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2023年01月06日21:28:04 历史 1340

廉颇赤着上半身,背着荆条,坦然走来。


随着身躯晃动,尖锐的荆刺,将他的背脊划出一道道血线。


渐渐地,血线变成了淋漓的鲜血,顺着背上密密的刀疤流了下来。


路上的行人纷纷侧目,无不悚然动容!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蔺相如听到风声,连忙赶去迎接。


廉颇一见到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上卿!”


蔺相如赶紧搀住:


“将军,快快请起!”


廉颇并不起来:


“你抽我吧!”


蔺相如惊呆了,想了想说:


“将军若信得相如为人,相如愿与老将军结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指两人同生死共患难,如果一方有难,另一方可以豁出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对方。


廉颇一听大喜,这才站起来,两人执手共举,异口同声喊出:


“廉颇、蔺相如生死同心,刎颈无悔!”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廉颇

01


大家还记得课文《将相和》吗?


在《将相和》里,廉颇是一个有点傲娇,而又知错能改的可爱老头。


历史中的廉颇,是个保持着不败纪录的军事家。


他一路摸爬滚打,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蔺相如

谁知,蔺相如“动动嘴皮子”,凭借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就做了上卿,位次还在廉颇之上!


廉颇不爽了:


“哼!别让我碰到蔺相如,否则我一定要狠狠教训他!”


蔺相如知道后,就天天躲着廉颇。


他的手下无语极了,问道:


“您干嘛要怕他啊?”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蔺相如摇摇头,说了一句千古名言:


“将相不和成何样,二虎相争必有伤。”


紧接着,他又解释道:


“我并不是怕廉颇将军。只是,如果我们二人不和,秦国必然会乘虚而入。”


这话传到廉颇耳中,他羞愧万分。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负荆请罪”。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负荆请罪之后,两人摒弃前嫌,成为生死之交。


他们一将一相、一武一文,成为赵国双壁。


赵惠文王的重用下,这对双壁开始了“东扩计划”——


两人通力合作,打下了齐国魏国的几座城邑,将赵国的东方边界向前推进,为赵国夺得了不少领土!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02


然而,随着一代明君赵惠文王的去世,赵国的国运开始走下坡路。


他的儿子赵孝成王即位后,天下掉下一个大馅饼——


上党归顺了赵国。


赵孝成王想都不想,就接受了这个大馅饼。


而上党原本划入了秦国的版图,秦国当然不干了,嚷嚷着要打赵国。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军和赵国大军在长平遭遇,战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爆发!


面对强大的秦国,廉颇不敢轻敌。


他认真分析了双方形势:


秦军远离本国作战,物资供应是个大问题,经不起长期消耗;


赵军不适合野 战,且损伤较重,宜休养整顿。


于是,廉颇选择了消耗敌军的战术。


他修筑壁垒、坚守不战,试图拖垮对手的粮食后勤。


于是,秦赵在长平对峙着。


几十万人马要吃要喝,慢慢地,双方都消耗不起了。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就在这时,秦国开始用计——


他们在空仓岭,建了大量空谷仓迷惑赵军。


与此同时,他们还来了一出反间计,到处散布谣言:


“赵国的廉颇胆小怯懦,缩在城中,不敢应战。秦国最害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若为将军,秦军必退。”


赵括是个纸上谈兵的典型,连他爹赵奢都说:


“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则罢,若要拜他为将,他定会将赵国的军 队葬送掉啊!”


但是,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闭关不战、消耗粮草感到不满。


如今,他又听信了秦国散播的谣言,认定廉颇胆小怯懦。


于是,打到一半时,赵孝成王临阵换将,要把廉颇换成赵括。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此时,蔺相如正在病中。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


他拖着病体,不惜触怒赵王,赶到宫中劝谏:


“赵括用兵,就像胶柱鼓瑟一样不会变通。他只会纸上谈兵,哪里知道真正的用兵之道啊!大王,您不能任用赵括啊!”


可是,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的苦口婆心,执意命赵括为将。


蔺相如气得吐血,病得更重了!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而赵括上任后,很快落入秦军的围歼圈套,被围困了40多天。


最终,他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国的40万大军失去主帅,又饿得失去战斗力,就投降了秦军。


秦国将军白起,根本养不起这些俘虏,将40万降兵全部坑埋!


紧接着,白起围攻赵国首都邯郸,差点将其攻破。


幸亏有楚国和魏国前来援救,才解除了邯郸之围。


然而,赵国的青壮年已然损失殆尽。


元气大伤的赵国,在乱世中摇摇欲坠……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03


因为长平之战,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


蔺相如眼睁睁看着赵国走向衰败,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


最终,他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如此,蔺相如带着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传奇,消隐在历史深处……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而赵孝成王在付出四十万生命的惨重代价后,终于知道善待廉颇。


廉颇再次被启用,继续着不败战神的神话——


他打跑了想趁火打劫的燕国,打得燕国乖乖投降,以五座城池求和,才答应停战。


他率军讨伐魏国,并且成功地占领了魏国的繁阳。


就在赵国有点转运的时候,赵孝成王去世了。


他的儿子赵悼襄王,担心廉颇功高震主,于是又闹出了临阵换将的事——


派乐乘取代廉颇,掌握赵国的兵权。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这次,廉颇彻底被激怒了!


他直接跟乐乘干了一架,然后跟赵王决裂!


君疑将悍,两败俱伤。


之后,廉颇没脸待在赵国,只好逃到魏国。


只是,魏王也不太敢用廉颇。


廉颇英雄无用武之地,很快就陷入了苦闷。


而赵国没了廉颇,隔三差五被秦国一顿胖揍!


无奈之下,赵悼襄王便想把廉颇请回来。


不过,廉颇已经82岁了,赵悼襄王不知道他身体状况如何,还能不能打?


于是,赵悼襄王派了使者,去看望廉颇。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廉颇为赵国付出了一辈子,自然想要报效回来赵国。


于是,他见到赵国的使者后,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


最厉害的是,他吃完后,还穿上沉重的铠甲,带着铠甲上马。


廉颇在拼命证明自己:


“我牙好、胃口好,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我老当益壮,我还可以为赵国征战效劳!”


谁知,使者回去对赵悼襄王说了假话:


“廉颇将军虽然年纪大了,还是很能吃,只不过……一顿饭的功夫,跑了三趟厕所。”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悼襄王一听,廉颇终究是老了,身体不行了。


于是,马上打消了再次起用廉颇的念头。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那么,使者为什么说谎呢?


因为,他被廉颇的死对头——郭开收买了。


郭开不希望廉颇回到赵国,于是嘱咐使者诋毁廉颇。


就这样,廉颇丧失这次报效赵国的机会。


后来,南宋辛弃疾,用了廉颇的典故发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惜被奸臣所害,离乡背井,报国无门啊!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 天天要闻

04


廉颇苦苦等待,却没有等到赵王的消息,只好再次陷入苦闷。


而楚国听说了廉颇的遭遇,便偷偷将他接到楚国,做了楚国将军。


只是,廉颇在楚国,没能续写辉煌。


他再也没有立下任何可以载入史册的战功。


廉颇常常唉声叹气,说:


“我还是希望能指挥赵国的士兵打仗啊!”


我思用赵人。


可惜,岁月不饶人,廉颇最终客死异国他乡,再也没能回到赵国。


廉颇、李牧、白起、王翦,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司马光曾经说:


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


可见,廉颇对赵国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赵国的君王,一代不如一代,竟然将廉颇弃之不用……


如今,“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典故,还在为后人所传颂——


我们佩服蔺相如的忍辱负重,也赞叹廉颇的负荆请罪。


只是,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与廉颇的下场令人心寒!


一个在秦军的包围下,悲愤离世;


一个远走异国他乡,报国无门,客死他乡。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