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2022年11月02日01:14:20 历史 1301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洛阳

这一首唐代杜工部的诗作,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的是大唐代宗年间,唐军大胜安史叛军,接连收复河南河北。诗人听闻此消息,大喜之下作下此诗以记。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史载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十月,唐代宗任命雍王李适为统兵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又向回纥借兵十万,攻打再次被叛军占据的东京洛阳,史朝义败走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其后在唐军的强大攻势下,史朝义部将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等率部相继向唐军投降。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上吊自杀,自此,唐朝完全平定了延续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

当时杜甫听到此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之下,冲口唱出这首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写出了诗人初闻喜讯时的惊喜。“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又凸显了诗人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此诗也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就在诗人作下此“生平第一快诗”后没过多久,形势突变。大唐的天下风云再起。其时,在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唐将仆固怀恩,因对宦官弄权不满,最终叛唐。两年后,仆固怀恩引吐蕃、 回纥等国共30万大军,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京师震恐。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这一日,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长安街头却一反往日的萧杀,变得热闹起来。长安城处处可见张灯结彩,街道上不时有官府的役卒来来去去忙个不停,路上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不少老人不禁感慨道:“好久没见到如此热闹的景象啦。上回见到,还是在玄宗年间了吧。”忆及玄宗年间的大唐盛世景象,不禁老泪纵横。心中不断祈祷:“长安啊!但愿皇帝陛下能够让百姓长安!但愿我大唐再回到那令人怀念的盛世啊!”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内中也有刚刚进入人群之中不明所以者,看到如此热闹景象,难免会问:“这长安城今天是怎么了?张灯结彩,这整的是个什么景儿呢?城外吐蕃、回纥等番邦可是陈兵三十万呢!”

人群中便有乐观豁达之人回道:“今天可是京兆尹黎干黎大人为民祈雨的大日子。这张灯结彩还是平常景致。待会据说有六条金龙舞动长安城呢,黎大人命长安城中的能工巧匠制成六条金龙,据说舞动之时,华光溢彩,甚是壮丽啊。如此景观,不可不看,不可不看啊!”

那人又道:“要说那吐蕃、回纥等番邦人马却不足为惧,只消我朝郭子仪郭老令公出马,还不马到成功?只怕那番邦人马一听郭令公出马,就人仰马翻咯。郭令公一人可抵百万师!”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旁边又有一人叹息道:“可恨朝堂之上除了郭令公这样的忠臣良将,还有鱼朝恩之类的弄权宦官,时常说些谗言给圣上听,搞得郭令公备受猜忌。甚是可恨。”

一听此言,旁边又有人赶紧轻声制止道:“慎言!慎言!黎大人可是与那鱼朝恩交好,小心官府拿你。”

就在长安城老百姓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已经到了京兆尹为民祈雨的时分。只见六条金龙冲天而起,时而作张牙舞爪之状,时而作飞龙在天之势,甚是好看。舞龙者铆足了劲头要为长安城表演一出精彩绝伦的舞龙大戏。那龙头龙身龙尾均有金色的箔片贴上,那舞起来真是流光溢彩,分外壮丽。前后左右又有锣鼓震天,数十名鼓乐手齐奏舞乐。接着,六条金龙的身后显出长长的仪仗来,仪仗之中,京兆尹黎干黎大人的官轿终于出现。此时长安城中观者如云,百姓聚集不下数千人。又有金龙起舞,锣鼓震天。现场气氛甚是热烈。在场之人不免生出即时已在大唐盛世之下的恍惚感。不愿再去想现实中的种种不堪了。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黎干此时坐在官轿中,看着沿途百姓纷纷避让京兆尹仪仗,不禁志得意满,承蒙皇上不弃,得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加封寿春县公。他黎干也没有让皇帝陛下失望,严肃治理京城。安史之乱以来,长安城屡遭战火。而自黎干上任以来,倍加勤勉,日夜用功,终于把个满目疮痍的长安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已有复兴气象。黎干在志得意满之际,也有些恃宠而骄,不免官威日盛,又生出好大喜功之心。今日借为百姓祈雨之机,搞得长安城如此轰动,也有些要让当今圣上瞧一瞧自己治下的长安城是如何的热闹之意,到时再请鱼朝恩鱼公公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那圣上对自己还不更另眼相待?就是成为当朝宰辅也未可知啊。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黎干正沉浸在日后被皇帝陛下依仗重用的思绪里,忽然官轿停了下来。就听得已有开队府卒大声喝道:“汝是何人?胆敢阻拦官府依仗?还不速退?!”黎干大怒,心想本府仪仗出行,沿途百姓俱纷纷避让,今日竟有不开眼的胆敢不避让仪仗?一定要加以严惩,否则日后本府威仪何在?

黎干掀起轿帘,只见道路中间,一位老人拄一根竹杖,当街而立。那老者已七十上下年龄,面上三缕胡须灰白,神情淡然,只是一双眼睛正炯炯有神、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黎干不禁怒火中烧,心想这老者如此藐视官威,大是可恨。此时哪里还顾得上想其他,只想给这老者一个大大的教训。黎干当即喝道:“左右给我将此人拿了,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当下府卒将老人拿住,那老者也不反抗,也不惊惶,且任府卒施为。此时人群之中多有不忍之色,想这老人身形瘦削又上了年纪,哪里吃得消官府的二十杀威棒呢?也有人暗暗责怪老者不知轻重,这样的场合阻拦朝廷官员的仪仗,这是自己找死呢。

人群中议论纷纷,早有那府卒拿那杀威棒开始对着老者行刑。人群中有人闭上眼睛,不忍观看老人受刑,心想一棒子下去,这老人就得受不住了。可一棒棒下去,压根就没有听到老人的惨叫,府卒也很奇怪,棍子可是实实在在打在老人的背上,可打在这老者背上就像打在那牛皮鼓上的感觉,那老者没有一丝痛楚,坦然受了这二十杀威棒。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黎干此时心里惊讶,已经知道这是遇到异人了。原来黎干在未出仕前曾隐居于岷山,学习星纬数术之学。知道这天下间有身怀道术的奇人异士,这些人行走于尘世之中,虽形色普通却身怀绝技,切切不可招惹。否则惹得这些异人出手,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黎干越想越心惊,再往前一看,那老者已经坦然领了二十杖,只耸了耸肩,再不回头,拂袖而去。黎干赶忙叫来一个老坊卒,吩咐一番,让这老卒跟上老者,看看老者到底是何方神圣。

老坊卒领命而去,一路跟随老者来到了一个叫兰陵里的地方,只见那老者进了一个小门,对着里面大声吩咐道:“快些为我准备些热水,今日在长安街上可受了不少屈辱,我要洗一洗身上的晦气!”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老坊卒既已探明老者所在,立马回去禀告黎干,黎干一听大惧。心中想道:“那老者果然是江湖异人,定是察觉到我派人跟踪,在进门之前才故意大声说出那些话好传于我知。这回可把这江湖异人得罪了。”

黎干越想越害怕,他非常清楚得罪江湖异人的后果,于是立即换下官服,叫老坊卒带路,立即赶往兰陵里老人住所请罪。

到得老人进去的那个小门,天已经黑了。老卒径直走入小门内通报道:“京兆尹黎干黎大人来此,还不出来相迎!”

黎干此时哪里还敢再抖官威?连忙大声说道:“岂敢!岂敢!今日在闹市之中得罪江湖前辈,特来请罪!”说完赶忙走入小门,拜伏在地大声请罪:“向迷丈人物色,罪当十死。

昏黑之中,那老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黎干面前,面露微笑道:“谁引黎大人来此啊?”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说话间手微微一抬,一股绵柔的劲气已将黎干托起。黎干更是心惊,心想这老者果然绝非简单之人。赶忙向老者解释道:“前辈今日在闹市之中埋形隐迹,非证慧眼不能知也。我只道是寻常百姓冲撞官威,我既为京兆尹,尹威稍损,则失官政。是以冒犯了前辈,还请前辈恕罪。”老者淡然笑道:“如此是老夫过也。”黎干连忙说道:“不敢,不敢。”黎干这个态度倒把那老坊卒看懵了,心想:京兆尹大人为何对这个老者这般惧怕?这老者也没什么特别的嘛。

老者也不多言,只请黎干及手下的老坊卒留下来喝酒用餐。黎干自然不敢推辞,正要在酒席间进一步弥补改善与老者的关系呢。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是时,夜已深。席间黎干与老者相谈正欢。与老者谈及养生之道、道门修炼之法,那老者娓娓道来,胸中自有沟壑。黎干此时已忘却了红尘俗事,对眼前这老者更添了一份敬佩。又谈及道家剑仙一脉,那老者一时兴起,对黎干说道:“今日长安城中黎大人请老夫观看飞龙在天,如此老夫有一技,正好也请黎大人观看。”黎干一听老者又提及今日闹市之事,连忙再三告罪。

老者对黎干打个招呼,入内堂准备去了。过了好一会,只见老者换了一身紫色衣裳,背一暗红匣子。老者剑指一挑,大声喝道:“剑起!”只见老者所背剑匣之中七把宝剑弹射而出,随着老者剑指挥舞,那七剑翻飞,竟悬空舞于中庭,“迭跃挥霍,批光电激,或横若掣帛,旋若救火。”其中有那二尺短剑,时时闪过黎干的胸前,寒光所过,把黎干吓得是“叩头股栗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待到酒尽菜凉,老者剑指往下一压,口中喝道:“住!”只见七剑如流星坠地,黎干再看时,那七把宝剑已成北斗七星状分布地上。见黎干面如土色,老者笑道:“方才掠过黎大人胸前的那把宝剑,名为南柯。刚才只不过是试一试黎大人的胆气。”

黎干此时哪里不知道老者在点他,再次拜伏在地道:“今日得见前辈,世间功名利禄如浮云。南柯剑出斩尘心。今日已后,黎某性命为前辈所赐,乞役左右。

老者淡然笑道:“我观黎大人骨相并无道气,又听闻黎大人为京兆尹以来严肃治理京城,长安城方有复兴气象,黎大人还是继续在朝廷效力,为百姓多做些事吧。”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那老者说到此处,面色中有严肃的神情,继续对着黎干说道:“只不过黎大人刻意结交鱼朝恩之流,有些让人不齿。此刻长安城外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三十万大军,兵锋直指长安。只是这长安城再也受不住这连年的兵灾了。”

老者说到此处,言语间有些低落,接着又有些急切说道:“如今局势,朝中唯有郭子仪一人可力挽狂澜,可那鱼朝恩在此刻还全然不顾大局,依旧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诋毁郭子仪,令郭子仪朝堂之上掣肘。着实可恨!我观当今天子并非庸主,绝容不下鱼朝恩此等小人弄权,黎大人可要小心了。切不可与那鱼朝恩有太多纠葛。”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黎干连忙点头称是。老者继续说道:“今日闹市之中我故意拦下黎大人仪仗,却是想引黎大人来此一见。我引黎大人来此,是知道黎大人与当今天子乃是故旧,当今天子对黎大人颇为信任。那么还请黎大人在朝堂之上明辨是非,向天子保荐郭子仪,如此方可退长安兵灾。”

黎干连忙答应。

那老者再不多言,剑指一挥,喝一声:“收!”只见地上七剑悉数收入背后暗红色的剑匣之中。随即老者叹一口气道:“宦官弄权、藩镇割据、连年兵灾,我的剑虽斩不尽这世间愁苦。但总要为这长安去做一些事情。黎大人既为人臣,更应该如此。请转告郭子仪,让他只管前行,至于那仆固怀恩久经战阵,我自会帮他解决。”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老者说完,对黎干告别道:“如此就别过黎大人,望黎大人切记今日之托。日后好自为之吧。”说完不等黎干反应过来,已飘然而去。

待黎干回到官所,一照镜子才发觉胸前的长须已被那老者七剑之中南柯剑的寒光剃落寸余。(黎干)“气色如病”。再去寻那老者的踪迹,此等江湖异人,哪里还能再寻得到?

黎干谨记老者所托,入宫面见代宗皇帝,大力举荐郭子仪出山。于是代宗急召郭子仪,屯兵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与吐蕃、回纥三十万大军对峙。此间唐叛将仆固怀恩暴病于军中。其后郭子仪单骑亲说回纥,大破吐蕃,使唐王朝又一次转危为安。

大官遇老人拦路大怒杖责老人,结果发现老人是剑仙,遂惶恐请罪 - 天天要闻

长安城外,一个老者背着一口剑匣悠然前行,回首再望一眼长安,笑道:“李太白诗云‘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好大的气魄。这大唐的天下还是让这长安城中的皇帝多操操心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