴。大禹陵的守陵村(禹陵村)有200多人姓姒的村民,而全国姒姓后裔不过几千人。

以上说明最晚在夏朝以前,中国的领土范围已经非常广,近似于现在中国的核心疆域。


2023新版地图引来曲解和多国抗议——中国疆域广大的历史渊源 - 天天要闻

浙江绍兴大禹陵


所以在尧舜禹及夏朝时,古中国管理的范围已经是现在中国的核心区域,而在这个古中国的周边地区,大都是比较荒凉的不毛之地:南越、西藏、蒙古、新疆、东北等地。

这些地方虽然被中原政权称为蛮夷,并且以华夷之辨待之。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但是这些地方的人其实也是炎黄子孙的后代。红山文化先民已经被证明为蒙古人种的祖先。《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肃慎的故乡。早在舜、禹时代,肃慎人就与中原地区建立了联系。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初)肃慎部曾向周朝进献“楛矢石砮”。《左传》记载:“肃慎、燕、亳”为周代的“北土”。


根据前述信息可以看出,现今中国南越、西藏、蒙古、新疆、东北这些地方在夏朝甚至五六千年以前,与中原民族就已有大量交往。这些地方也未建立政权国家,实际上这里的人要么也是炎黄子孙的一支,要么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而这些版图纳入现在中国的管理范围,大都是通过文化融入,而不是通过主动侵略获得的。

以西北地区为例。春秋战国时期周平王东迁后,北方戎狄之族多次进犯王畿,焚毁王城,使得周王室和众多诸侯国深受其害。华夏诸侯开始联手“尊王攘夷”,齐桓公“九合诸侯”,晋国向周边戎狄部族“启土拓疆”,秦国用兵西部“遂霸西戎”。前296年,鲜虞族的中山国被赵国消灭,这场将近四百年的“戎狄之患”最终消弭。秦朝时还大筑长城防备匈奴侵犯。

西晋时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北方民族五胡乱华。匈奴、突厥、蒙古多次侵犯袭扰中原王朝政权。汉、隋唐、宋、明、清等采取“怀柔”、“羁縻”、“和亲”、“结盟”、“册封”、“互市”、“反抗战争”等多种形式,最终使西北民族纳入中华民族,西北地区纳入中国版图。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侵犯中原政权,鲜有中原政权主动侵略西北游牧民族。


综合历史来看,从4000年前的夏朝算起,中国的实际管理领土和文化影响已经在现今中国领土范围内了。中华民族融合、中华文化圈、中国领土范围的产生不是从汉唐开始的,最晚从夏朝就已经开始了。夏朝己经奠定了中国的领土范围和中华核心文化圈范围,形成了现今中国广大疆域的基础。



敏感文章平台只向粉丝推荐,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以防失联,并能第一时间获得文章推送,一起辨析发现真实的历史文化!

本文版权属于“明文辨史”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或引用,如果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于“明文辨史”!

请在今日头条首发72小时后转载或引用,否则可能引发今日头条平台自动维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