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2022年06月28日12:35:14 历史 1795

“我讲话你们谁都不要插嘴,要不然我可不客气!”

看着对面坐着自称是自己“女儿”的人,102岁的老兵王成松一脸严肃地对着周围的人说道。

这个场景发生在台湾省宜兰县三星乡尚武村的认亲现场。

现场的众人不理解,女儿千里迢迢来认亲,老人为何是这种态度呢?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成松和女儿王秀兰

离家

1948年,20出头的王成松上街去买盐。突然间,街上传来了一阵枪声,此刻大街上的人四散逃离,王成松也被吓得跟着人群慌忙逃窜。然而在慌乱中,他被人给抓走了,强征入秃子军第21军。

想着家中刚满两岁的女儿,王成松虽然极度不情愿但是他明白,眼下只有跟着大部队走才是自己的活路。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两块银元

无奈的王成松便托人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两块大洋捎回自己的家中。而他就这样跟着大部队走了。而王成松这一去也差点成为了他和家人的永别。

1949年,王成松所在的军队接连战败,而他也在战斗中被俘,成为了一名兔子军,跟着兔子军继续战斗。

之后在跟着大部队参加金门登陆战时,王成松再次被俘,又成为了秃子军的一员,而他也成了“双面战俘”。之后,因为战败他便跟着队伍定居在了台湾省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成松住所

王成松退役时,由于他不识字,再加上口音的问题,被相关单位错登记为汪呈松。退役之后的王成松再也没有婚娶,一直都是孤身一人,而他退役后生活得也很艰难,每天以捡破烂为生。

1987年,两岸之间的信件、物品、书籍逐步放开限制,王成松也终于有了可以寻找亲人的机会。

虽然两岸解禁,但因为“双重战俘”的身份,王成松始终不敢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故乡。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被俘

虽然不能回去,但是王成松一直想念着家乡的妻女。自从放开限制以后,他不断写信,并想尽一切办法往家中寄信,信件寄走了一封又一封,但是很多年过去了,王成松始终没有收到回信。

据王成松回忆,他光是寄信的邮费就花掉了一万多块钱。而这些寄往家乡的不仅仅是信,而是王成松对家乡的思念,更是他活下去的精神寄托。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成松

寻亲

直到2012年,王成松已经100岁了。而在他百岁生日的当天,王成松所在的台湾省宜兰县三星乡尚武村的村长陈慧琳,也专程来到王成松的家中为他庆祝百岁大寿。

当陈慧琳村长问到王成松老人有没有想要完成的心愿时。王成松老人便说出了自己内心无法忘怀的心愿:他在大陆还有三个哥哥,并且还有一个女儿叫王秀兰,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找到自己的女儿。

听到老人的心愿,村长陈慧琳并没有把老人的愿望当成是一个仅存在于脑海中的美好希望。她开始想办法帮助老人,希望帮老人完成这个愿望。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成松与村长陈慧琳

两岸同胞接力

2012年的9月份,她把王成松老人的事登上了报纸,希望可以帮助他找到家人。

然而,那一次由于老人的乡音过重,把地名搞错了。寻亲广告发出后也犹如石沉大海,后边也没有任何回音,第一次寻亲就这样失败了。

2013年,联合报的一位记者想要再次帮助王成松老人一次,便又发了一次新闻。这次或许是缘分到了,王成松寻亲的事情也得到了回音,也就有了后面发生的事情。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寻亲新闻

2013年11月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收到了一位老人的寻亲信息。这件事很快在微博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网友们纷纷提供信息。最终,“王垛村”进入了工作人员的视线当中。

经过慈善基金会的一番查证寻找,工作人员才最终确定了王垛村。而这个地方就是在南通海安的雅周镇王垛村。根据这个住址,工作人员又联系到那边的警察。

派出所民警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向领导汇报了情况。该地领导表示,会全力配合寻找和排查。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秀兰

通过筛查,当地一共有二百多名字叫做“王秀兰”的女子。民警根据王成松老人的年龄,推算他女儿的年龄,进一步缩小范围,终于找到了王秀兰。

民警通过询问老人的名字,及其家人的情况,最终确定,王秀兰就是王成松老人的亲生女儿。

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的王秀兰却心存疑问。自从父亲上了战场,这么多年来一直杳无音讯,她一直认为父亲已经去世了,并且母亲也在她七岁的时候改嫁了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秀兰寻亲路上

因为王成松老人曾经加入兔子军,并且在那期间给家里写过一封信,但被当时的上层领导收去了。正因为如此,后来他们为王成松发了烈士证,追认他为烈士

可是,当工作人员拿出王成松老人与村长陈慧琳的合照时,王秀兰只看了一眼,便相信了这是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和自己的三伯长得太像了。

王秀兰当即提出要去台湾找自己的父亲,在基金会和台湾方面的努力下,终于在2014年6月促成了父女两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首次见面,也是一次跨越两岸的见面。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秀兰

在去往台湾的路上,年近70的王秀兰一直擦着眼泪,这次的台湾之行让她彻夜难眠,她恨不得立马见到自己的父亲。

想着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父亲,王秀兰的心情既欣喜又沉重。她不知道父亲在外面这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秀兰

当王秀兰来到双方约定好的见面地点时,王秀兰并没有看到父亲的身影,她开始四处寻找。

村长陈慧琳知道王秀兰的迫切心情,便告诉王秀兰:老人就在附近,正在来的路上。

不久后,王成松老人佝偻着腰,在村长陈慧琳的搀扶下来到了约定好的地点。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成松

认亲

看到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王秀兰也变得十分激动,她起身便想要去搀扶老人。

可是,面对着来搀扶自己的陌生女子,王成松似乎并不领情,甚至干脆把王秀兰的手给甩开了,并且说道:“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我的女儿呢!”

王成松老人的一甩手,把王秀兰的心都甩碎了,此刻的王秀兰也感到十分的委屈:父亲为何对自己这个态度?这真的是自己盼了67年的父亲吗?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父女相见

王秀兰的满心期盼,却被一下子泼了一盆冷水,王成松老人的举动让王秀兰的心凉了一半。而他接下来说的话,也让在场的人感到不可思议。

“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我讲话你们谁都不要插嘴,如果哪一个插嘴,我这个老头可不客气。”

就算平时是暴脾气,可现在毕竟是认亲现场,并且跟前坐着的还是几十年都没见过的女儿。王成松老人说的话让在场的人全都懵了,也让现场的气氛变得尴尬了起来。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成松

可是,接下来王成松老人的举动也让大家瞬间理解了老人的做法。

王成松老人说完这句话,便叫来了村长陈慧琳,希望她可以帮自己记录他与王秀兰之间的对话。

“你的大爸叫什么?”王成松问道。

“他叫王成银”王秀兰说道。

“这些信息之前我就传过去了,这个不算什么”王成松说。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成松询问王秀兰

明明答对了问题,可老人却非说不算数,像是在故意揭穿王秀兰一样。老人之后也问了很多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十分充分,十分详细,好像生怕考不倒王秀兰一样。

老人的种种做法,周围的人也意识到老爷子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核实一些信息。这也让大家察觉到了老人的谨慎和顾忌。而后面通过调查后了解到老人为什么如此谨慎。

原来,老人虽然过得十分清苦,但是这么多年来老人一直都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女儿。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父女对话

曾经有一次,有位女子声称是他的女儿,当时的王成松老人十分的高兴,一下子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给了人家。可后来老人发现不对劲,但已经晚了,女子已经带着钱跑了。

至此之后,老人的内心便出现了很严重的不安全感,只要是关于女儿的事情,老人都变得十分谨慎,所以才出现了今天的场景。

就这样老人一问便问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王秀兰被问得受不了了:“既然你问我呢,我也要问你。你当年走的时候,你是不是托人给家里捎来了两块银元?”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秀兰反问父亲

当王秀兰问出这个问题后,老人便低下头陷入了沉思,此刻老人的表面看起来十分平静,内心却早已变得波涛汹涌。片刻过后,老人再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

坐在椅子上的王成松老人猛然间站了起来,对着周围的人问道:“你们吃饭了没有?”说着话,手便从口袋里拿出钱来要请大家吃饭。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成松欲掏钱请吃饭

之前还是横眉冷对,十分强势,这会儿突然间要请大家吃饭。老人的态度一下子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正当大家被老人的转变弄得摸不清头脑时,老人又一次说出了一句令在场所有人眼圈发红,不禁为之动容的话。

“我要补偿你!”老人对着王秀兰说道。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父女相认

“不用!不用!呜呜呜......”听到父亲说出的这句话,王秀兰终于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抱着眼前67年未见的父亲失声痛哭了起来。

王秀兰知道,父亲并不是抛弃自己不要自己的,她知道自己的父亲也是无可奈何的。

就这样,父女二人拥抱在一起,诉说着内心对彼此的思念。这是迟到了67年的拥抱。此刻的王成松老人的嘴里一直重复着两个字:亏欠。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父女拥抱痛哭

之后,王秀兰拿起了毛巾为父亲擦脸,这也是女儿为父亲的第一次擦脸。这一刻,温热的水里还混合着湿热的泪。

这场跨越了67年的父女最终相认,这场跨越了两岸的亲情最终也得到了重逢。

这一天他等了67年,在过去孤独的日子里,对家人和故土的思念是他最大的慰藉。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王秀兰为父亲洗脸

踏上“回家”路

最终,老人在各方的努力下终于踏上了”回家“的道路。香港航空在听说了老人的事迹后,为老人提供了免费的机票以及专属贵宾服务,并且特别播放了”欢迎老兵回家“的广播。

在上海浦东机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也为老人举行了一个欢迎仪式。这些所有的场景让踏上故土的王成松老人也找到了家的归属感。

2014年,台湾102岁老兵寻亲67年,在两岸同胞接力下踏上回家的路 - 天天要闻

回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

人间幸事,莫过于多年未见的家人团聚!

世间最难斩断的就是亲情血脉,即使多年未见,但仍然会一见如故!

愿所有的久别都可以重逢!愿所有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