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邓小平提议修“成渝铁路”,并说出3个理由,毛主席:批准

2022年07月05日12:44:12 历史 1405

1950年6月15日晚上,山城重庆嘉陵新村的西南铁路工程局的所有职工,全员都激动地难以入眠,只等着太阳升起。

16日,鸡鸣声起,天刚泛白,一夜未眠的铁路职工们,就纷纷从床上爬了起来,翻箱倒柜地拿出自己最为妥当的新装,打扮得光鲜亮丽地结伴出了门。

“都到齐了吗?”西南军区的操场上,一个领导样子的人,正在队伍旁来回踱步,嘴角的笑意怎样都止不住。

“到了!都到了!”队伍中的众人一个接一个地,左右察看了一番,显然,在今天这个重要时刻,没有一个人迟到。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此刻聚集在西南军区的队伍,不再是军人,而是西南铁路的职工们。主席台上方悬挂的横幅上,“成渝铁路动工典礼”几个大字无比醒目。

50年邓小平提议修“成渝铁路”,并说出3个理由,毛主席:批准 - 天天要闻

过了没多久,职工们开始骚动起来,紧接着,一个身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在铁路局职工们的注视下,那个身影走上了主席台,站在了话筒旁向众人大声问候道:“同志们好啊!”

“邓政委好!”激情高昂的铁路职工们,大声地回应道。此刻,对于他们来说,站在主席台上的邓小平同志,就是他们的希望。很清楚台下众人心情的邓小平,只是简单地说了两三句话。

话毕,台下瞬间掌声雷动。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拿着一面锦旗的贺龙,走上了主席台,亲手将锦旗展开,只见锦旗上绣着“开路先锋”四个大字。见此,在旁等候已久的西南铁路局代表主动走上前,从贺龙手中接过了锦旗。

接过这面锦旗,就意味着接过了一项重任,接过了中央的嘱托和四川人民的希望,意味着“成渝铁路的修建正式拉开序幕。

一、三个理由

彼时,正值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历经战争摧残的中国,百废待兴,而川渝铁路能够赶在建国后第一年修建,离不开时任西南政委的邓小平的努力。

1950年,全国各地从沿海到大西北,都有着急需资金的工程,各地都在抢着向中央申请修建铁路。时任西南局政委的邓小平,一线想要恢复四川萧条的经济,解决困扰四川人民祖祖辈辈的出行问题,在进行多次的实地考察之后,当即决定向中央提出修建“成渝铁路”。

50年邓小平提议修“成渝铁路”,并说出3个理由,毛主席:批准 - 天天要闻

“四川人民想要富起来,成渝铁路必须修!”这样的想法一旦形成,就再也难以抹去。

在将所有材料汇总之后,一向雷厉风行的邓小平,连夜制定了关于成渝铁路的修建方案,并在次日就送往了中央。

在当时,众多时不可待的工程面前,成渝铁路的修建方案并未能够说服毛主席,毕竟国家的资金并不充足,难以支持这么多大型工程的同时修建,考虑再三,毛主席还是没有签字,而直接叫来了邓小平。

“你告诉我,成渝铁路为什么要修?你若是能够说服我,我就签字,中央会全力支持修建;要是没能说服我,那这个铁路就先搁置。”毛主席也没遮掩,直接开门见山道。

深知成渝铁路能否修建,在此一举,邓小平并未急着回答,低头深思片刻后,才一字一句郑重地回答:有三个理由。

首先,西南地区急需发展,重庆和成都正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只有将这两座城市链接汇通,四川省的经济自然会被带动,这样一来西南地区指定能够脱胎换骨。作为全国地区粮食和副食品的供给地,西南一旦发展起来,全国民生改善就不成问题。

其次,成渝铁路早先已经修建过多次,但次次中断,若是现在修建成功,新中国和我们党在川渝人民心中乃至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都会大大提升,民族自信心,人民幸福感都会大大提高。从国际方面考虑,成渝铁路一旦建成,我国的国际声望将会大幅度提升。

50年邓小平提议修“成渝铁路”,并说出3个理由,毛主席:批准 - 天天要闻

说到这,毛主席的神情已然松动,见此,邓小平再接再厉,接着说出了第三个理由:“正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导致四川政令不畅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成渝铁路一旦修剪成功,四川省政权管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邓小平说完之后,毛主席先是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就在邓小平提心吊胆时,毛主席大力地鼓起了掌,并大笑道:“好啊,这三个理由一说,这成渝铁路是必须修的了!西南有你,我很放心!”

邓小平的三个理由,让毛主席下定了决心,给川渝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修建铁路,连通外界,已经是川渝人民长达半个世纪的期盼,甚至称得上执念。

二、几十年的执念

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地区,人口兴盛且物产丰富,却因位于高山之间,只有长江这条水路、秦岭巴山之间的一条羊肠小道能够与外界联络。

蜀道之难,自古以来就是萦绕在巴蜀人民心头的一大心病。早在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就曾向清朝政府上奏,请求修建川汉铁路

当时,列强时刻紧盯中国,将中国列为囊中之物的列强,在这个奏请上报之后,便借机要求清政府,修筑川汉铁路。原因可想而知,觊觎四川这个物产丰富之地已久的列强,想要借助川汉铁路,一举将之吞入囊中。

50年邓小平提议修“成渝铁路”,并说出3个理由,毛主席:批准 - 天天要闻

在英法两国先后四次的催促下,清政府最终同意修筑川汉铁路。彼时,巴蜀人民以为迎来了光明,却不知清政府正将他们一步步推向列强囊中。

1911年5月,腐败的清政府,为了讨好西方列强,以向英法德美借款修路的伪劣借口,不顾民愤,将路权出卖给列强。此等不顾后果的行径,引起了四川人民公然反对,以成都为中心的全川保路风潮,随之掀起。保路运动闹得轰轰烈烈,清政府即使再不顾民生,最终也未能如愿。

1911年8月,动工两年的川汉铁路停工,巴蜀人民再次陷入失望漩涡。

直到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在四川地方政府的上请下,提出修建川汉铁路及成渝铁路。计划提出之后,最初国民政府就聘请了工程师进行了勘测和设计,甚至还组织成立了专门的铁路工程局负责铁路的修建。然而,直到1937年6月份,成渝铁路的修建才正式被国民政府提上日程。

就在巴蜀人民,以为此次铁路建成指日可盼时,内部腐败严重的国民政府却迟迟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官员贪污、上边不作为,直到1949年10月,距离开工长达十余年之久,铁路的修建才完成了预定工程量的十分之一不到,甚至一根钢轨都没铺设。

十几年的时间,早就将巴蜀人民的期望消耗殆尽,只留下对国民政府的满心失望。

50年邓小平提议修“成渝铁路”,并说出3个理由,毛主席:批准 - 天天要闻

直到重庆解放,西南地区战事基本结束,这项搁置长达四十余年的铁路修建事宜,再次被提上日程。

与以往大相径庭的是,在新中国千疮百孔之时,中央政府依旧尽最大努力,提供资金,派遣专业人员,支持川渝人民修建成渝铁路。

三、成渝铁路正式通车

然而,尽管有着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但是,成渝铁路的修建依旧充满着艰难险阻。

当时,中国的工业极其落后,不要说专业设备,即使是比较大型的机械设备,都很难找到。面对四川这个四处都是高山河川的盆地,工人们只能自己找趁手的工具,或者直接用手去挖。

除了缺少工具设备之外,安全方面也是修建过程中的一大隐患,当时西南地区剿匪尚未结束,工人们施工期间,必须得时刻提防着土匪的袭击。

工人们的困扰一项项都被上报给了中央,中央政府第一时间就给出了解决方案。没有工具,就靠人力,从西南军政委员会中直接抽调指战员三万余人,不仅解决了人力短缺,也解决了安全问题。

50年邓小平提议修“成渝铁路”,并说出3个理由,毛主席:批准 - 天天要闻

可是,要想早日竣工,在没有专业施工团队的情况下,近三万人的人数也难以完成修建。这时,巴蜀人民纷纷自荐,加入到了筑路队伍中。

1951年2月份,工地上的民工人数高达十余万人,巴蜀人民修建铁路的热情日渐高涨。

为了修建铁路,巴蜀各地农民有人不惜将家里的香樟楠木等改成枕木,除此之外,还有人将自己的寿材、房料都捐了出来,最终凑出了129万根枕木,来支援铁路修建。

1952年7月1日,在巴蜀人民的支援和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全长505.06公里的成渝铁路终于实现了全线通车。

开弓没有回头箭,两年的时间,巴蜀人民终于实现了心愿,完成了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四十多年都未能修建成功的铁路,这一次终于修建成功,这根深埋巴蜀人民心中的毒刺,终于被拔了出来。

50年邓小平提议修“成渝铁路”,并说出3个理由,毛主席:批准 - 天天要闻

成渝铁路的成功通车,不仅解决了千百年来四川人民出行难的问题,而且彻底打开了四川人民对外沟通的大门。至此,四川省经济繁荣之路随之开启。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