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2022年07月07日22:37:28 历史 1494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攻陷”延安,立马向蒋介石发送一条捷报。

蒋介石得知后大为兴奋,决定秘访延安,看看共产党人是如何在这里指挥百万大军的。

当时蒋介石率一行人乘坐“美玲号”专机来到延安。

万万没想到仅仅一天的延安之行,直接让他心态崩溃、彻夜未眠。

对蒋介石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是他在毛主席住处看到了一件无法想象的物品!

次日,蒋介石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

而这件物品带给他的影响却未因离开消散,乃至败退台湾时。

蒋介石仍对众幕僚说:我一生就去过一次延安,但这里却成了我的梦魇,也是我最为后悔的决定,那一天的见到的东西让我明白,我是斗不过毛泽东的!

那么,蒋介石到底在延安有何所见,让他有如此感慨?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这一切都要从胡宗南“攻陷”延安讲起。

一 胡宗南“攻陷”延安

1947年4月,中外记者团55人乘坐飞机赶往延安,他们此行目的是为了庆祝胡宗南“闪击延安”的壮举,让蒋介石在国际上多出出风头。

当来到延安后,记者发现整个街道热闹非凡,百姓们对国民党军很是“拥戴”,不时有人说书卖艺,丝毫不受“闪击延安”战争的影响,因而不断吹嘘国民党的“爱民之策”。

然而,当报社记者来到延安战俘营进行采访时,却发现了一丝猫腻,刚采访过的“俘虏”又在另一个地方露面。

记者不解道:“我们刚刚不是见过面吗?为何你又来到这里了?”对方说:“我们是乘坐卡车来的……”

“你是谁?到底是什么人?谁带你来的?”

不过记者还没继续问下去,就被胡宗南拉到其他地方。

到了战绩陈列室后,记者发现里面摆满了冲锋枪、美式机枪、中正式步枪,对此感到诧异,问道:“共军不是使用小米加步枪吗?”

副官听了后愣了一下,又尴尬道:“这些枪支原是国军的,但被共军收缴了,如今又成为我们的战利品。”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延安旧照

但不管怎么解释,国外记者们对这次“闪击延安”充满了不解和诧异。

还没多久,新华社又报道一则新闻:西北解放军主力于同年4月14日全歼胡宗南部15师135旅6000余人,代旅长被俘虏。

这是咋回事?不是刚重创延安?为何中共仍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

其实,事实正如他们所怀疑那样,这场“闪击延安”实际上是中共给胡宗南以及蒋介石下的套。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发起了对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就此内战正式打响。此时的国民党控制全国76%的土地以及3.4亿人口。

最重要的是,国民党正规军人数多达400余万人,且吸纳日军120万人的装备,再加上美军军事援助,可装备39个师美械装备。

而此时,中共领导的解放军和民兵数量总计才不过120万人,且装备简陋。正因国民党军占据的巨大优势,蒋介石扬言只需要3-6个月时间即可胜利。

可结果却让蒋介石大吃一惊,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却屡屡失败,截止1947年2月份时,解放军在8个月内歼灭71万国民党军,大大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蒋介石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打起了攻打延安这一决策。

其实,陕甘宁边区地理位置偏僻,且没有太多粮草,很难养活太多士兵,其战略地位有限。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蒋介石和胡宗南


但他主要目的并非占领延安,而是想要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动摇我军军心,并借此获得国际支持,一举扭转战局。

而此时,陈赓在太原战事吃紧,贺龙部队在大同落了下风,刘邓大军远在汉阳,难以在短时间内支援延安。

而此时,国民党军进攻延安,其用心险恶昭然若揭。

其实,蒋介石早就想打延安的主意,1940年7月时,他就给心腹陈立夫示意,让其给西安的胡宗南“吹吹风”。

陈立夫来到西安后,对胡宗南各种暗示,可胡一直不开窍。气得陈立夫直白道:“我要是你,直接调集兵力,一夜将延安拿下。”

不过,胡宗南死脑筋,说:“陈部长,此事需要蒋委员长的军令,不然我是不会出兵的。”

陈立夫听了直接吐血,此时正值国共合作抗日,蒋介石怎么敢公开下令,他一气之下当天离开西安。

而1943年时,蒋介石亲自指示胡宗南进攻延安,不过还没实施,其阴谋就被我党揭穿。

不过这一次,蒋介石依旧让心腹爱将胡宗南执行任务。同年3月4日这天,他就将胡提拔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授意其制定“闪击延安”方案。

胡宗南手里拥有34个旅、25万兵力,他将董钊第一军、刘戡第29军为主力军,兵分两路,从洛川宜川一带向延安进发。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胡宗南(中间)

为了赢得此战胜利,蒋介石可谓是下了血本,将美式枪械、飞机、重型火炮坦克配给胡宗南兵团,他本人也亲自前往西安,督促其作战。

同年3月11日,美国驻延安观察组刚离开7个小时,国民党军就对延安进行大范围轰炸。

不过除了在军事上做好准备外,胡宗南又在政治上下了一番功夫,以笼络延安百姓,彻底瓦解我党在其的影响力。

他要求秘书熊向晖帮忙起草“施政纲领”,其中包括“耕者有其田”、“穷人当家作主”、“普及教育”等观点。

一切准备就绪后,胡宗南于13日下达对延安的地毯式轰炸,并将装甲车、坦克朝着延安一带进攻。

保卫延安的解放军最高指挥官是彭德怀,他制定了游击战蘑菇战麻雀战等战术,利用有利地形和胡宗南兵团节节抵抗。

期间,各大机关人员陆续有序撤离,唯有毛泽东仍不愿离开,他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同年3月16日下午,毛主席正和周恩来、彭老总讨论军事,忽然外面传来巨响,2发炮弹在门前爆炸,门窗玻璃震碎,周、彭担心毛主席安危,劝其早点离开,主席始终不肯。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在陕北

次日,国民党对延安发动更疯狂的轰炸,投掷59吨炸药,这让整个延安成为火海。而此时,胡宗南兵团已逼近南泥湾、金盆湾一带,延安城形势愈发紧张,但主席仍不愿离开。

同月18日,彭老总完成了7天阻击任务,下令军队向西北、东部转移,而延安最后一批机关干部也已离开,只剩下毛主席等中共领导人以及少量警卫人员。

此时,敌机袭击频率愈发频繁,毛主席警卫员十分紧张,纷纷劝其赶紧离开,主席却笑而不语。

黄昏时,敌人先头部队已逼近枣园,王震劝主席立即撤离,警卫员也劝主席离开。

毛主席摆摆手,称肚子饿了,要吃点饭填饱肚子。这让警卫员目瞪口呆,但还是将准备好的饭菜拿了出来。

彭老总听闻主席还没走,离开嚷嚷让主席尽快离开,敌军即将破城,就这样毛主席才答应撤离。

不过,毛泽东撤离前特别嘱咐彭德怀,一定要让部队把房子、院子都打扫干净,让胡宗南看看延安也不差。

就这样,直到晚上8点,毛主席才撤离延安,留给胡宗南的只是一座空城。次日下午5点,红都延安就此“沦陷”。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在陕北

二 “闪击延安”计划早已泄露

攻下延安后,胡宗南连忙找了个向导,他要巡视毛主席曾居住、工作的枣园,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然而,当胡宗南走到主席居住的窑洞后,来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发现里面放置一张纸条。

胡宗南将其打开后,发现这张纸条正是为他准备的,上面写着:

“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看完这张纸条后,胡宗南这才知道自己中了空城计,延安并非自己辛苦打下来的,而是毛泽东拱手相让。

他又下令士兵对延安进行搜查,发现延安根本就没有中共机密文件,甚至连枪械、粮食都没有,更别说有共产党员在城中。显然,共产党早就知晓他的“闪击延安”计划,不然不会这么快就转运出去。

看了纸条后,胡宗南哈哈大笑起来,但随即又愤怒的将纸条摔在桌子上。

其实,胡宗南的“闪击延安”方案,早就被中共获知,因而此战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么,我党是如何获知国民党作战方案的?这还要说起胡宗南身边的机要秘书熊向晖。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熊向晖


熊向晖17岁时毕业于清华中文系,1936年12月秘密加入共产党,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秘密潜入胡宗南部。

因他和胡宗南是老乡,且思想进步,深得胡宗南喜爱,得到其提拔和重用,很快,熊向晖就从侍从副官晋升为机要秘书,成为胡身边的大红人。

1943年6月初,蒋介石秘密召开会议,提出攻打延安的计划,而熊向晖第一时间得知该消息后,将其透露给延安方面,使得国民党此次突袭计划胎死腹中。

1947年,刚踏入婚姻的熊向晖计划赴美留学深造,不过临走前却被胡宗南叫了过去,并给了他2份机密文件,希望其延期赴美,再辅助其一段时间。

熊向晖拿到这2份文件后,顿时吃了一惊。

原来,文件上写着蒋介石进攻延安计划以及陕北解放军的兵力配置信息,如果蒋介石计划成功,那对我党极为不利。要知道陕北解放军不过2万之人,而国民党方面却拥有数十万大军,敌军占领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

熊向晖一方面帮胡宗南起草文件,一方面将重磅信息传递给联络人王石坚,再由其送到延安。就这样,同年3月3日这天,绝密情报就被送往延安毛主席书桌上,而胡宗南军长、师长等高官却对其一无所知。

此后数月里,熊向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胡宗南的情报源源不断传送到延安,从而使得敌人的一切攻势被我军轻松瓦解。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关于蒋介石进攻延安这一行动,其实毛主席早已预料。1946年12月,主席在接见西方媒体时,就提到:“蒋介石进攻延安计划早已预定,但我们很大可能将敌军打垮。”

有人问了,既然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前获悉敌人计划,为何不提前设下埋伏将敌人一锅端,而是选择上演“空城计”呢?

其实,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主要军事力量为西野,而西野才不过2万多人,粮食、武器供应不足,每个士兵也只能分到10发子弹。

而胡宗南作为蒋介石的嫡系,也是威名远扬的“西北王”,一个兵团就多达25万人,我军自然是无法和敌人硬碰硬,而撤离延安是最明确的决定。

不过,当时的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它是无数爱国人士和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很多人对于这一决定并不理解,其中反响最激烈的是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师哲

他回忆中在延安保卫战打响后的一天晚上,自己特地从枣园骑马急行几十里赶到王家坪去见毛主席。

忧心忡忡地问主席备战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做?是否一定要疏散?可否设法保住延安而不撤退?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讲话


主席点燃了一支烟,转过来微笑着打开了话匣子:“你的想法不高明,不高明。你知道吗?蒋介石的阿 Q 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

师哲听了后恍然大悟,连连称赞主席太高明。

在接见延安的一些干部时,主席解释道:

“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要告诉同志们: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延安的一些百姓们也不希望党中央离开,主席用更通俗的话说道:

“譬如有一个人,背个很重的包袱,包袱里尽是金银财宝,碰见了个拦路打劫的强盗,要抢他的财宝。这个人该怎么办呢?如果他舍不得暂时扔下包袱,他的手脚很不灵便,跟强盗对打起来,就不会打赢,要是被强盗打死,金银财宝也就丢了。反过来,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轻装上阵,那就动作灵活,能使出全身武艺和强盗对拼,不但能把强盗打退,还可能把强盗打死,最后也就保住了金银财宝。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给敌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来更主动,更灵活,这样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到了一定的时机,再举行反攻,延安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

正是主席的耐心解释,机关干部和陕北百姓才知道撤离延安的重要意义。在主席离开那晚,老乡们纷纷为主席送行。

三 胡宗南虚报战果

胡宗南意识到延安是一座空城后,开始为难起来。如实上报延安战况,那他“天子门生第一人”的名声不保,也不会有任何奖励;而隐瞒真相,夸大战果,那就可名利双收。

正在其犹豫之时,参谋团已帮其拟定好电报,内容是:延安大捷,我军经七昼夜激战,是役俘虏敌上万余,缴获武器弹药无数,正在清查中。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就这样,胡宗南将电报发到蒋介石手中,之后又在媒体上吹嘘:“延安一战十分激烈,歼灭敌军3000人,俘虏一万余人,敌人仓皇逃窜,我军占领整个延安城。”

蒋介石得知后大为激动,“共匪”老巢被端,这是如此伟大的战绩,一定要在媒体上大肆宣扬,鼓舞国民党军孱弱的士气。谁知,在媒体吹嘘下,原本俘虏一万多人的战果,直接扩大到五万之人,当时中央红军才2万多人,可见其可笑至极。

而后,蒋介石授予胡宗南“河图勋章”,且将其提拔为“陆军上将”,并让胡做好迎接中外记者团的准备。

听了此言,胡宗南激动的内心直接被浇上一盆冷水,毕竟整个延安城找不到一个共产党员、一封机密文件、一粒粮草,如何才能糊弄媒体?

胡宗南连忙将自己一个团的武器拿出来,并布置一个战绩陈列馆,还挖掘了不少坟墓,制造惨烈的战场。

至于俘虏怎么办?胡宗南下令在延安附近进行搜捕,将一切可疑分子抓捕充当俘虏,很快就抓捕了500名村民,之后又从兵团中挑选出1500名士兵冒充俘虏,建造了十座战俘营。

为了采访时不露馅,胡宗南还特别对这些人进行特训,让其将问题、答案背牢,以应付记者采访。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就这样,同年4月4日,中外记者团抵达延安,在胡宗南的最佳编剧和主演下,记者们被牵着鼻子走。

当时一则消息报道,记者采访一个“共匪”旅副司长,此人黑胖黑胖,胡子邋遢,张口就是运动战、阵地战等,说的确实有点意思。

因当时社会对共产党了解比较少,以为这就是共产党人,纷纷吐槽说:“原来共产党员是这个模样,没啥大不了。”

然而,正在记者团离开后没多久,毛主席就指挥创下“青化砭大捷”,歼灭国民党31旅3000人。之后,彭老总又指挥西野全歼蟠龙镇守敌6700人。

就这样,“闪击延安”后数月内,胡宗南兵团在战场上损失惨重,且一直被西野牵着鼻子走,正应了主席那句话“进退两难”。

三 蒋介石延安之行

然而,此时的蒋介石并不知道胡宗南面临的困境,反而仍沉浸在“闪击延安”的胜利果实之下。他为了了解延安真实面貌,决定亲自去延安一探究竟。

胡宗南得知后,立马做好万全准备。如花费数十万法币铺设一条碎石路,又将原边区政府交际处进行修缮。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为保证老蒋安全,他还在城市各路口增设兵力驻守,派宪兵队日夜巡逻,使得整个延安城戒备森严,连一只鸟儿也飞不进来。

为制造热烈气氛,他将“歌唱团”布置在人群中,并直接将我党的《东方红》拿过来改变,将歌词篡改为“中国出了个蒋中正”,还要求他们高喊“蒋介石万岁”等口号。

1947年8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以及俞济时蒋经国等一众官员乘坐“美玲号”专机抵达延安。

此时,早已在一旁等待的中央社记者围了上来,蒋介石自信道:“2年前我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可今天我前来延安回访,并非是毛泽东邀请我,反而是我不请自来,想来看看这里是什么样子。”

说完后,蒋介石等人坐上美式吉普车,朝着清凉花园驶去,来到下榻宾馆休息一会后,蒋介石又决定来到延安城视察民情。

当他出来后,道路两旁早已围满人群,伪装成百姓的特务们便拍手叫好便高喊“蒋介石万岁”等口号,这让老蒋心情大好。

次日一大早,蒋介石来到部队中,对营长以上级别的军官训话,并和部分官兵合影。但突然,蒋介石叫住胡宗南,称要去杨家岭看一下中共领导们的指挥所,胡宗南不敢怠慢,连忙驱车前往。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蒋介石延安之行


很快,蒋介石一行人来到了枣园,这里是中央社会部驻地。到来前,蒋介石曾多次幻想这里一定奢华阔气,可没想映入眼帘的却是破旧的木门和一栋栋土窑洞。

很快,蒋介石走进毛泽东居住过的窑洞,发现窑洞非常狭小,和百姓居住的没啥不同,房间内的旧书桌坑洼不平,床也十分简陋,还有一把破旧的椅子,整个房间就这三件家具。

蒋介石看了后惊讶不已,没想到毛泽东竟然居住在如此简陋的房间内。这一刻他愣住了,他想起自己居住在别墅内,家里都是进口家具。就连来到延安,胡宗南也为其备上最好的生活用具,还特地从西安运来餐具、浴缸、马桶等。

他很难想到,作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其居住环境和农民无异,连自己家厕所都不如。而这样一位对手,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环境下保有旺盛精力,指挥千军万马的?

又如何在坑洼不平的书桌上下达各种作战指令的?

蒋介石内心百感交集,他又来到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的房间,发现几乎每个房间都很简陋。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此外蒋介石还发现每个中共领导人所住的窑洞外都放置一个奇怪的木架子。

蒋介石很是好奇,这个木架子到底有什么作用?胡宗南说道:“这是纺车,用来织布的。”

蒋介石出身优越,家族世代做生意,他从小就吃喝不愁,自然是没下过农田,也没见过那些农用器具,对百姓日常使用的农具一概不知,因而看到木架子顿感好奇。

胡宗南又说道:“陕甘宁边区早就被我大军包围,使其和外界交流不畅,因而这里物资匮乏。因此,不管是毛泽东还是周恩来,每个共产党领导人都会在没事时亲自纺纱。”

蒋介石听了后脸色煞白,他不服气的摆弄一番,谁知被木刺划伤手,当即气得青筋暴露,他没想毛泽东竟然还会干着这种粗活。

在蒋介石的世界观内,一党领袖是绝对不能放低姿态干粗活的,但毛泽东却用事实证明他的与众不同,始终和人民群众走在一起。看着眼前的纺车,蒋介石沉默不语,但他内心却已明白自己为何会输。

突然,一个老农扛着锄头走过,蒋介石立马上前问道:“你见过毛泽东吗?”

老农笑眯眯地说:“肯定见过啊,他经常去我家吃枣子,我们可熟悉了。”

“你送他吃的吗?”

“怎么会,他花钱的,每次吃都给钱。”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蒋介石不甘心,他接着问道:“毛泽东穿着打扮如何?”

“和那些普通士兵一样,穿着旧衣服,全身打补丁,穿着草鞋。”

蒋介石听了后面色铁青,他没想毛泽东竟然是如此朴素、坚守原则之人,从来没拔高自己身姿,始终和人民群众为伍。

随后,蒋介石摆手让老农离开,一言不发的发呆,他终于意识到为何共产党永远打不倒,也明白为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蒋介石又来到了抗大学校,他发现这所军校不过是简陋的窑洞组成,没有崭新的教具,就连黑板也不过是用木炭灰涂黑,学员们坐在低矮的小凳子上露天停课。

蒋介石看了后不禁感慨:黄埔军校的武器、教材、装备比这强上太多倍,但为何会打仗的人远比不上抗大?这是咋回事?

胡宗南和一众高官面面相觑,他们在战场上均吃了解放军的大亏,自然不敢说什么。

回到住处后,蒋介石在房间内连连感慨:“我终于知道我为何输了!”

确实,蒋介石的延安之行所见所闻都超乎他预料,他看到毛泽东的生活环境以及日常状态后,就知道共产党人是战无不胜的。

当晚,蒋介石并没有住在豪华宾馆内,反而是睡在原中央军委大院,这一夜他彻夜难眠,思考自己和毛主席的不足。

次日,蒋介石匆匆离开让他如芒背刺的延安,他本以为的延安之行是一场惊喜,却没想是一场心灵洗礼,他也终于明白什么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1947年蒋介石欢喜占领延安,见毛泽东住处一物,叹道:我们输了 - 天天要闻


而当蒋介石刚回到南京不久,就听到胡宗南36师2个旅6000余人在沙家店一带遭全歼;紧接着36师28旅在清涧岔口被解放军全歼。

就在蒋介石离开延安的9个月后,1948年4月22日,延安再次回到共产党和人民怀抱中。

三大战役过后,国民党百万精锐主力消耗殆尽,渡江战役更是直捣黄龙,一举攻下南京总统府

蒋介石仓皇败退台湾,临走前他感慨道:“我就去过一次延安,但这里却带给我心理的梦魇,那天的所见所闻,让我知道我斗不过毛泽东,这种失败都是注定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 天天要闻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为邻国,俄罗斯经常被提及,国人并不陌生;若从革命史看,苏联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追问俄国的历史,恐怕大多数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词,缺乏整体性概观。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 天天要闻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6月26日消息,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许志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许志勋(资料图)官方简历显示,许志勋曾任资阳市副市长、市政府二级巡视员,2022年7月转任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许志勋曾被降级处理。据介绍,许志勋,男,汉族,...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