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关于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强调的观点

2022年07月14日12:35:25 历史 1778

1954年10月,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日本国会议员访华团和学术文化访华团参加了我国国庆观礼。10月11日周总理会见了日本朋友,与他们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交谈。周总理说:“60年来,中日关系是不好的,但这已经过去。我们应该让它过去。过去的历史不要再重演。”

——题记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关于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强调的观点 - 天天要闻

安倍之死表示“幸灾乐祸”成为一种“情绪正确”和“表达正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据说某网红因为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稍微表达了一些“礼节性的哀悼”就掉粉200万。而某70岁老头,一如既往地引导和迎合了这种“情绪和表达的正确”,则又让自己正义的形象高大了几分。

但这种情绪真的对吗?这种理解好吗?

首先,在我看来,这种“情绪”和基于这种情绪的表达是可以理解的。中日之间的历史在那里,安倍执政这些年日本官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表态有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中国老百姓当然有理由借此机会开心一下。

从感情上讲,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理所应当的。但可以理解的情绪,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理性的情绪。我们当然可以任性,但任性并不值得提倡。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关于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强调的观点 - 天天要闻

其次,我觉得我们要理性地分析一下这种认知和情绪是否完全正确:相当一部分国人是把日本当”敌人“看待的,那么:

1、日本是不是我们的敌人?

2、安倍是不是我们的敌人?

3、中日之间是不是一定要不死不休?中日之间不死不休,对谁有利?

4、中日之间是不是应该和解?中日之间能不能和解?

抛开感性,回归理性。以上4个问题是所有关心如何评价和面对“安倍之死”的国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关于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强调的观点 - 天天要闻

从我个人的认知和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来看,我觉得:

1、中日之间有很多矛盾和分歧。日本作为美国在远东最重要的盟友,和我们也有许多潜在的冲突点。但是,中日之间在经济上的重大利益关系,中日之间作为搬不走的“邻里”关系,也迫使日本也不得不迎合美国“说得多,做得少”。比如,就没有配合美国对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加码制裁,否则我们的手机产业基本会全面崩盘。所以,我不认为日本是我们的敌人。并且,我也不认为把日本定义成敌人是聪明的想法。

2、安倍作为一个典型的日本民族主义者,在钓鱼岛、台湾等问题上的表态,在日本“国家正常化”等政策上的推进,都让我们很不舒服。但是,我们是不是也注意到安倍在第一个任期内全面推进了中日关系的回暖?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在安倍任内完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RCEP的协议签订?是不是也注意到新冠疫情后日本没有与美国同步抹黑中国,反而在安倍的要求下,自民党党员每人扣5000日元工资捐款中国?是不是也注意到安倍在2006年上台第13天就访问中国,打破了小泉执政下的中日僵硬关系?所以,在我看来,安倍虽不是中国的好朋友,但也不能用敌人定义。

3、总有一些人潜意识里把“中日这间定义成敌人”甚至是“不死不休的”的关系。比如,某网红的视频就是在客观引导和助长这种认知和情绪。但事实上讲,加强中日之间的敌对情绪除了对中日两国人民不利,还有什么好处?谁愿意看到中日关系越来越紧张?如果牺牲掉日本可以打断中国的崛起,谁愿意?那么,国内迎合、配合这种“中日是死敌”的认知和情绪的自媒体是在为谁的利益服务呢?来回答一下!

4、在我看来,中日之间当然可以和解,也应该和解!中日两国从唐朝算起,也应该是和平友好的时间远长于敌对的时间吧!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50年代我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已为两国人民的和解而开展“民间外交”。1955年10月,毛主席和周总理热情接见了以上山荣吉为首的日本国会议员访华团。毛主席特别说道:“我们(中日)两个民族现在是平等了,是两个伟大的民族!”1956年10月6日,毛主席主动参观了日本商品展览会,并发言说:“中日关系中还有与美国的关系问题,美国不和我们合作,反对我们,所以也不喜欢日本和我们合作。中国希望同日本建立正常关系,也希望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建立正常的友好关系。中美两国人民是友好的,只是政府关系不好。我上“西天”以后,我们的儿子一代可能好;再不好,孙子一代总会好起来的。”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关于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强调的观点 - 天天要闻

1954年10月,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日本国会议员访华团和学术文化访华团参加了我国国庆观礼。10月11日周总理会见了日本朋友,与他们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交谈。周总理说:“60年来,中日关系是不好的,但这已经过去。我们应该让它过去。过去的历史不要再重演。”

而在当下的互联网舆论中,谁在故意加深中日人民之间的矛盾?谁在配合和希望“历史重演”?

最后,我想再次提醒还有些理智的朋友们:

你以为你喜欢的偶像真的是毛主席思想的践行者吗?你看他把毛主席挂在嘴边、逢人就讲、声泪俱下,但是他的行为,在哪一点上是按毛主席的要求来的?这样的人你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里找,那个时代里横行无忌的人都是这个样子,有四个代表人物已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又一个甲子快过去了,这种人又能在网络上呼风唤雨,还有一群拥趸,真是可笑可悲!


如果您喜欢草根的文章,请"关注、点赞、转发"!谢谢!或许在我的主页能发现更多你喜欢的内容!(特别强调:近期发现有其他自媒体转载本人文章,请务必标明原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推荐我的其他文章:

什么是真爱国,什么是假爱国?

起哄不是爱国,无知不是良知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是爱国空心化

有些人,谈爱国可以,谈见义勇为不行

为什么有很多人把“批评与不爱国”等同起来?

假借爱国名义的网红大V和前几年的“公知”有区别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