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白银如何波动全球?推动人类加快全球化进程,白银功不可没

2022年07月14日10:19:21 历史 1925

贵重金属从古至今都让人们动心,黄金和白银一直是人类财富的象征之一,银币撬动的世界,美洲白银又是如何波动全球?

美洲白银如何波动全球?推动人类加快全球化进程,白银功不可没 - 天天要闻

西班牙人在大航海时代发现了美洲的贵重金属,安第斯山脉存在着世界最大的银矿波托西银矿,这个银矿含银量50%,相当于普通银矿的几十倍,只需要低温就能提炼出白银,而且和中国发明的办法相同,使用汞来提纯白银。

而且天公作美,万卡维利卡也就是现今的秘鲁境内,又发现了汞矿。

美洲白银如何波动全球?推动人类加快全球化进程,白银功不可没 - 天天要闻

这样一来,美洲的白银生产能力增长势头迅猛,因为需要大量的劳力,就奴役大批的印第安人去做工,因为条件艰苦和死亡率高,工人不断减少,最后不得不想办法移民补充。

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波托西银矿的年产量就能得到统计,1581年至1600年,仅一处的白银年产量就达到254吨白银,这其间还有几百万公斤的白银从美洲流到西班牙。

发展到十七世纪时,美洲已经因为白银的产业吸引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人前往那里,当然也有一大批人是被押送到那里的奴隶。但是也有别的国家的移民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白银的数量激增的同时,因此产生的纷乱也多了起来,很多走私白银的生意,也让很多国家都开始卷入其中。

美洲白银如何波动全球?推动人类加快全球化进程,白银功不可没 - 天天要闻

其中包括西班牙,法国等,英国也开始参与打击白银走私,经常偷袭西班牙的船只等,当时的西班牙和英国的敌对矛盾激增,甚至爆发了英西海战。惨烈的战况最终的结果是西班牙惨败,而大批的白银都从西班牙涌入了英国,荷兰也趁火打劫,截获运送银币的船只等。

纷乱的局面到十八世纪有所改观,英国和西班牙都对国家建设了新的制度和进行了新的统治方法。此时白银已经大量地进入了欧洲区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货币的发展。

美洲白银如何波动全球?推动人类加快全球化进程,白银功不可没 - 天天要闻

而且美洲的白银在影响西欧的同时,对当时的东方世界也起到了影响,当时的另外一个白银大国就是大明王朝,这个王朝从西班牙引进了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等,玉米,土豆,花生等,进入中国后为明清人口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西方国家购买我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贸易也是非常频繁,当时的商贸往来也非常繁荣。

这些交易都用白银作为结算的媒介,大量的白银在流通,在十六世纪,西班牙的殖民地生产出来的白银,大部分都进入中国了,当时的白银能高达2千吨,到了十七世纪,全球的白银输入中国的高达万吨,已经达到了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

美洲白银如何波动全球?推动人类加快全球化进程,白银功不可没 - 天天要闻

而作为我国的邻国日本,在十六世纪就发现了储量可观的银矿,于是开采提炼出来的白银,因为明朝的价格高于欧洲等区域,所以日本的白银也每年有大约18万公斤涌入了中国。欧洲很多人也通过港口跑到中国做白银的生意,从欧洲其他地区收购,比如也从日本等地进行收购相对低价的白银,然后运输到中国去卖出,要么换成其他贵重的商品或者金属,非常赚钱。

美洲白银如何波动全球?推动人类加快全球化进程,白银功不可没 - 天天要闻

当时明朝政府也是要民众缴纳白银作为税赋,白银在明朝万历初期形成了输入的高峰时期。此后一直到十七世纪出现的长达几十年的经济危机,以及明朝的衰亡,白银也是因为减产和这些大的背景因素,美洲的白银产地开采量下降,世界各行业的贸易也缩减严重,导致全球的白银流动能力也出现了衰退,流入中国的白银就更少了许多,随着时局动荡和贸易危机以及人为限制设置封锁贸易关卡等情况,资本主义导致破产企业增加。

因为经济不景气人口下降,当时的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胀情况,白银流通量锐减后,明朝的财政等都受到影响,作为当时世界上装备最好的明朝军队,朝廷无力供养,再加上连年的天灾农业荒废,民不聊生,最终导致明朝分崩离析。

此时的日本在闭关锁国只保留和荷兰通商,同时也在大力发展瓷器烧制工艺,到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日本瓷器打开了欧洲的市场,日本开始和欧洲进行更多的交流,流通的艺术品增多。

白银的加工也见证了人类的文明进程,正如一些网友所认为的,中国创造了用陶瓷换白银的时代,美国人则是发明了用纸币替代贵金属,而白银从美洲开始波动全球,推动全世界人类加快全球化进程,白银功不可没,白银作为一种契机和媒介,表面上看有所中断,实际上人类连接从无止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