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橱窗里面有很多关于民国历史书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最大动力。)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熊克武打败另外一个军阀刘存厚后,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军政大权,而熊克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不断排挤其他派系的将领,最终四川爆发了“九人团”和“实业团”内战。尽管熊克武又联合刘存厚打败了“实业团”,但熊克武已经元气大伤,杨森、刘湘、邓锡侯等新军阀崛起。
四川新军阀的崛起,注定和熊克武、刘成勋等老军阀避免不了冲突,因此双方又爆发了内战,这一次熊克武战败,他被迫率领残部离开四川,前往广东准备参加北伐,而留在四川的旧部们就选择归顺新军阀。
青翰南早年加入熊克武的部队,然后参加了四川的一系列内战,靠着战功升为旅参谋长,熊克武战败后,他投靠了刘文辉。而刘文辉也挺重用青翰南,任命他为川康边防军屯垦司令,后来刘文辉被刘湘打败,青翰南就又投奔邓锡侯,在第二十八军里面当旅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青翰南离开军界,转任行政职务,为四川的经济建设做了不少贡献,解放战争末期,青翰南在成都迎接和平起义。
1890年,青翰南出生于四川双流,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
1909年,青翰南弃文从武,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等民国成立后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四期工兵科。
青翰南
1918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青翰南返回四川,在熊克武开办的讲武堂当上尉教官。9月,当时在“云南王”唐继尧的支持下,熊克武担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何畴为第一混成支队长,青翰南调往何畴身边当少校参谋,在川西北地区和刘存厚的部队作战。
1923年8月,熊克武的心腹但懋辛担任四川陆军第一军军长,张冲为第二混成旅旅长,青翰南为上校参谋长。
1925年3月,熊克武在四川战败后,就率领残部退往广州,准备参加北伐战争,但胡汉明、汪精卫、蒋介石、谭延闿等国民政府高层,认为熊克武和陈炯明有勾结。熊克武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带着但懋辛、余际唐、张冲等人在广州参加军事会议的时候,被蒋介石和谭延闿派兵抓捕,因此青翰南等军官被迫返回四川。
熊克武
青翰南回到四川后,川军第九师师长刘文辉,也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所以他邀请青翰南到部队里面当上校参谋处长。
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刘文辉率部归顺国民政府,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青翰南为第二十四军军政学校副校长。
1931年,刘文辉打败刘成勋后,控制了川康地区,青翰南升为川康边防军屯垦中将司令。
1933年,“二刘之战”结束后,刘文辉被刘湘打败,刘文辉率领两万残部退守川康地区,由于失去了太多地盘,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青翰南就离开了刘文辉,跑去投奔邓锡侯,担任第二十八军教导师第三旅少将旅长,兼金堂县县长、金堂县建设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
刘文辉
青翰南带着工程部队在当地勘察测量,还请了成都高级工业学校的教师韩子揆负责设计,想在城东建一处电站,青翰南在军校的时候学过测绘,他亲自带着技术人员实地考察。
1935年11月,由于派系斗争的原因,青翰南离开四川,前往江西担任江西绥靖公署少将高参。
1936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授予青翰南陆军少将军衔。
1937年初,青翰南担任重庆行营少将参军。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青翰南没有兵权,而他又不想担任虚职,所以就离开了部队。后来青翰南担任华阳县灌溉委员会主任,双流旅蓉同乡会会长等职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青翰南当选双流县参议员。
邓锡侯
1946年,国民党为内战做准备,在四川各地征兵征粮食,青翰南、彭光烈等退伍将领,积极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青翰南在成都和双流两地做生意。
1949年底,解放军进入四川,青翰南在成都迎接解放军到来。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青翰南担任成都市第一届人大代表。
1953年,青翰南前往重庆,在“上海机械厂”工作,担任技术主管、工程师等职务。
1956年,青翰南成为该厂技术学校的技能老师。
1958年,青翰南退休返回双流老家居住。
1964年,青翰南发表了《青翰南自传》等多篇回忆录。
1967年,青翰南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