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委员会”始末(720字)

2022年10月16日08:19:36 历史 1719

佚名

“革命委员会”始末(720字) - 天天要闻

革命委员会起源于黑龙江省。

1966年5月16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式开始。

1967年1月4日,ZY以“中央文革小组调查员”身份前往上海。6日,他们指导“工总司”等上海市造反派组织联合召开了批判走资派大会,批斗了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委及下属各单位几百名领导干部。大会发出通令:“上海市委,必须彻底打倒。”从此由造反派组织统领上海市一切权力。1月11日,中央各部门联名发出贺电,肯定了上海“一月夺权”行动,史称“一月风暴”。随即,造反派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夺权行动。

 1967年1月31日,“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大联合大夺权誓师大会”,在哈尔滨北方大厦门前广场举行。会上宣布“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其《第一号通告》宣布:“原省委和省人委的一切权力归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自即日起,停止省委和省人委的一切领导权。”  

 1967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黑龙江省成立革命委员会。3月23日,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从即日起,该委员会改称“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

是年3月31日,《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论革命的“三结合”》的社论,开头引述了毛泽东主席的一段指示:“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

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同时决定各省、市、自治区可在1979年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恢复这一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被取消的权力机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毛主席重塑民族脊梁,消弭国耻之痕 - 天天要闻

毛主席重塑民族脊梁,消弭国耻之痕

1900(庚子年),清政府和国际列强开战,最后被八国联军打败攻进北京,慈禧和光绪皇帝出逃西安,之后全权委托李鸿章和奕劻与侵华八国以及参与和议的比、西、荷共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及其附件。其中第六项规定大清国需向诸国赔偿军费、损失
《人生若如初见》梁乡身边三个女人都不幸福,朵梅最惨 - 天天要闻

《人生若如初见》梁乡身边三个女人都不幸福,朵梅最惨

《人生若如初见》梁乡身边有三个女人却没一个是幸福的,朵梅对梁乡一见钟情,梁乡去日本留学三年朵梅等了他三年。而她不知道的是梁乡在日本对菽红一见钟情,还在离开日本前强占了菽红。梁乡回国不久便与朵梅结婚,不是因为爱,而是朵梅可以帮他在官场混的更自
马卡波罗透露出的秘密,阿萨辛刺客靠什么威震中东? - 天天要闻

马卡波罗透露出的秘密,阿萨辛刺客靠什么威震中东?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正所谓,我与赌毒不共戴天。黄赌毒,没有一个好东西。不过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与黄赌不共戴天,毒是只字不提不提,但却纵横欧亚,打得阿拉 伯世界和小半个欧洲哭爹喊娘,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令人闻风色变。
明成皇后闵兹映:她时代初体验(十一) - 天天要闻

明成皇后闵兹映:她时代初体验(十一)

在公公李昰应集团还在排除异己的时候,闵兹映的团队就已经暗中集结成了一股新的势力,这股势力的存在就是为了瓦解大院君集团在朝廷中的势力范围,然后取而代之。
爬不动成历史 机器人助力登长城做好汉 - 天天要闻

爬不动成历史 机器人助力登长城做好汉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八达岭长城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出于曾经的军事考虑,“因地形,用险制塞”是八达岭长城修筑的重要特征。对许多游客,特别是一些高龄和行动不便的游客来说,攀爬陡峭....
郑氏家族竟是“海上带货顶流” - 天天要闻

郑氏家族竟是“海上带货顶流”

台海网5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曾宇姗/文 陆军航/图)5月24日,“圕圕围茶派”第六期在厦门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馆区电影阅读空间举办,以《血拼的海路——解码厦门与海的百年之缘》为主题,畅....
李小龙:《冥报记》叙考 - 天天要闻

李小龙:《冥报记》叙考

一、冥报记三卷(博文堂影印高山寺本)日本明治间博文堂珂罗版印本《冥报记》【叙录】《冥报记》三卷,唐唐临著,日本高山寺藏唐经生抄本,明治四十三年(1910)大阪油谷博文堂用山城高山寺藏写本珂罗版景印本。博文堂本依原样分装三轴,外有木匣,每卷幅高27厘米,由若干纸粘接而成,每纸长22.5厘米,十三至十五行不等,上...
【三国季汉秘史274】南中虎将孟琰:渭水孤军断洪流 - 天天要闻

【三国季汉秘史274】南中虎将孟琰:渭水孤军断洪流

【南中豪族归汉营】建兴三年春,孟琰跪在诸葛亮军帐前,青铜甲胄的寒气渗入膝盖。这位朱提孟氏嫡子记得,半月前族人孟获第七次被擒时,曾用南中土语对他嘶吼:"孟家的刀剑只向仇敌!"但此刻,帐中羽扇轻摇的声音让他绷紧脊背。"孟将军可知,此战过后,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