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坎坷人生是咎由自取 章淳的多面人生怨不得别人

2022年07月04日22:01:31 历史 1654

章淳怎样整苏轼兄弟两个的


苏轼的坎坷人生是咎由自取 章淳的多面人生怨不得别人 - 天天要闻

章淳

章淳为什么把苏轼兄弟往死里整,苏轼被贬谪到惠州他还不罢休,还要将之贬谪到更荒凉更偏远的儋州,这在当时的宋朝,是除了满门抄斩之外最厉害的徒刑。

都说醋打哪儿酸,盐打哪儿咸,有果必有因,有怨必有报。

其实章淳和苏轼是同榜进士,还是曾经的好朋友。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时,章淳恰好任商洛令,他们同属于陕西路,因此有机会见面切磋,刘敞对他们二人都以国士待之。

章淳字子厚,您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对了,唐宋八大家中坐第二把金交椅柳宗元的字就是子厚。苏辙子由, 这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也都为自己的所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苏轼字子瞻,也就是说能够登高望远。三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子”字,但是所做的事儿都不是君子之行。苏轼如果真正能够远瞩高瞻就不会当初给章淳背后来一刀;章淳如果真如同名字那样醇厚,断然不会一再对苏轼痛下杀手,让苏轼欲死不得、想生不能;苏辙如果不是当初对章淳“致命一击”,段然不会像哥哥那样被贬雷州

章淳对苏辙的打击如暴雨骤至,不但明令不准苏辙居住在雷州的官舍,而且还不允许住民房。报复是把双刃剑,后来章淳被贬雷州,当地老百姓死活都不让他住民居,他们气愤地说“”章淳当年为宰相时,因为苏辙签了住屋合同没法毁约,你为了打击苏子由,差点拆了我们的房屋”。

苏轼章淳曾经惺惺相惜 章淳曾经对苏轼雪中送炭


苏轼的坎坷人生是咎由自取 章淳的多面人生怨不得别人 - 天天要闻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

苏轼和章淳曾经有一段甜蜜岁月,章淳商洛令任满时,曾经邀请苏旦、安师孟前往往凤翔拜会苏轼并且向之辞行。苏轼不但尽地主之谊,杯盘罗列、觥筹交错款待章淳,而且还把公务推到一边,用了四天的时间,陪同章惇等人游览了终南山楼观、五郡、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等名胜,并且以诗文纪其盛况。

章淳观察到皇帝钟情变法,于是亦步亦趋王安石,终于成为翰林学士,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令,可谓风光无限。所谓上得快跌得也快,因为朝廷内部的尔虞我诈,章淳被外放湖州,他和此时在密州的苏轼相期许“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 ”。

乌台诗案爆发后,时任宰相的王珪认为终于等到了收拾苏轼一把的机会,于是在宋神宗面前极力谗言,说苏轼有不臣之心。

苏轼的坎坷人生是咎由自取 章淳的多面人生怨不得别人 - 天天要闻

宋神宗


宋神宗爱才,本来不想深究在囹圄中的苏轼,听到王珪这么一说,颜色更变,急忙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在宋神宗看来,苏轼有罪不假,但是还不至于对身为皇帝的自己有什么大不敬。

王珪看机会来了,于是就趁机拿出沈括提供的那两句苏轼所写的那两句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并且进一步歪曲苏轼的本意说“陛下您看看,他这是说得什么话,你是九五至尊,贵为天子,是飞龙在天。苏轼却认为您根本不懂得他,他反而要到地下去找龙,这不是不臣之心又是什么?”

哪知宋神宗并不这样认为“苏轼是文人,是写的桧树,诗人的言辞,又和我有什么扯”,宰相王珪无话可说,在一旁的章淳轻蔑地说“大人贵为宰执,人之害物,无所忌惮,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搞错了没有,章淳当时只是一个翰林学士,在宰相面前说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如果不是出于公心,如果不是和苏轼有着深厚的友谊,他又怎么敢如此不计后果,胆大妄为呢?

章淳这还不算,散了朝他紧跟在王珪身后,追问王珪“你是不是想让苏轼家破人亡才开心呐。”王珪推脱说是舒亶的观点,章淳反唇相讥“他的口水你也吃下去吗?”

苏轼的坎坷人生是咎由自取 章淳的多面人生怨不得别人 - 天天要闻

看看这幅天下第三行书,就知道苏轼在黄州有多狼狈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后,章淳还写信问候,这让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苏轼感恩非常,他在回信中说自己从待罪以来,即使骨肉至亲,也不曾有片言只语慰问。他称赞章淳“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苏轼感谢章淳“平居遗我以药石,及困急又有以收恤之,真与世俗异矣。 ”也就是说只有章淳在苏轼落难的时候,施以援手,送药给自己调理身体,急难困苦的时候照顾体恤自己,这种恩情和雪中送炭没有什么区别。

苏轼在给章淳的回信中说,自己平生没有生产活计经验,兄弟苏辙有七个女儿,本来就已经很困难了,又要照顾自己的家属和孩子,这种日子无异雪上加霜,因此章淳的关怀“存问甚厚,忧爱深切”。

两人友谊的小船是怎样侧翻的

宋哲宗一个小孩子即位,当然高太皇太后要临朝听政,司马光咸鱼大翻身, 苏轼跟着东山再起。高太皇太后启用的旧党,除了司马光还有章淳。对于王安石的新法,是全盘否定,改弦更张,还是有所保留,司马光和章淳唇枪舌剑、毫不相让。

苏轼的坎坷人生是咎由自取 章淳的多面人生怨不得别人 - 天天要闻

曾经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司马光虽然垂垂老矣,但是后台是太皇太后;章淳虽然年轻,但是羽毛已丰,从通议大夫、门下侍郎青云直上枢密院。如同梁启超所说“老年人常思既往,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章淳年轻气盛,有胆识、有魄力、口才好,见识广,不像司马光那样掉书袋,有道德、有理念进行规范约束。章淳没有那么多讲究,海阔天高,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齐头并进,常常让老司马光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因此不得不请苏轼从中斡旋,“你见了章子厚(章淳的字叫子厚)提醒他一下,不要让他没深没浅,让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因为司马光志在废除所有新法,所以对新法、对王安石体制内的人一律罢黜,这其中就包括章淳,司马光心想,你不是和我唱对台戏吗?我还真要拔除你这颗眼中钉,于是那些见惯了“扶竹竿不扶井绳”的朝臣纷纷对章淳“群起攻之”,“三奸”等“桂冠”如天女散花般落在章淳头上,明枪暗箭噼里啪啦落个不停。

让章淳想不到的是,那位曾经被自己帮助过的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加入到“讨伐”自己的队伍之中,都说打仗亲兄弟,他不信苏辙发起对自己的口诛笔伐,当哥哥的会不知道,打死自己都不会相信。

苏辙在《乞罢章惇知枢密院状》中说,章淳在推行免疫法方面“居心叵测”,明确表示请求皇帝罢免章淳的枢密院职务。作为苏轼的兄弟,苏辙未必不知道哥哥当年在生不如死的岁月里,人家章淳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而且还为哥哥仗义执言、据理力争。

在司马光炙手可热的情况下,举举手、喊几句口号,写几篇“批判文章”倒也无可厚非。苏辙如此开门见山请求皇帝罢黜章淳,也为他自己日后的“报应”埋下了伏笔。

苏辙的弹劾显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五天后章淳被贬谪出京任汝州知州,还没有成行,就通知该为杭州洞霄宫的散人。

如果说苏辙弹劾章淳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苏轼在《缴进沈起词头状》中对章淳的“声讨”简直有些"恩将仇报”了。苏轼在这篇奏疏中将章淳引以为自豪的平定五溪蛮,指斥为“结怨交蛮,兵祸连结”苏轼难道忘了当年自己还写诗称颂过章淳"功名谁使连三捷”,怎么刚爬上岸就翻脸比翻书还快呢?

章淳万念俱灰,上疏请求朝廷准许自己致仕回家照顾老父亲,朝廷不准许。章淳的儿子章援刺血上疏为父亲鸣冤,就连旧党中的吕公著和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都觉得朝廷过份,宁愿说真话被贬谪都无怨无悔,受到过章淳关照的苏轼却不置一、无动于衷、作壁上观。

苏轼由此不仅彻底激怒了章淳,也从一些做派上得罪了哲宗皇帝。因为自作聪明的苏轼在纂修《神宗皇帝实录》时,把人家哲宗老爹说得什么都不是,你说哲宗当家后能不喝你算总账吗?苏轼被贬谪是在绍圣元年的四月十二日,章淳为相则是在十天以后了。哲宗亲政,苏轼自然在劫难逃,他非常知趣,请求外放,因为太皇太后病危时曾经是臣工放出话来“官家(也就是皇帝)亲政后,必然启用新党,你们好自为之吧。 ”

章淳后来被徽宗贬谪也是咎由自取,因为他曾经反对立徽宗为帝,因此也得罪了向太后,里外不是人。

有一句话叫做摁下葫芦瓢起来,皇帝自古以来就是打击一派提拔一派,这样他的宝座才会稳定,他才能高枕无忧。

虽不相见已泯恩仇

渡尽劫波兄弟在,章淳在被贬谪的路上检点平生,多有感慨,曾经通过儿子章援表达对老友苏轼的思念;而苏轼劫后余生,也表示往昔的恩怨早已经烟消云散了,还表达了想和章淳再见面的情景。终于因为在常州病逝而抱憾终身。

爱之切,故言之也苛。苏轼章淳的恩怨是不是彼此爱得太深。

他们的分道扬镳始作俑者是苏轼无异,假如没有当初苏辙的奏疏,没有苏轼的“煽风点火”,也不会有章淳的积怨愈深;

假如苏轼能够像章淳对待自己在困难时期施以援手,哪怕说几句关心的话,苏轼也不会日后跌得那么惨。假如章淳对立徽宗为帝投赞成票,苏轼是否能被赦北上还在两可之中。

历史不能假设,既然敢做就要敢当。对于苏辙、对于苏轼、对于章淳都叫做无悔人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闻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袁公博编辑|t引言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于多流经山谷,自古以来改变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史料记载: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据老人们传说,文登营以前庙宇众多,像毗卢庵、三元殿、旗纛庙、老爷庙等。经世事变迁,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只存于人们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 天天要闻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正义网记者6月2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卫华(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刘卫华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 天天要闻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何以中国》鉴赏对话暨《文运中国》启动仪式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举行。《文运中国》是继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之后,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国审美和人文特质的纪录片。《何以中国》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等网络平台播出后,创下了亿级体量的传播,在国内大屏端累计曝...
“LOL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鸟巢回眸,Uzi红温入选 - 天天要闻

“LOL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鸟巢回眸,Uzi红温入选

前言:S14赛季的比赛已经正式开始了,相信绝大多数的玩家都关注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对抗。Lpl赛区的比赛进行的是比较激烈的,从目前的整体形势来看,排名靠前的几支战队和春季赛差不太多,blg战队,tes战队和jd g战队依旧拥有统治级别的地位。就在最近,拳头官方发起了一个投票,英雄联盟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到底是哪一张?...
揭秘:潘安为何能成为第一美男? - 天天要闻

揭秘:潘安为何能成为第一美男?

在魏晋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男色盛行,英俊潇洒的男士们成为了时代的焦点。其中,潘安以其出众的容貌、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孝义,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明星,被誉为古今第一美男。一、潘安之貌:天生丽质,风华绝代魏晋时期,男色之美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而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 天天要闻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为邻国,俄罗斯经常被提及,国人并不陌生;若从革命史看,苏联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追问俄国的历史,恐怕大多数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词,缺乏整体性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